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暈輪效應》讓我看走了眼:我幫同學賺了30萬,他卻拉黑了我

心理學中有個"暈輪效應"是指:人們對人的認知和判斷往往只從局部出發擴散而得出整體印象,也即常常以偏概全。

一個人如果被標明是好的,他就會被一種積極肯定的光環籠罩,並被賦予一切都好的品質,如果一個人被標明是壞的,他就被一種消極的光環所籠罩,並被認為具有各種壞品質。

而我在跟同學的商業合作中就是沒有好好理解暈輪效應,導致我賠了夫人又折兵,希望能引起看故事的同學的警醒。

《暈輪效應》讓我看走了眼:我幫同學賺了30萬,他卻拉黑了我


  • 風流少年初入城

程志軍是我的大學同學。

他出生在武術之鄉,從小練散打,長得高大威猛,加上嘴巴甜,因此剛入學,班裡的女同學都成了他的迷妹。

幾乎所有的女生跟他關係都特別好。

憑藉這些優勢,大一下學期他就成功的追到了我們班的班花。

君子配美人。兩人走在街上是一道靚麗的風景。也成為大家羨慕的對象。

《暈輪效應》讓我看走了眼:我幫同學賺了30萬,他卻拉黑了我


  • 情場失意

然而好景不長。就在大家羨慕郎才女貌的同時,班花被別的系的男生惦記上了,甚至偶爾會跟那個男生約會。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有一天晚自習後,程志軍把班花和那個男生堵在了操場的角落裡。

鐵證如山,班花提出了分手。顏面掃地的程志軍氣呼呼的回到了宿舍,躺在床上越想越氣,走到宿舍門前,一拳打在了玻璃上。玻璃碎片應聲落地,他的手鮮血直流,嚇的同宿舍的兄弟趕緊撥打了120。

不知是失戀鬧的還是性格所致,那之後,同學們發現程志軍情緒很不穩定,要不就莫名其妙的跟同學吵架,要不就用力的摔東西,原來跟他關係很鐵的同學,也在不經意間有了隔閡。

慢慢的,他竟然有了酗酒的毛病。也不再正兒八經的上課,一週總會有那麼幾節課逃學。甚至有一些學科還掛科。

《暈輪效應》讓我看走了眼:我幫同學賺了30萬,他卻拉黑了我


  • 職場失志

等到大四同學們都紛紛拿到offer的時候,他才猛然醒悟,開始找工作。

但是要背景沒背景,要經驗沒經驗,要成績沒成績,一直到畢業程志軍也沒有找到工作。最難的時候一星期只花了7塊錢:超市打折,6.99元四包掛麵,每天半包清水煮掛麵。據說那半年,160斤的帥小夥瘦到120斤。

歷經各種白眼和冷嘲熱諷,程志軍終於在一家通訊公司找到了一個銷售的職位。要說這個職位,像是給他量身定做的一樣。一身好皮囊加上一副好嘴皮,又趕上通訊行業的高光時刻,不到五年,他就做到了銷售總監。

《暈輪效應》讓我看走了眼:我幫同學賺了30萬,他卻拉黑了我


  • 五週年聚會

畢業五週年的時候,有同學在QQ群裡張羅聚會,大家都很積極,畢竟5年沒見了。

常言道:職場上沒有朋友,人生最鐵的友情一個是同學情,一個是戰友情,初入職場的我們深有體會,因此同學聚會變的格外隆重。

再見到程志軍的時候,是在高鐵站。因為他畢業留在母校所在城市,所以這次聚會他負責給同學們接站。

站在別克商務車旁邊的程總,帶著金絲邊眼鏡,挨個跟同學們握手、擁抱,文質彬彬又儒雅大方。那天可真把程總忙壞了,往返機場、火車站六七遍才把同學們接完,等他帶著最後一波同學趕到酒店時,馬上就7點了,剛好趕上預訂的晚宴開始。

雖說5、6年不見,但是一陣觥籌交錯後,大家就回到了當年,誰是誰上鋪的兄弟,誰是誰的前女友,大家聊的不亦樂乎。

《暈輪效應》讓我看走了眼:我幫同學賺了30萬,他卻拉黑了我


  • 給自己埋雷

聊著聊著就聊到了各自的工作。當程總知道我在一家科技公司負責國家高新項目補貼申請時,程總端著一杯酒坐到了我身邊。

通過聊天才知道,程總雖然還是在那家通訊公司就職,但私底下已經開始創業,他用他太太的名義註冊了一家經營項目差不多的公司,通過自己在原公司的關係做一些業務。

彼時的我們,都是臨近30而立的年紀,不是房奴,就是被催婚,準備買房,每個人手頭都不寬裕。看到程總意氣風發,志得意滿的樣子真是羨慕嫉妒,但沒有恨。

三杯酒下肚,程總開始讓我幫他申請高新補貼。他端著酒杯,一本正經的說:“老同學,以後我們公司的國家補貼申請就靠你了,我先敬你一杯,喝完這杯就當你是答應了!”同學們眾目睽睽之下,又喝在興頭上,已經分不清哪句是事實,哪句是客套,我連思考都沒思考就一飲而盡。

