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后期中,曲線的作用有多大?

好色影


攝影后期中,曲線的作用有多大?

曲線是攝影后期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影調控制工具,一句話來概括攝影后期中曲線的作用,就是精細、柔和地控制照片的明暗效果。

很多人學習曲線調整,只知道把曲線調整成“S”形,或者“C”形,或者一邊調整一邊觀察效果,如果對於曲線工具理解不夠深刻,就很難發揮出曲線工具的獨特之處,下面我們就從兩個方面來徹底認識曲線工具:

一、曲線工具原理

二、曲線應用技巧

先來了解第一部分,曲線的工作原理

當我們打開任意一張照片

調出曲線工具:

我們可以觀察到曲線工具就是在直方圖的基礎上加了一個Y軸座標和一條45°的斜線段,形成了一個直角座標系,我們可以在這條線段上進行點擊,從而形成一個錨點,這個錨點對應一個座標值,也就是(輸入,輸出)值

下面我用一張圖來詳細解釋下曲線中各個座標的含義和關係:

在上圖曲線說明圖中:

X軸,橫座標其實是由256個值組成,從0-255,0代表像素亮度為0,也就是純黑的像素點,然後依次漸變到255,255代表像素亮度為255,也就是純白的像素點,也就是說,橫座標是從黑到白的過渡。直方圖就是建立在這個座標軸上,高低起伏的數據代表了這張圖片各個亮度像素點的多少。比如這張照片的直方圖偏左,色調偏暗。

Y軸,縱座標的設定和橫座標是對應的,也是從0-255,也是從全黑到全白的過渡。

我們在斜線段上任意取一點錨點,可以看到輸入值為95,輸出值為95,輸入值對應的是X軸上的取值,輸出值對應的是Y軸上的取值。為什麼輸入值和輸出值是一樣的呢,因為這個時候照片還沒有經過任何的處理,輸入值等於輸出值。

當我們對照片嘗試進行處理,把這個錨點(95,95)向上拖動,我們看下會發生什麼?

我們發現原來的斜線段變成了一條弧線,同時這個錨點的輸入輸出值也發生了變化,輸入值依然是95,輸出值來到了134,重點來了,這個數值的變化意味著什麼?

這意味著在原來照片上所有像素亮度為95的點,經過處理後,全部把亮度提升到134,也就是說,這個操作對照片進行了提亮處理。同理,此時對於曲線上的每一個點,只要Y軸的輸出值大於X軸的輸入值,像素點的亮度在原來的基礎上就都獲得了一定程度的提升,畫面整體進行了提亮操作。

反之,如果調整後Y軸的輸出值小於X軸的輸入值,畫面整體就進行了壓暗操作。

總而言之,當組成曲線的錨點在45°斜率線的左上方區域,亮度就比未處理前有所提升,在45°斜率線右下方區域,亮度就比未處理前有所壓暗,在45°斜率線上,亮度保持不變。

這就是曲線的工作原理,通過橫縱座標數值的變化來反映調整前和調整後各像素點亮度的變化情況。

現在我們知道了曲線的工作原理,那曲線有哪些應用上的技巧呢?下面介紹4種曲線應用技巧:

1、保證調整曲線的平滑

平滑的曲線能實現對圖片的柔和調整,曲線平滑的意思有兩個:

一是不要添加過多或者過於密集的調整錨點,過多的錨點就會導致相鄰的像素亮度變化不均勻,會產生色調分離,圖片失真的情況:

二是要順應曲線自身特性,在曲線的左下部分(暗部)和右上部分(高光部分)不要產生太大的弧度或者形變,否者會導致照片中暗部和高光部分細節嚴重缺失,儘量在可調節度最大的中間區域(灰調部分)進行調節,效果最好,給圖片帶來的失真最小。

2、目標選擇和調整工具

我們點擊曲線工具中的目標選擇與調整工具,能實現對圖片的精細操作,就是這個手形工具:

這個工具有兩個作用:

一是你可以在圖中任意一個點進行單擊,曲線上就會出現圖中這個點在曲線中對應的錨點,然後你可以在曲線中進行提亮或者壓暗操作。

二是你可以按住這個點的同時向上方向拖動,就是提亮畫面,向下拖動,就是壓暗畫面。

3、曲線常規調整方法

我們通常會把曲線調節成“S”形,這種形狀其實就是增加圖片對比度的操作,讓亮部更亮,暗部更暗,反"S"形則減少了圖片的對比度。

或者調節成輕微的"C"形來適當對照片進行提亮操作或者反"C"形對畫面進行壓暗處理,因為曲線的過渡是連續的,所以用曲線調節對於畫質的損傷較小。

4、如果調整效果不滿意,如何進行還原操作?

