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度條為什麼總卡在這裡?

進度條為什麼總卡在這裡?


新年伊始

中國商飛公司召開了質量專題工作會

再次強調了質量安全的重要性

中國商飛上飛院堅決貫徹落實會議精神

重拳出擊,提出了“6211”工程

方向明確,直擊要害

那麼這些舉措相互之間什麼關係?

在質量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分別是什麼呢?

我們知道質量的定義為“一組特性滿足要求的程度”。從定義不難看出,質量管理的核心關鍵是“要求”和“滿足要求”。通俗地說,質量管理就是搞清楚你的產品要求是什麼並想辦法滿足這些要求。今天,筆者結合“6211”工程、圍繞要求和要求的滿足兩個方面,簡要談談自己的理解。


一、要求

要求是產品質量的根本之根本,要求識別不完整、不正確,其他管控措施都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因此要求的建立健全必須作為質量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產品不同、崗位不同,其要求都不一樣。作為飛機設計研發中心,我們的要求都有哪些呢?從類別上說可以分為技術要求和管理要求。技術要求是綱領、是方向,管理要求是實現途徑和方式。下面就分別對兩類要求進行簡要分析。

進度條為什麼總卡在這裡?


1、技術要求。

技術要求一般可概括為以下三種:


(一)標準和規範。標準規範規定了各項工作做到什麼程度、什麼樣的技術指標是適宜的,是設計工作的行動指南,道聽途說的或在頭腦中的經驗等未經批准的要求不能成為合法的要求。正因為它的重要性,公司高層一再強調標準規範體系的建設要加速。同時一再強調要落實技術紀律,一方面通過技術紀律促進標準規範的執行,另一方面是通過技術紀律的落實倒逼標準規範體系建設工作。“6211”中將“技術紀律”列入其中,毫不意外。


(二)商業需求與目標/設計要求與目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需求。市場/客戶有什麼期望、目標市場需要怎樣的產品、法律法規有什麼特殊要求、相關專業的衍生需求有哪些等等,這些都將成為設計工作的輸入,也是設計的約束條件。需求識別不全很有可能導致嚴重的質量問題,如果發現不及時還可能導致後期產生重大設計更改。


(三)除了上述兩大類一般以文件形式規定的技術要求,還有一些隱含的、飛機設計中需要滿足的其它技術要求。

作為民用飛機設計研發中心,我們一直致力於確保這些技術要求清楚、完整、正確,其途徑和方法就是吃透需求、吃透技術。也只有提升了吃透需求和吃透技術的能力,我們辨識風險和處置風險的能力才能滿足設計工作的需要、風險管控能力才可謂得到了提升。

技術要求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當市場需求變化抑或是因為技術認知或在試驗試飛或試製過程中發現設計錯誤等原因導致設計輸入改變時,則涉及到構型控制問題。我們說“變化不可怕,變化不受控才可怕”,更改後受影響方的評估是否完整、被影響的內容更改是否及時等都是產品質量波動因素,是質量管控的重點,因此兩透一控中將

構型控制作為極其重要的一部分列入,其目的也在此。


2、管理要求。

管理要求也就是常說的質量管理體系(QMS)。所有與產品質量有關的工作都屬於質量管理體系管控的範疇。一般而言,所有經常性的活動都應予以規定以消除可能導致產品質量問題的因素。質量體系建設是質量控制工作的重點,也是質量部門工作的重心。

然而,我們看到目前設計質量體系更多還只是停留在滿足質量標準的管理業務層面,離精細化、全覆蓋還差得較遠。各項設計工作由誰負責、輸入由誰提供、要求是什麼、輸出有哪些、有哪些檢查/確認環節等都沒有明確規定,大多還只是由各專業根據工作經驗開展。

這也導致專業間分工不清、部分工作遺漏、輸出不規範等問題難以從根本上得到解決,由此導致的質量問題也較為普遍。今年的 “6211”中將

“一套流程”作為工作重點,是值得稱道的,也是需要花大力氣落實的頭等大事。


二、要求的滿足

質量好壞的評判標準是要求滿足的程度。因此如何確保要求得到滿足是質量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務,也是質量工作者一直致力解決的核心問題。

以下五方面常見的管理措施其目的都是確保設計要求得到滿足:


(一)培訓考核。戴明十四條中第6條為“實行崗位職能培訓”。“6211”的6項機制中放在首位的也是崗位資質培訓。這是因為崗位培訓對於員工工作滿足既定要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個不熟知崗位工作要求的員工不可能設計出高質量的產品。飛機設計研發工作很大程度上依賴人的腦力來開展,因此人的因素在設計研發質量控制過程中就顯得尤其重要。而將崗位資質培訓和上崗前考核確認工作做實了,就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人的因素對產品質量的影響。

進度條為什麼總卡在這裡?


