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口泉穆桂英坡

站在口泉南山之巅,放眼望去,只见口泉像一条银蛇沿着山脚蜿蜓展开,中间最宽大的一块坡地就叫“穆桂英坡”。它是千百年来口泉人民集会、贸易、娱乐的中心。

大同口泉穆桂英坡

金沙滩古战场遗址公园

话说金沙滩一仗,杨家将七郎八虎死伤大半,老令公杨继业也碰碑而亡。大同口泉一带被辽兵占领。宋太宗下旨调兵遣将,命杨六郎挂帅,收复故土,镇守边关。从此,宋对辽转攻为守,大同成为宋辽拉锯对峙的战场。穆桂英大破洪洲(今浑源),辽兵大败,退到大同以西,即现在的左云、右玉一带。后来辽兵经常派兵骚扰大同口泉,闹得人心惶惶。皇上为安定边塞,亲自到杨府请穆桂英领兵挂帅在口泉安营扎寨。现在口泉南山后还有穆桂英兵营的“士围”。

大同口泉穆桂英坡

当时,口泉是一片河滩,掘沙见水。穆桂英元帅大帐设在口泉四老沟村,后起名“晾马台”。传说经常看见穆桂英在帐外晾马。她还经常牵马下山到现在穆桂英坡这个地方饮水。因为这里有一口泉,口泉由此得名。在这里穆桂英还经常安抚百姓,慰劳士兵。

再说辽兵退回北地,招兵买马,养精蓄锐,数次偷袭口泉,抢夺金钱美女。受害百姓纷纷向穆桂英帐下告急,请求出兵反击,以振国威。原来,口泉南山后有一条大道,是辽兵进犯中原必经之路,如果口泉失守,将危及中原。穆桂英就在口泉沟里摆下了“北斗”阵,千军万马只能进不能出。辽兵不知中计、数万兵马涌进阵中,穆桂英一声令下,封住沟口,滚木乱石推下沟底,辽兵死伤无数。穆桂英当年摆阵之地,后人起名为“大斗沟”。

大同口泉穆桂英坡

穆桂英披甲上马,跃马横刀,追杀残敌。辽兵一听是穆桂英,纷纷落马,杨家将越来越勇,把敌兵一直赶到百里以外。这场大战口泉沟东山头被人马踏成了现在的馒头形状。

为了纪念这位爱国女将,人们就把穆桂英牵马饮水的地方起名“穆桂英坡”。口泉蛤蟆山前,在十几年前还有一块相传是穆桂英点兵时站的巨石,上有马蹄印一个,坑沟积水,清澈见底,每逢春夏长久不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