有兩種方法:

方法一:用鼠標按住錨點,拖出曲線工作框即可刪除。

方法二:在預設下拉菜單中選擇“默認值”選項。

兩種方法的區別:一條曲線可以最多創建14個錨點,方法一可以刪除任意某個錨點,方法二的默認值是刪除所有錨點,所以要根據自己的需求結合使用。


話說攝影


後期中曲線的作用有多大

曲線工具有人稱之為調色之王,也有人基本都不怎麼用它,所以後期調色工具的應用是一種習慣,因為一種色調是可以通過多種方式調出。

下面就來說說在後期中曲線工具的作用有哪些?

1.曝光曲線

白色的對角線就是控制曝光的曲線,線條往拉加曝光,往下減曝光,s形加強明暗對比,反s形降低明暗對比。

線條上可隨意添加節點,可控制局部曝光

把最亮節點壓暗,最暗節點提亮,明暗部位就發灰,膠片灰效果就呈現了。

2.RGB通道曲線

RGB紅綠藍是光的三原色,在使用通道曲線前一定要搞清楚紅綠藍的互補色是什麼,曲線下拉畫面會出現它的互補色。

紅色互補色是青色,綠色互補色是洋紅,藍色互補色是黃色。

調節原理和曝光曲線一樣,s線加強色彩對比,添加節點控制局部色彩。

下圖中通過不同的曲線調節,可形成多種不同的色調。

舉個例子,用曲線把下圖調成清新風格的色調。清新風格的特點是曝光微過曝,低對比度,陰影偏綠,高光偏青藍。

根據以上的特點,拉曝光,提陰影,陰影加綠,高光加青又加藍

最後效果如下

總的來說,曲線工具是簡單而實用的調色工具,對整體的曝光和色調調節作用很大,但是也有一個缺點,就是不能精確地做到局部處理。






因為沒關係


攝影后期中,曲線的作用有多大?憑我7年攝影后期的經歷來看曲線在ps當中相當能體現一個設計師的功底的,曲線不僅可以挑光線,他還可以調色,被稱為調色之王,用過顏色通道控制曲線的三原色可以進行顏色的調整,如果你的功底夠好可以不用其他調色工具,另外還可以用雙曲線進行修圖,一般商業修圖大多都會選擇雙曲線修圖,


想回農村的設計師


攝影后期中,曲線的作用有多大?


攝影后期中,曲線的作用有多大,攝影后期調整中曲線的作用有多大,怎麼說呢,很大很大,打個比方來說,一個美女模特的曲線作用有多大?

呃,,,


有這樣的一個說法,一根曲線就可以玩轉攝影后期,曲線的作用有多大?

那麼為什麼曲線後期調整的作用這麼大?

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可以調影調,可以調色調,全能型工具。

如圖示,添加曲線以後,可以直接調整影調明暗處理:

進入通道後可以調整色調:


二,簡單,快捷,真觀。

這個不用多說,直接在曲線上取點,然後調整,照片馬上出效果。


三,可以整體調整,可以局部調整。

如圖示,添加兩個曲線,配合蒙版完成局部調整:


四,可以精確調整到某一個亮度級別。

曲線可以非常精準的調整控制某一個亮度級別,當鼠標在曲線上移動時,會及時的提示輸入和輸出的亮度級別:

當選定某一個調整點以後,可以通過輸入數值精確控制輸入的亮度級別和輸入亮度級別:


我是紫楓,感謝你的閱讀,歡迎你的關注!

關注紫楓,查看大量後期教程,獲取各種插件 素材 資源!


