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娃,吃飯就磨磨唧唧的,怎麼辦?

果逗寶貝愛生活


孩子吃飯慢怎麼辦?

弄清你家寶貝是屬於以上哪種原因後就來“對症下藥”。針對一般性的情緒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改進:

1樂食,良好的餐前情緒是增加食慾的基礎

吃飯時的情緒是否愉快,也是決定孩子是否樂食的關鍵;不要經常逼迫孩子吃飯或是吃飯時斥責小孩,否則會讓他覺得吃飯是一件討厭的事。

同時父母也要做好榜樣,“言教不如身教”。小孩子的模仿能力極強,如果大人們本身的飲食習慣不正常,或者常常隨便以零食裹腹,自然沒有理由去要求孩子遵守定時吃飯習慣。

2同食,營造溫馨的全家人進餐時光

儘量做到吃飯的時間一到,全家人一同在餐桌上用餐的習慣,並規定孩子須吃完自己的那一份餐,如果孩子不吃完,就算他等一下餓了,也不要再給他任何零食,久而久之,孩子便會養成定時、定量的同食習慣。

3健食,注重餐前控制和營養搭配

吃飯前要做到讓孩子少吃零食並增加運動量。

雖然零食的給予有其必要性,然而卻不可過量,尤其垃圾食物儘量不要給予,才能避免孩子因多吃了一些零食,造成“本末倒置”吃不下正餐。

孩子肚子不餓當然吃不下飯,若父母只一味地強迫孩子進食,反而會造成反效果,試著促進孩子的食慾,如:增加他的活動量,他的肚子真正感到餓了,自然不會抗拒吃飯。

飲食儘量清淡,這是你與你的孩子的一大健康原則,包括少鹽、少油、少糖等內容。絕大多數食物均以新鮮為上,許多“活營養素”可得以保持。提倡“鮮吃鮮做”、“不吃剩”。

基本上做到以上三點,就能解決孩子不愛吃飯或吃飯慢的問題了。當然如果情況比較嚴重、已成頑疾,家長就要更多費心了。

特殊情況的對策

1因腸胃不好引起的吃飯慢

腸胃功能不好的寶寶免不了需要家長多費心的照顧,平日的食物一定要精耕細作,注意符合孩子的咀嚼、口味、腸胃功能吸收等習慣和能力。除了大米,也可增加些儲糧,父母可以多種類的食物取代平日所吃單純的米飯、麵條。例如:有時以馬鈴薯當成主菜,再配上一些蔬菜,也能擁有一頓既營養又豐盛的餐點。

2因注意力不集中引起的吃飯慢

最重要的就是排除干擾源!以愛說話的孩子為例,可以提醒他“吃完飯才可以和別人聊天哦”、“吃完飯其他人才會專心聽你講呢”。如果孩子做不到,要面露不滿的神色(注意不是嚴厲的神色哦),並堅持重複提醒孩子,讓他感到吃飯說話的誤區。

愛玩遊戲、看電視、玩ipad甚至下桌到處跑的孩子,父母可以試著把孩子的注意力移回碗裡。如果情況很嚴重,那麼所有人都吃完後收走盤子,並告訴孩子“你去做其他的事情,說明你已經吃好了呀。”這被心理學家稱為“讓孩子認識自己行為的自然後果”,也就是說,孩子應該像大人一樣,學到自己不合理行為產生自然的、不愉快的後果,而不是讓大人冥思苦想如何解決他們的行為問題。這一招背後是深層的對孩子能力的信任——但他們發現自己的行為“有因必有果”後,他們會有能力、有意識的向更好的後果努力,用行動換取果實。

3因常年被追著餵飯而引起的吃飯慢

父母要堅決剋制住自己擔心孩子的心情,嚴格控制好餐桌時間,不要答應孩子吃飯中提出的想法和要求,不給孩子餵飯。一開始儘量給孩子盛少飯,不夠再添。鄭重的告訴孩子“看到那個時鐘沒有?當那個長長的指針走了半個圈後,我們就要收桌子啦,就沒的吃啦,明白嗎?”確保孩子懂了以後,一定要堅持貫徹下去。不要過了一段時間覺得不起效就任由孩子繼續慢吃,這樣只會讓他產生“原來只要我堅持不改變,就能繼續按我喜歡的方式繼續”的想法,讓今後的習慣調整更加困難。要讓他知道“吃飯這件事,你是認真的”!

最後要提醒父母的是,千萬不要給孩子吃太多,能讓他不餓但是意猶未盡,就是最佳的食量!

