新疆库尔勒香梨姑娘的传说您知道吗?

库尔勒香梨果皮薄,质脆,果肉白色,肉质细嫩,石细胞少,坚硬,多汁味甜,近果心处略酸,香味浓郁,并有“润肺、凉心、消痰、消炎、止咳、解疮毒酒毒”等医疗作用。


新疆库尔勒香梨姑娘的传说您知道吗?

关于香梨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有一位名叫艾丽曼的姑娘为了让乡亲吃上梨子,她向东翻越99座大山,去过99个地方,骑死99头毛驴,引来99种梨树。可是种植以后,98个品种都死了,只有1棵梨树与本地野梨嫁接成功,梨子成熟了,香气四溢,乡亲们纷纷来品尝祝贺。

新疆库尔勒香梨姑娘的传说您知道吗?


香梨这件事传到巴依(地主)耳里,巴依用金银财宝、绫罗绸缎要买下这棵树,并不准姑娘传授别人栽培技术。姑娘拒绝了巴依的要求,巴依恼羞成怒,指使狗腿子砍倒了梨树,杀死了姑娘。可是第二年,砍倒的梨树根长出青枝。乡亲们怕巴依知晓,就很快把梨树移走了。就这样,库尔勒香梨才栽遍千家万户。1986年9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吃了库尔勒香梨后,频频点头,连声称道:“好梨!好梨!真是果品王子”。从此以后,库尔勒香梨被定为招待贵宾的上乘果品。 在印度,香梨称为“支那罗弗罗明”,意思是“中国王子”。那么真正的“中国王子”在哪里呢?就在库尔勒市东北9公里处的铁门关:

新疆库尔勒香梨姑娘的传说您知道吗?

铁门关


铁关西天涯,极目少行客;

关门一小吏,终日对石壁。

桥跨千仞危,路盘两崖窄;

试登西楼望,一望头欲白。

这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公元715-770年)的诗《题铁门关楼》。 铁门关是丝绸之路三十六关之一,是丝绸之路中路出焉耆去龟兹(即今库车)的必经之地。铁门关两山夹峙,石壁巍峨,石壁高数十米,长十五公里,一线中通,是孔雀河河道切割形成的峡谷。


新疆库尔勒香梨姑娘的传说您知道吗?

库尔勒孔雀河早上8点的景色

关于库尔勒香梨有一个热议的话题“香梨分‘公’、‘母’,而且‘母梨’比‘公梨’好吃很多”。这个大家应该并不陌生吧。不管是关于库尔勒香梨的宣传文章,还是水果销售商家的推荐,包括不少电视节目都有说库尔勒香梨分“公母”。但是这是真的么?

新疆库尔勒香梨姑娘的传说您知道吗?

权威学者是这么解释的,香梨分公母,只是坊间的说法,缺乏科学依据。”香梨个体之间存在的形状、口感的差异,多和品种、授粉、土壤、温度、光照等因素有关。看果脐区别香梨公母的方法,其实是和香梨的萼端发育程度有关系。以梨子为例,梨农认为的“母梨”和“公梨”,主要是梨树开花结果后,有些萼片完全脱落,有些萼片没有完全脱落造成的差异。没有完全脱落的萼片会对梨的外形产生一些影响。”

一方水土养一方物。库尔勒香梨带有很强的地理性或地域性,不是任何地方都能种植的。许多好奇的人精心地将香梨带回老家种植,结果令人失望,果实坚硬,颗粒很多,糖份亦低。也许只有美丽的孔雀河水浇灌的土壤,才能种出地道的库尔勒香梨。

新疆库尔勒香梨姑娘的传说您知道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