紫楓攝影后期教學


曲線對攝影后期的作用非常重要!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它不僅可以調照片的明暗對比度還可以代替PS中大部分的調色工具。“曲線”慣穿於整個照片的後期工作,重要性不言而喻!

那學好曲線難不難?我說難!但也不難,關鍵得要懂得曲線的原理與色彩的原彩原理。只有懂得了這兩個原理後才能得心應手,不會調好了這張下張傻傻地不知從何入手。下面就來先講一下曲線的工作原理。

上面是一張曲線的小窗口界面。我們可以看到他是一個座標的形式出現。在模座標中有五根線,從左到右分呢表示黑色、暗調、灰色(中間調)、亮調與以最後一個高光。那這是什麼意思呢?簡單地說:“一張照片被劃分為黑色的區域、暗調的區域灰色的區域、亮調的區域、高光的區域”。而這些區域中的上方有像山峰一樣的圖,它代表著這張照片中在各個區域含有多少信息。例如下圖:

我們可以看到在暗調區的山峰很高,而在亮調區卻很少高光部分幾乎沒有為0,山谷幾乎是斷岸式下滑,這就說明這張照片很暗。為了提高亮度,我們試著把亮調45度的對角線往上提一提增加它數值使它成為一條正增益的曲線會變成什麼樣?如下圖:

沒錯!畫面變亮了!看到那個曲線中的白點沒有?它本來只有137我提高到了229增加了92所以照片亮了。。。其他的區域同理。

為了更地能說透明白它的原理,我們來看下圖:

黃色匡內的黑白漸變條代表的是當前你當前要調整照片的原始從標,而坐杆上方的山峰就是這張照片的原始數值,曲線為45度角的對角線。而下面這張圖,請看:

那什麼是輸出值?看下圖:

我把綠點拉到了黃點那裡,綠點對應的縱標較暗拉到黃點。你可以這樣理解:我把較黑的區域拉到了較亮的區域。所以原先的45度對角直線現在變成了一條名符其實的“曲線”了。

曲線不只是用來調畫面的明度還可用來調畫面的色彩。

曲線可以調整面的色彩,色調。以及輕鬆地調整畫面的色偏。但這裡只說個大概,因為涉及到色彩混合問題,所以只說個大概吧。如圖:

如上圖紅、綠、藍就是混合照片的三原色(其一)通過單獨調整其曲線還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由於太過複雜這裡就不祥說了。

曲線是調試照片的好工具,用好它可以在修照片時讓效率大大提高效果更出彩。


揭西后生


攝影后期教程:超實用的三個曲線校色方法,手機也可以操作!曲線工具在後期中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可以說是最為強大的後期工具之一,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使用潑辣修圖中的曲線工具在校色方面的應用。曲線工具分為白色曲線、紅色曲線、綠色曲線和藍色曲線,我們的校色主要依靠後面這三根色彩曲線完成,它們又被稱為通道曲線。

加色模型

我們知道,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當這三種色彩以同等比例混合的時候,最後呈現出來的就是白色(中性色),其中任意兩種三原色相加得到另外一種三原色的補色,即:

紅色+綠色+藍色=白色,

紅色+綠色=黃色,為藍色的補色

紅色+藍色=洋紅色,為綠色的補色

綠色+藍色=青色,為紅色的補色

同時互為補色的色彩相加也得到白色(中性色),即:

紅色+青色=白色

綠色+洋紅色=白色

藍色+黃色=白色

上面這些色彩原理是我們曲線校色的基礎,例如一張照片偏黃色,那我們就可以增加它的互補色藍色,以得到一個更加中性的色調。

1、紅色曲線

利用紅色曲線我們可以讓畫面偏向於紅色或青色。

紅色曲線

當我們向左上角拉動紅色曲線的時候,紅色增加,畫面偏向於紅色。

當我們向右下角拉動紅色曲線的時候,紅色減少,畫面偏向於青色(因為畫面的紅色減少,所以綠色和藍色的混合色青色得到了更加明顯的體現,因此給人的感覺就是為畫面偏向於青色)。