《暈輪效應》讓我看走了眼:我幫同學賺了30萬,他卻拉黑了我


  • 進退不由己

暢玩三天後,大家依依不捨的回到各自的城市。程志軍同學又挨個把同學們送回機場和火車站。一直保持著謙謙君子的儀態,跟當年那個酗酒砸玻璃的少年判若兩人。甚至一度懷疑當年那個暴躁的同學是個錯覺。

回公司上班第二天,程志軍的電話就來了:“老同學,你答應的事情可不要忘了啊,事成之後,一定會好好感謝你的。”

這時,我才開始後悔,自己當時不帶腦子,一句玩笑話讓他當了真。我趕緊解釋,這個申請,要符合國家政策,需要很多資料,還要有新項目,申請一次至少要忙活半年,這個需要他們自己的員工根據自己公司的實際情況申請比較好。

程總說:“我們公司的總經理和員工都是你嫂子,你有什麼問題或者需要什麼材料找你嫂子要就行,咱們公司的項目肯定是符合高新項目申請的。”

此時的我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但是一想到是老同學,而且同學聚會時有那麼優秀。再加上我不會拒絕的性格。就把自己放進了坑裡。

接下來的日子我白天要忙公司的事情,晚上和週末幫程志軍公司寫材料,整理財務報表。但是卻從沒想著跟他確認申請成功後,會給我多少報酬。我心裡想,他都說了事成之後會好好感謝我,市場行情我也跟他說過15%—20%。就算是老同學幫忙,我只收10%,也有三萬塊,我這半年拋家舍業的加班加點也算值了,就當給家裡賺筆外快。

《暈輪效應》讓我看走了眼:我幫同學賺了30萬,他卻拉黑了我


  • 項目過審

忙碌的日子總是過的很快。程志軍的項目總算忙完了。我們提交,等待結果。

這期間我們有一搭沒一搭的聊天。卻從沒提起報酬問題。

項目進展很順利。不到兩個月就通知過審了,這就意味著60%,也就是18萬馬上就可以撥到他們公司賬戶。我收到通知,激動的心砰砰直跳,馬上打電話告訴了程志軍。他也很高興,電話裡聲音很興奮,一直說多虧了你,感謝感謝,卻從沒提錢!

《暈輪效應》讓我看走了眼:我幫同學賺了30萬,他卻拉黑了我


  • 同學反目

雖然我一直懊惱當時沒有放下面子,先談錢就把這個活給接了,但是我也不想幾個月的努力就這樣白費,所以隔三差五,我就會找程志軍明示暗示的要錢。

當時孩子小,工資也低,還要還房貸,一切都壓的我喘不過氣,程志軍卻一直閉口不提佣金,這事讓我越想越氣。

終於我忍不住把事情的前因後果告訴了另一個同學,這個同學跟我們倆關係都挺好,我想讓他當中間人,幫我要錢。同學聽完,覺得這也是我應該得的,當時就給程志軍打了電話。

沒想到我的做法戳了馬蜂窩,程志軍認為我在同學面前摸黑他,故意丟他的人,他暴跳如雷的樣子一下就讓我想到了學生時代手砸玻璃的樣子。程志軍暴怒之後一氣之下拉黑了我。

我半年的努力化為了泡影。

《暈輪效應》讓我看走了眼:我幫同學賺了30萬,他卻拉黑了我


雖然這個事情過去多年了,但我還會經常想起來,時常拿他作為我今後做事情的警示:

第一、做事情一定要籤合同

俗話說親兄弟明算賬,我們跟別人做生意也好,合作也好,一定記得籤合同,這樣在以後的糾紛中,才能保護自己。

第二、儘量少跟情緒不穩定的人合作

我跟程志軍大一大二的關係還算不錯,一直覺得自己還稱得上是他的朋友,但是每次他暴怒的時候就像變了一個人,讓人想到《不要跟陌生人說話》裡的安嘉和。

情緒不穩定的人,要麼是有自卑心理,要麼是原生家庭讓他有不安全感。我們不知道什麼情況下就會把他們惹火,這樣的人就是一顆不定時炸彈,合作有風險。

第三、合作之前要深入調查、不要被表面矇蔽

我跟程志軍的合作是從五週年聚會開始,當時只看到了他幫同學們接送站,樂於助人、彬彬有禮,但沒做任何的背景調查。

後來從同學中瞭解到,他的公司就是一個皮包公司,靠從他的老東家撬活來給自己牟利,後來被公司發現開除了。

任何合作伙伴人品都是很重要的。一個沒有商業底線的人不值得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