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事為家人積善,做好人使自己安身

管建祥著《偶感》715:做好事為家人積善,做好人使自己安身

蘇北有句民間警世恆言:“有錢不能省、有病不能等、有權不能狠。”其中“有權不能狠”意思是,告誡人們,無論做了多大的幹部、掌握了多少資源和有了多大的權力,一定要善待下屬和身邊的人,多做善事。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行善作惡的報應,不在自身出現,也一定會在子孫身上有所表現。就是社會上常說的“一報還一報”、報應“不在其身必在其子孫”的意思。當然,我不相信“報應”的說法,也不認為做好事得有幹部身份。無論是誰,只要個人做了好事,獲得了好的口碑,連帶著家人甚至其他相關的人,也會受到社會的褒揚和周圍人的善待。相反,如果為人不善、為事不良和為富不仁,就會影響周圍人的利益和心情,就會遭到社會的譴責。下面講兩個故事:

一個故事是,我剛走上工作崗位不久,同校有位年長的戴老師,遇見我主動打招呼,並熱情地跟我說,“你有兩個弟弟?”我問“你怎麼知道的?一般人都不知道我家的情況。”他說“我今天在車子上遇見的。你那兩個弟弟人蠻好的。”他向我介紹“今天從鹽城乘長途汽車回覆寧,遇見兩個乘客為爭座位而爭吵,你的兩個弟弟主動讓出一個座位平息了他們的爭執。我覺得這兩個讓座位的小夥子人不錯,就和她們攀談起來。救過一番瞭解,才知道是你的弟弟。”戴老師向我介紹他和我弟弟認識的過程是,特地加了一些評語。他說,“怪不得的,你的兩個弟弟人蠻好的,你也蠻好的,像個親兄弟的樣子。”被戴老師一說,我覺得有兩個弟弟自豪。他們在外面的一言一行,都代我長臉了。我也因為他們的行為,獲得了好的口碑。

另一個故事是,某單位有位領導。為人陰險,心眼小,“望人窮”,沒有幹過多少好事。每當同事有什麼事情是,他總是在身旁“扇陰風、點鬼火”,把壞事搞大,把好事搞小搞黃,不成好事多幹壞事。後來這位領導退休了,群眾覺得“瘟神”走了,大快人心。有一次,有位同事偶遇他的兒媳,向在場的其他同事介紹了他們的公媳關係,誰知同事們都態度漠然。他的兒媳似乎已經感覺到大家的態度,悻悻地走了。事後,他的兒媳和朋友閒聊時談及此事,說“我早聽說過公公在單位人際關係不怎麼好,沒有想到這麼差,幾乎達到臭不可聞的地步。上輩不幹好事就殃及子孫唄。”這就是自己不幹好事,還會給自己的家人帶來不好影響的例子。

從這兩個故事可以看出,多做好事,可以為家人積善。而做了壞事,其後代也免不了遭世人的白眼和受到世人的冷遇。“做好事可以為家人積善”,其道理淺顯無需細說。可是,總會發現有些人“對這些道理全懂,就是做不到。”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其本身就不是好人。他們骨子眼裡的“壞心思”阻止了他們好的行為的發生。要想做好事,得先做好人。做好人得益的是自己,一生都很陽光地生活,不需要揹負沉重的思想包袱和道德的懺悔。俗話說“好人有好報”、“好人一生平安”。所以說,做好事為家人積善,做好人使自己安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