2、綠色曲線

利用綠色曲線我們可以讓畫面偏向於綠色或洋紅色。

綠色曲線

當我們向左上角拉動綠色曲線的時候,綠色增加,畫面偏向於綠色。

當我們向右下角拉動綠色曲線的時候,綠色減少,畫面偏向於洋紅色(因為畫面的綠色減少,所以紅色和藍色的混合色洋紅色得到了更加明顯的體現,因此給人的感覺就是畫面偏向於洋紅色)。

3、藍色曲線

利用藍色曲線我們可以為畫面偏向於藍色或黃色。

藍色曲線

當我們向左上角拉動藍色曲線的時候,藍色增加,畫面偏向於藍色。

當我們向右下角拉動藍色曲線的時候,藍色減少,畫面偏向於黃色(因為畫面的藍色減少,所以紅色和綠色的混合色黃色得到了更加明顯的體現,因此給人的感覺就是畫面偏向於黃色)。

所謂互補色校色法,即我們利用互補色原理實現色彩校正的方法。

例如在下面這張照片中,畫面偏向於洋紅色:

原圖

這裡有一個觀察畫面色偏的技巧,那就是我們儘量要去尋找“中性色”事物進行觀察,例如在這張照片中雲朵就是中性色事物,它最終的色彩偏向了洋紅色,所以我們知道畫面的色偏傾向。而如果我們選取天空進行觀察,就會得出畫面色彩偏向於藍色的錯誤結論,因為天空自身不是中性色事物。

根據我們前面學習的知識可以得知:洋紅色 +綠色=中性色,所以我們只需要為畫面增加綠色即可 :

為畫面增加綠色

可以看到,這時候畫面的洋紅色色偏就得到了修復,我們在驗證色偏校正效果的時候,也可以通過觀察中性色事物例如天空中的雲朵來實現。

所謂減色校色法,即畫面中某種色彩過多時,我們減少這種色彩以獲得一個更加中性的色調。

例如在下面這張照片中,畫面明顯偏向於藍色:

原圖

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向右下角拉動藍色曲線,降低畫面中的藍色來實現色彩平衡:

為畫面減少藍色

可以看到,這時候畫面的色彩就顯得更加中性了。

所謂混合色校色法,就是利用色彩混合原理來實現色彩校正。例如在下面這個場景中;

原圖

我們可以明顯發現畫面的色彩是偏向於紅色,而最終我們想要得到的色彩是黃色(我們校色的最終目標色是根據實際場景確定的,並不是一昧的將所有場景都還原為中性色,例如這個場景下的天空就應該是偏暖色的天空)。

紅色 +( ?)= 黃色

問號處應該是什麼顏色呢?根據我們前面的色彩知識,我們可以知道是綠色,因此我們利用綠色曲線為畫面增加綠色:

為畫面加入綠色

最終就得到了一張暖色調氛圍濃厚的照片,這就是混合色校色法,它利用色彩的混合原理以及我們的表達需要來共同確定校色的方向。

以上三種方法就是最為常用的曲線技術,後面我們還會講到分區校色技術,這是一門更加實用和高深的技能,敬請期待











傑利說


被譽為“調色之王”!在後期調整照片時候作用相當多!攝影圈裡總結了六個組成部分,更好的瞭解曲線工具,更好的掌握,分享與你,共勉!

曲線工具主要分為6個部分構成:

預設選擇:ps自帶提供了一些常用的效果曲線,方便懶人快速修片;

通道選擇:通常在默認的RGB模式下調整,也可以單獨切換到R(紅).G(綠).B(藍)對應的顏色通道進行調整;

主功能區:通過繪製曲線調整畫面的主要操作區;

取樣工具:可以藉此來糾正偏色,調整對比度等;

顯示區域:顯示/隱藏相應的參考系;

自動調整:一鍵調整畫面參數,也可以選擇不同的畫面參數,可以把當前選擇的參數保存到預設;



我的攝影我的團


“曲線是調色之王”。

這句話,已經足夠證明曲線在攝影后期中的作用之強大。

之所以說它強大,是由於曲線在攝影后期調色當中的“非常2+6”原則,一根簡單的曲線,同時解決了影調和色調的問題。下面進行詳細說明:

一、“2”就是,可以往2個方向調整照片的明暗影調,達到使照片變亮或者變暗的效果。

原圖:

把曲線向上拉動,就可以使照片變亮:

