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作為一種雅言,在文學方面還有現實意義嗎?

寒武紀來客


我們分別說文言文和白話文,好像這是兩種對立的語言。但其實文言文和白話文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不是不相容的。

首先,文言文和白話文不是兩種語言,只是兩種不同的語言組織方式。文言文有時只有三言兩語,但是翻譯成白話文就可能是一大段,這是因為文言文語意密度高,語言簡潔有力,除了某些語氣助詞外,沒有太多無用的詞語。

其次,白話文中有很多文言文留下的語素。我們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的成語、俗語,很多都是從文言文中引用或化用而來;很多膾炙人口的詩句,今天讀來仍讓人感動不已。我們不必說出它們的出處,但是人人都能理解它的意思。

最後,語言是在時時變動發展的,也許我們不必返回傳統,用文言文寫作,但語言的演變也是有根基的,有些內核始終不變,不管什麼時候,只要我們繼續使用漢語,文言文就會一直影響著現代的文學。


醉眠芳草


君不見連年高考滿分作文皆為文言文?!

何也?文言千古不變,大道至簡,言簡意賅,道貫古今!

語言會隨時間與空間而變化,然文言文恆久不變!

儒釋道之經典,皆文言也!闡述宇宙人生真相,如日月經天,江河行地!天不變,道亦不變!

文以載道!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當今中華文化全面復興,文言文創作和詩詞歌賦創作勢在必行!

恢復文化自信!行我中華文化!救我迷惑眾生!光大聖賢教育!

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

愛我中華!興我中華文化!



道藝學堂


作為中國人必須多多少少要懂得一點古文,一點都不懂中國的古文算不上真正的中國人,可以說是沒文化的表現。所以懂古文不是隻有學文科才應該做到的。

古文承載著中國五千年文化的精華,不僅有易經、道家、儒家、墨家、法家等人類思想的精粹,還有唐詩、宋詞、元曲以及人們熟悉的四大名著等文學藝術的極品,更重要的是古文記載著中華民族的歷史。作為華夏民族的後裔,我們不能數典忘祖!

也許你會說,我不懂可以看別人的翻譯呀,就像看不懂英語有人給翻譯一樣。可是我要告訴你,很多古文中的精華篇章、詞句,只能意會,不能翻譯,用現代白話文一翻譯就沒味道了。比如老子的話:“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論你用白話文怎麼翻譯,翻譯後都無法表達出它的原義,而且囉囉嗦嗦,失去了原句的對仗之美。原文如一杯烈酒,譯文如同一杯白開水。

唐詩宋詞更是如此,它們優美的韻律、一語雙關的意境,根本無法用白話文翻譯。比如辛棄疾的詞: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裡面包含了很典故在裡面,白話文根本無法翻譯,只能解釋。

從文學藝術的角度講,我本人認為古文,或者叫文言文,比現代白話文更勝一籌。古詩的藝術成就遠遠勝於白話文的詩歌。唐詩、宋詞等可以稱得上是“絕唱”!

所以,古文在文學上來說,不只是有現實意義,而且是現代人永遠無法企及的經典!


莊亦得


有的,其一:隨便一篇古文對我們都是有益的,也許它對於歷史的映照是傾斜的,你加以調整不就周正了?當然不是說古文件件都好、無可挑剔,而是說僅只它們裹挾而來的歷史氣息和特殊的時代風尚就夠我們受用不盡,閱讀中我們隨其走進荒遠的歷史,從此我們自己的作品也厚重起來。

其二:古典文學修養嚴重欠缺的問題目前正困擾著為數不少的散文作家。可以預見,在即將到來的二十一世紀,一些散文作家將主動補習古典散文,先研習者先受益。古典文學修養深厚的作家即使說大白話也古意盎然,散發一種特別的深遠的韻致。不懂古典散文怎麼會寫好白話散文呢?人啊,對於某些珍稀之物越是知之不多越捨得徹底否定。

其三:中國人的文化精神和哲學意識是很特殊的,老子、孔子、莊子等人的影響一直流佈到今天,還將流佈到不可揣度的未來。這種文化精神首先成為散文、詩歌的沃土,然後才是別的。卓越的中國文人的散文觀、文學觀往往就是他的世界觀、宇宙觀。中國哲人的高層級智慧往往通過散文形式向世界發佈。我認為優秀中國古典散文是抒情的中國哲學!同哲學體系結緣的散文具有無限感。一個思想,一種感悟,一旦歸於某種哲學體系它的生命就延長了,整個體系不死它就死不了!


洛鳶


古文則指文言文,在當今還有現實意義。

主要表現在二方面:

其一,有利於學習研究古文的音韻美,佈局美,意象美。瞭解歷史,弘揚文化。

其二,有利於學習古文用字煉句。避免當今寫文章語言散漫丶零亂丶不精幹缺點。


開文捷言


古文的文學意義超乎想象。簡化漢字以來,再也沒看到有哪種語言,在簡練,優美,承載大量信息,意境與文化內涵等等未提及的優點上,超過古文的。破窯賦,滕王閣序,岳陽樓記等等如今看來,是不可超越之經典了。例如破窯賦中一句,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哪句普通話可以達成在如此字數有限且對仗工整,如此富有我國特有的哲理,又如此具備古典文學的文字優美?沒有。我們不繼承文言文,他就會消失嗎?不。他會被中華文明圈的其他國家撿起來申遺吧。陽明心學不也是從日本回傳的嗎?往前走不一定是進步,該重拾的還需重拾。


喊太陽起床2


古文,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文學創作,不能割裂與歷史的聯繫,否則就成了無根之木,何以長成大樹?

故而,古文不可拋,現實仍需要……





酉甘居士


文言簡而言之就是一種凝鍊的省略語,因此它的含蓋較為深、富。因此除了搞歷史、考古等研究的意義外,在現實中仍有意,如愛好詩詞者一要讀懂它,略知文言特點就會有幫助;二如要寫詩詞不懂文言的省略和煉句是寫不好的。用白話的語言就會直白無味。另,寫文章可吸取文言凝鍊的某些特點,可避拖遢……。


崑崙139100429


他的現實意義在於別忘了一代一代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文化遺產。讀起來他真的很美,許多名言警句至今膾炙人口。指導著我們的語言和行為。也為我們現實的創作提供了豐富營養。欣賞和品味那些古文名篇是一種精神享受!不能讓當今物質財富的擴張擠掉精神的寶貴財富!


手機用戶55099111435


雖然現在人不用古文了,但是現實意義極大,它可以幫我們找回很多失去的中華智慧。當今世界,尤其經歷戰疫大考,中國展現了強大的力量,中華文明必將受到世界的尊敬所以,古文不可拋棄,相反,要提高今人解讀古文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