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贛州州前街,在古代原來是談婚事的地方,感嘆古人真講究

州前街,在贛州城區之西北部,在唐宋時是陽街的北段。即今之建國路南段,從陽明路西端口,至章貢路西端口這一段街道。原街僅有百米左右,寬約四米。麻石路面,下有通大新開路的福壽溝。州前街因處於王城之府衛前而名。州前街是一條商業街,但不及磁器街、壇前街、誠信街,六合鋪、棉布街,陽明路之繁華。州前街南端有天一閣,閣內原有菩薩;1934年前後曾一度闢為菜市場後又為文獻會、縣參議會及縣誌局辦公處。名為陽明堂,因府學前的陽明堂闢為勵志社。閣前有太陽井一口,原系企圖制服東向之火焰山,迷信也。

古城贛州州前街,在古代原來是談婚事的地方,感嘆古人真講究


古城贛州州前街,在古代原來是談婚事的地方,感嘆古人真講究


古城贛州州前街,在古代原來是談婚事的地方,感嘆古人真講究


州前街南段東側有一家制作菩薩的作坊,旁有章貢樓,是一酒家,福建人開設的,為民初贛州市內的名酒樓。南端有幾家經營紅紙的商店,兼做帳簿,學生作業本。文華閣紙店正對大新開路街,是各紙店之首,內有吳經南者,書法極佳,在該店買對聯者,可免費代書。在往北走,有三家水酒店,兼做煎豆腐生意,早上有許多人顧水酒泡煎豆腐吃,街前為賣活魚的商販,一直買到下午。再往北走,有理髮店,雜貨鋪,手工作業店。西側從南到北,也有紅紙店、雜貨店、中藥店、賭館,陳某之西醫診所。有兩家中藥店兼看病,再往北走,有周文華眼鏡店家。州前街還有一家刻菩薩的手工業店,叫陳永興號。

在西側,有家茶樓,並非專飲茶之所,贛州市民習慣上午九點多鐘到茶坐談,有的談生意買賣,有的會友,有的商談糾紛事,有的談婚姻事。邊談邊喝茶,而後吃麵條,清湯,口嘗包子,牛食頭,春捲,白糖米果等。城內有許多這樣的茶園。

上內容是小編走訪300百多位老人以及查閱《贛縣誌》《贛州府志》後總結歸納所作,如果他們回憶沒錯的話,內容基本正確。如您所如贛州古城故事請共勉。下期分享這是贛州三十六街七十二巷的第二十三條街。

感謝您的閱讀,請關注支持我寫到七十二巷。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