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出自何時何處?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那麼,“綠水青山”最早出自哪裡?

據目前查到的資料:綠水與青山相對,最早出自唐王灣(約693年—約751年)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唐李嘉祐【生卒年不可考,唐天寶七年(748)進士】《晚登江樓有懷》詩:“獨坐南樓佳興新,青山綠水共為鄰。爽氣遙分隔浦岫,斜光偏照渡江人。心閒鷗鳥時相近,事簡魚竿私自親。只憶帝京不能到,秋琴一弄欲沾巾。”

唐劉禹錫(772—842)《洛中逢韓七中丞之吳興口號五首》:“駱駝橋上蘋風起,鸚鵡杯中箬雨青。水碧山青知好處,開顏一笑問何人。”

唐柳宗元(773—819)的《永州八記》之一《漁翁》:“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描繪了一幅美景:晨炊既畢,朝霧亦散,風煙俱淨,朝暉照亮了山巒。青翠的山水之間靜謐,山間完全不見人的活動。正當此時,忽然一聲欸乃搖櫓聲悠悠傳來,人未見聲先聞!“欸乃一聲山水綠”,搖櫓聲襯托出這山似乎更青了,這水似乎更綠了!

唐白居易(772-846)的《離別》詩:“深秋時節話別離,冷風瑟瑟葉滿溪。胸中無限慷與慨,轉身欲語淚沾衣。青山不改水長流,明月依舊星漸稀。天長地久有盡時,此恨綿綿無絕期。”被後人縮略為:“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後會有期。”

宋王安石(1021 -1086)的《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寫的也是綠水青山。

據佛典記載,“山青水綠”出自禪宗曹洞宗洞山第十五代住持梵言禪師之口:“一生二,二生三,遏捺不住,廓用沙界。德雲直上妙峰,善財卻入樓閣。新婦騎驢阿家牽。山青水綠。桃花紅,李花白,一塵一佛土,一葉一釋迦。”寶峰克文禪師於宋元豐八年(1085)離開)洞山寺後,梵言繼任洞山寺住持,他主持了逢渠橋(曹洞宗創立者良价睹影悟道處,位於江西宜豐洞山,現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建造,橋石上刻著“住持沙門梵言勾當”字樣。

有人認為“山青水綠”出自北宋詩僧惠洪(1071-1128) 的《冷齋夜話》。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林間錄》,宋釋惠洪撰,“蓋與所作《冷齋夜話》同一喜作妄語。然所作石門文字禪,釋家收入大藏,又普濟《五燈會元》亦多采此書。”惠洪是筠州新昌(今江西宜豐)人,為“文字禪”的創立者和實踐者,其《冷齋夜話》是中國成語出典最多的一部著作,如“泥牛入海”“萬別千差”“極目千里”“八方來朝”“山青水綠”等,多出於《冷齋夜話》和著名禪師良价、希運公案語錄。

南宋臨濟宗楊岐派僧人釋普濟《五燈會元》彙集了五部禪宗燈錄(《景德傳燈錄》《天聖廣燈錄》《建中靖國續燈錄》《聯燈會要》《嘉泰普燈錄》),其中載:“問:‘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師曰:‘青山綠水’。曰:‘見後如何?’師曰:‘綠水青山’。”這些書籍是從北宋景德元年(1004)至南宋嘉泰二年(1202)近兩百年間分別成書的。

宋釋師體(1108-1179) 《四聖贊》:“稽首文殊,本非延促。柏短松長,山青水綠。星移斗轉,日行月逐。開眼閤眼,一切具足。”

宋呂勝己(生卒年不詳,1173年前後在世)《漁家傲》詞:“水綠山青風日美,此時正愜幽人意。”

元馬致遠《撥不斷》:“九重天,二十年,龍樓鳳閣都曾見,綠水青山任自然。”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二十三回:“歷遍了青山綠水,看不盡野草閒花。”

清乾隆皇帝《放鶴亭歌》題雲龍山:“青山綠水古徐州,黃河之水東南流。”詩碑還保留在雲龍山的碑廊裡。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九十一回:“此去劍門,鳥啼花落,水綠山青,無非助朕悲悼妃子之由也。”

清洪昇《長生殿•聞鈴》:“只是對此鳥啼花落,水綠山青,無非助朕悲懷。”

“山清水秀”常錯作“山青水秀”。“山清水秀”本作“山明水秀”,含義是山水清淨秀麗,後來演變成“山清水秀”。“山清”可以和“水秀”搭配,而“山青”不可以和“水秀”搭配,只能與“水綠”搭配。因為,“山青水綠”是形容山水形色的,而“山清水秀”是形容山水景色的,具有清新嫵媚的神韻。古代詩人常用“山清水秀”來形容女子的姿色。

毛澤東的詩《七律二首•送瘟神》:“綠水青山枉自多,華佗無奈小蟲何!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坐地日行八萬裡,巡天遙看一千河。牛郎欲問瘟神事,一樣悲歡逐逝波。” 這是毛澤東在1958年6月30日從《人民日報》得知江西省餘江縣消滅了血吸蟲後寫下的兩首七言律詩。“綠水青山”表明江西山清水秀,用山水的“枉自多”來暗示人口之稀少,揭示了血吸蟲病危害之嚴重。詩人的思緒因“巡天遙看一千河”,又想到天河邊的牛郎。當牛郎問起人間瘟神肆虐之事,毛澤東便回答:“昔日血吸蟲給人民帶來的悲哀痛苦,在今天已如東流去的水波一去不返了。”這首詩用現代漢語的聲韻來讀,“多”“波”與“何”“歌”“河”並不押韻,而用湖南、江西方言(保留古音)來唸是完全押韻的!

2005年8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浙江湖州安吉考察時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要真正領悟“綠水青山”的妙處,就得置身綠水青山之間!

參考文獻:

【1】《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1965.

【2】杜一心編著:《禪宗圖文百科》,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3】陳金鳳、賴國根、鄧偉、嚴崗:《宜豐禪史》,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

【4】辛增明編著:《宜豐禪文化》,中國文化出版社,2014.

作者:林堅: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專聘研究員、人大學報編審,北京市國際生態經濟協會特約研究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