相反,把曲線向下拉動,就可以使照片變暗:

還可以打造一個簡單的S形曲線,適當提亮亮部、壓暗暗部,適當增大對比和反差,使本來灰濛濛的照片更加通透:

還可以調整把暗部曲線適當上拉、亮部曲線適當下壓,調出膠片感的曲線軌跡:

一根曲線,在不同的區域,打上不同的錨點,就可以根據攝影師的創作需要,打出不同的軌跡,從而營造出不同的影調效果。

二、“6”是指RGB三根色調曲線對三對互補色的6種色調進行調色。

三對互補色的這六種色調分別是紅色和青色、綠色和洋紅色、藍色和黃色。

1、紅色曲線,暗部向下壓,就代表著暗部減紅色,減紅就是加青,所以可以實現暗部加一點冷調青色的效果:

相反,假如紅色曲線的高光向上提,就代表著亮部加紅。加紅就是減青,所以可以實現高光增加暖調的調色效果:


2、綠色曲線:暗部向下壓,就代表著暗部減綠色,減綠就是加洋紅色,所以可以實現暗部加一點洋紅色的個性化效果:

相反,假如綠色曲線的高光向上提,就代表著亮部加綠。加綠就是減洋紅,所以可以實現高光增加綠色的調色效果:

3、藍色曲線:暗部向上提,就代表著暗部增加藍色,加藍就是減黃色,所以可以實現暗部加一點藍色冷色調的效果:

相反,假如藍色曲線的高光向下壓,就代表著亮部減藍。減藍色就是加黃色,所以可以實現高光增加黃色的暖調效果:


需要提醒特別注意的是:

1、曲線雖然可以通過設定不同的錨點,進行一定程度局部的影調和色調調整,但是,更加精細化的控制,要達到“指哪打哪”的程度,需要結合蒙版和畫筆進行使用。所以,我們一般不建議直接在原圖層上進行曲線調整的操作,而是通過建立一個曲線調整圖層的方式進行操作,這樣可以通過蒙版的方式,方便藉助畫筆進行局部恢復和精細化調整。

2、曲線儘管可以對RGB三種色相以及CMY三種互補色進行調色,但是無法對橙色、黃綠色、靛青色、紫紅色等其它色相進行調整,也無法精確控制每種顏色的飽和度和明亮度,需要在HSL中進一步調整。

曲線之所以強大,是因為它的簡潔易用,不會集結太複雜晦澀的功能。所以,用好它,就可以成為你的調色利器。


影像視圖


曲線是photoshop中最強大的調整工具,具有色階、閾值、亮度/對比度等多個命令功能,曲線上可以添加14個點對色調進行非常精確的調整。


西域圖庫


後期中曲線的作用有多大

曲線工具有人稱之為調色之王,也有人基本都不怎麼用它,所以後期調色工具的應用是一種習慣,因為一種色調是可以通過多種方式調出。

下面就來說說在後期中曲線工具的作用有哪些?

1.曝光曲線

白色的對角線就是控制曝光的曲線,線條往拉加曝光,往下減曝光,s形加強明暗對比,反s形降低明暗對比。

線條上可隨意添加節點,可控制局部曝光

把最亮節點壓暗,最暗節點提亮,明暗部位就發灰,膠片灰效果就呈現了。

2.RGB通道曲線

RGB紅綠藍是光的三原色,在使用通道曲線前一定要搞清楚紅綠藍的互補色是什麼,曲線下拉畫面會出現它的互補色。

紅色互補色是青色,綠色互補色是洋紅,藍色互補色是黃色。

調節原理和曝光曲線一樣,s線加強色彩對比,添加節點控制局部色彩。

下圖中通過不同的曲線調節,可形成多種不同的色調。

舉個例子,用曲線把下圖調成清新風格的色調。清新風格的特點是曝光微過曝,低對比度,陰影偏綠,高光偏青藍。

根據以上的特點,拉曝光,提陰影,陰影加綠,高光加青又加藍

最後效果如下

總的來說,曲線工具是簡單而實用的調色工具,對整體的曝光和色調調節作用很大,但是也有一個缺點,就是不能精確地做到局部處理。

對曲線有什麼可以補充的或建議,歡迎你的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