(二)質量監控。

質量監控的形式主要有四大類:

1、對質量體系符合性的監督即質量體系審核;

2、對設計工作的監督即質量抽查,如技術文件低級錯誤抽查;

3、試驗前檢查、外包項目驗收等關鍵點的質量檢查確認;

4、設計評審,其目的是評價設計開發結果滿足要求的能力,識別問題並提出改進建議。

監控工作的實施主體主要是質量部門及其組織成立的兼職監督隊伍和專家隊伍。相對於設計部門而已,質量部門具有天然的相對獨立性,其在監督檢查中的作用也自然具有獨特優勢。在質量部門人力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如何發揮好其他兼職隊伍的監督檢查作用就顯得尤為關鍵了。

“6211”工程中“一支隊伍”的意義就在於此。不管是質量主管也好,還是紅帽子評審專家或CAE也好,類似於生產過程的檢驗人員,其目的都是發揮第三隻眼的監督檢查作用,儘早發現問題、督促設計人員按要求開展工作。當然,這裡也需要重視研究部門內部監督檢查機制的建設和作用的發揮,群眾的力量才是最廣泛的力量。

進度條為什麼總卡在這裡?


(三)評估確認。試驗試製試飛是為了確認設計輸出是否滿足特定使用場景或可製造性等要求,其目的也是提前識別問題、完善設計。設計過程比較重視試驗試飛在設計確認中的作用,而對於試製過程往往重視不夠,認為這是製造單位的工作。為此,“6211”中提出“設計跟產確認”“質量檢控能力”的提升。這是具有創新性的管理舉措。

“設計跟產確認”的作用是發揮設計在試製過程中的主導地位,主動掌握自身設計輸出在生產過程的狀態,儘早發現問題,避免將問題帶到批產過程。“質量檢控能力”則是在5G背景下的新技術的應用創新,目的是利用新的檢測和數據傳輸技術便利,提升生產狀態的信息反饋數量和效率,更高效的進行設計迭代。相信該兩項措施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


(四)糾正措施。通過監督檢查和評估確認發現的不滿足要求或滿足程度不高的點都需要加以糾正或改進。這裡就涉及“6211”中的“問題管理與經驗共享”。雙五歸零方法的核心是通過質量工具定位問題的根本原因並通過對機理的分析和故障的復現進一步確認問題的根本原因,確保根本原因找得準、找得全。

在航天雙五歸零的基礎上,公司結合航空特點,增加了及時處置、風險可控的要求,確保問題歸零的同時,不至於過分影響研製工作進度。同時還增加了修訂標準、系統改進、經驗共享的後續工作要求,從機制上確保經驗得到傳承。需要引起注意的是,雙五歸零工具固然好,但如果凡事都用它來處理恐怕就存在殺雞用牛刀的情況。因此強調所有問題都需閉環管理的同時,對問題進行分類管理、不同類別採用不同管理流程,才是長久之計。

進度條為什麼總卡在這裡?

(五)質量獎懲。崗位資質管理能消除一部分人員因素導致的問題,但因個人質量意識不到位導致的問題卻難以通過培訓考核避免。如因為個人粗心大意或責任心不強導致的低層次問題、有章不循問題、重複發生問題等。對於這類問題的最有效的措施便是嚴懲。

今年,公司質量工作會的主基調是“問責”,“6211”中也提及“質量獎懲”機制,其目的就是通過嚴懲的方式來提高人員質量意識。從嚴從重、抓早抓小、嚴管厚愛,相信在高壓態勢下,設計人員質量意識將有質的飛躍。與獎懲匹配的是責任。“6211”中特意強調了“審籤責任”的落實,其初衷應該是從審籤責任入手,壓實崗位質量責任。


進度條為什麼總卡在這裡?


從上面的討論中我們不難發現,“6211”工程與公司“兩透一控、雙五歸零”管理要求是一脈相承的。它在上飛院原有質量管理工作基礎上,結合當前質量形勢進行了大膽創新(如一支質量保證隊伍的建立、設計跟產確認機制的實施以及質量檢控技術推進等),並給出了嚴懲這一劑“猛藥”,可謂是對症下藥。

後續如何在推進方式方法上進一步創新,確保抓實抓細抓出成效,是“6211”工程取得最後成功的關鍵。期待在全院上下共同努力下,早日看到各項舉措取得成效,使質量管理早日成為公司改革的利器,早日為公司“三個一”實現發揮保障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