如果父母能做到以上幾點,就一定能改變孩子“吃飯慢”的問題,很多家長會因為怕孩子委屈,或者長著以“長大了懂事了就好了”為由不夠堅持,其實都只是暫緩了孩子的成長,這樣於身體和心智發育都是不利的哦!讓孩子自己長大,正是你們信任他的方式。

閒暇時間可以利用手機教寶寶學漢字哦!推薦一款幼兒識字軟件【貓小帥識字】,課程以冒險故事為主,寶寶使用時有一種聽人講故事的體驗,不僅可以培養寶寶的閱讀能力,而且還有各種小遊戲作為複習環節,可重複學習,加深寶寶的記憶,讓孩子開心地學習漢字。擔心寶寶眼睛的家長也可在設置中設置學習休息時間。

更多孕產、育兒的資訊可以關注一下【4399小評菓快樂育兒】


笨點點


其實這個問題在很多家長都遇到過。我家的孩子嗎?吃飯墨跡原因是因為要看電視或者要看手機。所以後來我就跟他講了一些規矩。該吃飯時就要吃飯。要坐在餐桌上吃飯。不可以吃飯時玩玩具。更不可以看手機。每天吃飯時間只有20分鐘。過了這個時間就沒有飯吃啦。而且也沒有零食吃。相信這些家長都說過。關鍵是我們要做到。我家孩子剛開始不吃。後來餓的很厲害過來和我說。這時我再跟他說一些規矩。果然還挺有效。現在好多了。希望對你有一些幫助。


偶家有三寶


我家2歲的兒子吃飯也是磨磨嘰嘰的 ,總覺得他是不太餓才吃的慢,自從給他買了一個口服液,喝了以後就特別愛吃飯了,每次吃飯都大口大口的吃,名字好像是葡萄糖酸鈣鋅口服液,現在吃飯不用我吼了,不妨可以給寶寶試一試。


1彼岸花開


孩子吃飯慢,真的是一個讓所有父母都非常糟心的事情。我家娃小時候,一頓飯磨蹭半個小時算正常,有時候還能吃上一個小時,著實讓人崩潰。

其實,孩子吃飯慢一定是有原因的,只要找準了原因,對症下藥,就一定能夠改善孩子的這個壞習慣。

那麼,孩子吃飯慢到底都有什麼原因呢?

  • 沒有食慾
有的孩子兩餐之間會吃零食,如果父母不加以節制,孩子很可能會吃多。所以,到了吃飯的時候,自然沒有食慾了。

父母可以規定一個加餐的時間,比如上午10點,和下午4點,可以吃一些水果和零食,但不能吃太多。這樣的話,就不會影響到孩子正常吃飯了。

  • 消化不良
有的孩子吃甜食和肉類,加上不運動,很可能會導致消化不良或積食。
所以,如果孩子吃飯磨磨蹭蹭,沒有胃口,父母一定要仔細想一想是不是孩子上一頓吃太多了,還沒有消化完。
  • 對飯菜不感興趣
小孩子都是對新鮮的食物感興趣,如果每天都是吃一樣的東西,他們可能就會進入厭倦期。
父母可以儘量把菜譜做到多樣化,不但要葷素搭配,還可以在顏色、形狀、味道上下點功夫。比如:土豆可以做成土豆燉牛腩、清炒土豆絲、土豆泥等等。

改變一下花樣,說不定孩子就會喜歡上吃飯,吃飯速度自然也就不會慢了。

  • 習慣了邊看電視、或邊玩邊吃飯
有的父母為了讓孩子安靜地坐著吃飯,就讓孩子邊看電視邊吃,或者是邊玩玩具邊吃。這就導致孩子的心思,根本就不在吃飯這件事上,吃得自然就慢了。
最好的方法就是,吃飯的時候不讓大家一起坐在餐桌上,杜絕他們看電視和玩耍,養成良好的吃飯習慣。
總之,只要不是孩子生長髮育有問題,這個壞習慣就一定能夠改過來的,父母多用點心就可以。
(歡迎關注:菈媽親子,一起分享育兒成長故事。)

菈媽親子


你可以去醫院檢測一下微量元素,我家孩子前兩天因為掉頭髮去醫院檢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檢查結果是營養不良導致的一系列問題。身高體重包括智力都受到影響。骨齡檢測比實際年齡少一歲八個月[泣不成聲]孩子正在發育期,一些檢查還是很必要的。每次吃飯都磨磨蹭蹭慢慢騰騰怎麼都不往餐桌跟前湊,以前只當是胃口不好怎麼的沒想到因為掉頭髮檢測一下真心是要嚇壞了,自己這父母當的真心是不稱職的。


宛城老三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關於寶寶吃飯問題,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解決:

