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買車真的是為攀比嗎?買車是自由,但現實更無奈,看完有數了

現在農村地區經濟發展越來越好,農民的收入水平越來越高,有不少人在家裡建了房子之後開始購買汽車。像我們當地的農村,十戶人家中就有六七戶人家有汽車。網上有人說農村人買汽車就是為了攀比,真的是這樣嗎?很多人說農民買車根本就不開,那麼農民為什麼要買車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農民買車到底是出於哪些方面的考慮。

農民買車真的是為攀比嗎?買車是自由,但現實更無奈,看完有數了


第一,農民買車的現實基礎

農民想要買車,其實有幾個條件是必不可少的。首先來講農村的基礎道路設施建設越來越完善。這幾年國家對於農村戶戶通工程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和財力,大部分地區已經實現了戶口通,已經實現了道路硬化。而像我們那樣的山區農村如果沒有實現道路硬化的話,即使買了車也開不回家。其次農民的收入水平不斷提高。這些年農民外出打工比在家裡種地所得到的收入要多得多,一般情況下一個壯年勞動力一年在外可以掙到七八萬塊錢,如果是兩個家庭成員一起外出打工的話,一年就能掙到10多萬塊。如果兩個壯年勞動力在家裡種地的話,一年下來也就四五萬塊錢。所以現在農民的收入增長是能夠買車的關鍵和前提。

農民買車真的是為攀比嗎?買車是自由,但現實更無奈,看完有數了


第二,農民買車有現實需求

過去農村道路不發達,農民想要去鎮上買點化肥農藥種子,都必須通過肩挑背扛的方式,走十幾裡山路才能買到,既辛苦又低效。而農民種植的糧食特產想要賣出去,同樣要從山上挑下來。還有一個方面,農民要想出行的話,也只能走路。過去農民去集鎮上買東西,還可以搭當地短途運行的三輪車或者是麵包車,但是這幾年已經沒有人開短途運行的車輛了,一方面是因為不掙錢,另外一方面現在很多人外出打工,平時沒什麼人流量,生意很少。而且我們那樣的山區也沒有通公共交通,所以農民上街的話,現在還不如以前。因此出行十分不便,所以買車的需求很強烈。現在年輕人結婚,如果沒有車子沒有房子的話,也是不現實的,所以一般農村男性青年買車的情況特別多。這也是一個很現實的需求。

農民買車真的是為攀比嗎?買車是自由,但現實更無奈,看完有數了

第三,農民買車攀比只是少數現象

確實這些年隨著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農民收入的提高,有一些地方掀起了攀比的風氣。但是總體而言,這種攀比陋習還是比較少的。農村有一些人看到別人家買了車,自己也想買車,甚至貸款或者借款買車,這種現象確實存在。在筆者老家,就有一戶這樣的人家。他原本家庭經濟狀況還不錯,但是由於爛賭把家裡的家底都賣光了,但是人又非常好面子。別人家都蓋了新房子,他們家沒有蓋,所以他到處借錢,到處求人把房子蓋起來了,等到房子蓋好之後,很多人家買車了,他又開始買車。其實他平時常年在外面打工來,還當年蓋房子借的錢,對車的需求並不是特別大,但是別人有了,他沒有的話,覺得自己混得不好,所以一定要自己買一輛車,於是又向人借了不少錢。今年在老家碰到他,特別感慨,他說現在日子特別不好過,一方面還有車貸要還,另一方面現在又不能外出打工,已經快到坐吃山空的地步了,都想把車賣了。所以說農村攀比的風氣確實有,但是並不是特別常見。

農民買車真的是為攀比嗎?買車是自由,但現實更無奈,看完有數了


第四,農民買車是收入提高,生活改善的表現

對於大多數農民來講,他們在進行大量的財務支出的時候,都還是比較謹慎的。很多人願意買車,究其根本原因,還是因為自己的經濟狀況有所改善,家裡有一定的存款。不過現在金融服務非常發達,農民買車並不是特別注重品牌,也不是需要買特別好的豪車,只要能夠代步就可以了,所以很多10萬塊錢以下的車是他們的首選。像10多萬塊錢的車,如果採取金融貸款的話,只要首付也不需要太多的錢。對於家庭條件情況尚可的,人家來說,掏出幾萬塊錢買一輛車還是有能力的。這也從一個方面說明農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農民的收入狀況有了極大的改善。

農民買車真的是為攀比嗎?買車是自由,但現實更無奈,看完有數了


總的來說農民買車為了攀比只是少數情況,大部分還是有實際需求。你們當地現在有多少農民買車呢?他們是出於什麼原因購買汽車呢?歡迎您在下面留言說說你們當地的實際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