不要吃過多零食

很多寶寶不愛吃飯,就是因為過多的食用了太多的零食,導致自己的胃口已滿,所以到吃飯的時候就不愛吃,會變得很磨蹭,所以我們要合理控制零食,以及吃零食的時間。

建立寶寶的規則感

在寶寶要吃飯的時候,可以把它放在一個固定的餐椅上,並且提前跟寶寶說,現在是用餐時間,大人和孩子可以一起來吃飯,然後營造這樣的一個吃飯的氛圍,同時告訴寶寶,在這個時間內要把餐盤裡的飯吃完,當然提前也要跟寶寶商量一下,他今天吃飯的一個量,讓寶寶自己去感受他每次吃飯的時候能夠吃多少,慢慢的去培養他的就餐習慣。

給予適當的鼓勵

慢慢的跟寶寶建立一個時間規則後,可以給予適當的鼓勵,當寶寶完成了每一天的任務之後,可以給予他一個精神鼓勵或者是貼一個小紅花之類的,讓孩子建立一個小小的成就感。

總結而言,孩子的飲食習慣的建立非常的重要,但是應該在這個時候給予孩子充分的耐心,同時

,在保證孩子身體健康的情況下,減少一些其他不必要的零食的攝入,這樣就可以去建立孩子正常的一個飲食習慣。


小雪花的娘


娃吃飯磨磨唧唧就是從小習慣沒養好,那麼如何給寶寶養成一個良好的飲食習慣呢,接下來我就藉著時下比較火的《安家》這部劇,扒一扒輔食添加那些事兒!

近期熱播的電視劇《安家》不得不說也是一部難得的好作品,每一個小細節都值得推敲,宮蓓蓓二次換房原因描述這一塊就把輔食添加和新舊育兒觀念描寫的極為透徹,短短的幾分鐘時間的小片段闡述寶寶輔食添加大道理,下面由我來帶大家細數一下:

關於輔食添加的時間

大概6個月左右開始添加,6個月以後寶寶需求的營養量增多,母乳中的營養成分不夠寶寶所需,尤其是鐵的含量不夠,需要輔食來提供更多的營養物質

輔食添加不可以過晚,當然也不可過早,寶寶消化器官很嬌嫩,消化腺不發達,分泌功能差,許多消化酶尚未形成,此時還不具備消化輔食的功能。如果過早添加輔食,會增加嬰兒消化功能的負擔,消化不了的輔食不是滯留在腹中“發酵”,造成腹脹、便秘、厭食,就是增加腸蠕動,使寶寶便便量多、次數增加,最後導致腹瀉。因此,出生4個月以內的嬰兒忌過早添加輔食。

添加輔食的幾個信號分享給大家

1、寶寶對大人吃飯沒有明顯的興趣,看大人吃飯有吞嚥口水和搶食的跡象

2、挺舌反應消失,也就是喂到寶寶嘴裡的飯不再往出頂,開始吞嚥

3、寶寶自己可以獨坐,也是添加輔食的一個重要條件

寶寶進食的幾個壞習慣

1、家長餵飯

寶寶自主進食和鍛鍊咀嚼能力越早開始越好,6個月的寶寶還在吃米粉可以由家長來餵食,七個月以後寶寶逐漸可以加麵條爛粥和各種手指實物,就可以培養寶寶自主進食了,不要擔心娃會噎到卡到,咽不下去娃會自己往嘔出來,早晚都是要經歷這個過程的。也不用擔心嚼不爛不消化,就算不能完全消化也會吸收很多,所以大膽地放手讓娃自己進食吧!

2、吃飯的時候看電視

很多家長為了讓寶寶乖乖坐下來吃飯用盡渾身解數,電視手機平板齊上陣,動畫片放上寶寶才肯坐下來吃飯,還有的寶寶邊吃飯邊玩玩具,一頓飯下來得個把小時,結果飯還沒吃多少,這樣做的危害很大

寶寶會和你討價還價,自己吃飯成為了讓你妥協的籌碼,你不讓我做什麼那我就不給你吃飯,吃飯都成了對別人的威脅,對以後的性格養成也非常不利

這樣分散注意力的話也引起寶寶消化不良,進而影響寶寶的生長髮育,所以好的飲食習慣也要及早培養

如何培養寶寶的進餐習慣呢?

1、一定要坐餐椅就餐,這樣寶寶不會到處亂竄,會有一個就餐的儀式感,知道吃飯的時候就要專心吃飯。

2、吃飯的時候不準看電視玩玩具,這點我們家長也要以身作則,不能在吃飯的時候玩手機和看電視,和寶寶一同進餐,這樣也會讓寶寶自然而然專心吃飯的

3、及早培養寶寶自主進食的習慣,即使剛開始寶寶就餐的場面會非常慘烈,可是堅持幾個月下來你會感謝自己曾經的堅持

4、零食絕對不可以代替主食,現在很多寶寶平時就是不停地吃,到了吃飯時間都不餓,導致寶寶主食吃得比較少,平時零食一定要控制量,兩餐間加點水果就可以了

你對寶寶輔食添加有什麼心得?歡迎大家來補充哦~


小月月和小小月


首先我們要知道孩子吃飯墨跡的原因是什麼?比如

第一孩子不餓

第二孩子覺得飯不好吃,

第三孩子消化不好,吃完飯之後會覺得不舒服

第四,可能是孩子在吃完飯之後,會被要求去進行一些對他來說有難度的事情,比如說寫作業,打掃衛生等。

解決辦法

第一,給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固定的時間吃飯,除了吃飯之外不要給多餘的零食,然後孩子每次在沒有得到零食的情況下,可能每天這個時候他就餓了,然後就可以很快速的把它吃掉。也就是說抓住吃飯的時機。

第二,孩子覺得飯不好吃,那家長就可以挑一些孩子喜歡吃的東西來做,或者說變換花樣的給孩子做。

第三,孩子的消化不好,或者說孩子的腸胃不好,他在吃完飯之後會覺得不舒服,這個時候家長可以帶他去專業的醫院去檢查一下,然後平時的話可以做一些助消化的一些食物。

第四,孩子吃完飯被要求去寫作業或者做一些有難度的事情,嗯,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在他每次快速的把飯吃完之後我們去給他一些獎勵,比如說吃完飯之後就可以看電視,玩平板遊戲或者說出去玩等等。

首先家長一定要分清楚他吃飯慢的原因是什麼,針對原因我們去做出改變,然後看孩子會不會在吃飯的行為上有所變化。


開口吧寶貝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關於寶寶吃飯慢的問題有以下幾個建議:

先彆著急責怪,找找原因。寶寶吃飯慢有可能是肚子不餓,可以想一下家裡有沒有總給孩子喂東西吃習慣,如:一會兒給點餅乾🍪,一會兒又給個酸奶,過會兒又給水果。寶寶胃口小,營養需求大,單靠三餐確實無法滿足一天的營養需求。鑑於此,建議家長在兩餐之間給寶寶吃點兒點心或水果,再開飯前一個小時不要給寶寶吃東西,當寶寶感覺到餓後,等到開飯時自然就願意大口快吃了。讓寶寶參與到準備吃飯的過程。給寶寶買一個他自己選一個喜歡餐盤,開飯前帶著寶寶洗手,拿餐盤,做到餐椅上,告訴寶寶:我們要吃飯了,吃飯時間是30分鐘(可以準備一個30分鐘的沙漏⏳),時間到就要把餐撤掉,沒吃完也撤,吃不飽就等一下頓飯。這個過程一定要嚴格執行,否則下次說話沒有威信。排除干擾因素。有的家長給孩子看手機電腦,孩子邊玩邊吃,這個是不好的習慣,把這些都拿走,吃飯要做到餐桌上,不可以有玩具,告訴寶寶現在是吃飯時間,吃完飯才可以玩。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幫助!




藥師秦


孩子在家吃飯的問題其實一直都是家長心中一個超級難題,尤其是隔代家庭。但是很多時候我們返回去追溯孩子剛剛開始嘗試自己餵飯時你在做什麼。孩子搶著勺子,用手抓飯往自己嘴裡喂的時候,很多家長阻止了他的探索。等他長大了其他的興趣湧上來的時候,你卻怪他不能好好吃飯。

為什麼孩子在幼兒園可以專心自己吃飯:一是同伴的刺激,孩子之間其實存在著一種競爭關係,在幼兒園吃飯,互相比賽爭取第一名,或者老師的獎勵,因此吃飯很好。二是知道老師的原則。孩子們都很聰明,他們知道在幼兒園自己不好好吃飯沒有人會喂自己,有時候還會被同伴說小BB才餵飯,為了自己的面子以及老師的過時不候所以還是好好吃飯。三是幼兒園運動量大,孩子飯點就餓了,期間除了水果餐外基本沒有其他的零食,因此吃飯很好。

這時我們在回到家庭,在家的孩子不吃飯他知道會有零食,會有爺爺奶奶各種的投食。即使自己不吃,後面還有小尾巴追著自己投食,所以無所謂。因此在家最好建立一個餐桌規則。到了飯點家庭成員都在餐桌用餐,用餐時長一小時,自己餵食。離開餐桌就意味著吃飽了,不再進食。家裡零食清走,或者指定零食享用時間。讓孩子在規則中學會好好吃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