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貴妃之墓空無一物嗎?唐玄宗為何晚年卻說楊玉環沒有死?

繠鷽_á孏靜


所謂空無一物,可能是沒有陪葬品才這麼說吧!位於咸陽市興平縣馬崽鎮西500米處,距西安60公里的楊貴妃墓其實只是楊貴妃的衣冠冢。

唐玄宗天寶十四年,爆發了導致大唐帝國由盛轉衰的安史之亂”。次年,唐玄宗西逃至馬嵬坡時,隨駕護衛三軍不發,請斬貴妃楊玉環。唐玄宗無奈,只好賜貴妃自縊,演出了一幕震撼千古的悲劇。

唐肅宗至德二年唐王朝軍隊收復長安,玄宗回來,曾密令人將楊貴妃遷葬。因此該墓究竟是原來的墓還是遷葬後的墓,或者是楊貴妃的衣冠冢,尚無確徵。



後來有人根據白居易的《長恨歌》裡寫的“馬嵬坡下泥中土,不見玉顏空死處”中說楊貴妃沒有死,還有人說在日本島見過楊貴妃,所以後人都說傳言,楊貴妃逃往日本了,有少數人說楊貴妃去了美洲了,至於楊貴妃的真正生死,至今是歷史之謎。



至於唐玄宗有沒有說過楊貴妃沒有死,我不知道,但我認為楊貴妃當時沒有死的幾率是非常大的!


書隅兵隅


我曾在一期節目裡講過楊玉環,在公元719年,也是唐開元七年,發生了很多大事兒。這年,有個七歲小男孩寫了人生第一首詩《鳳凰》後來成了詩聖;高僧慧日的學術交流公費旅行團回國,同年五月,天狗食日,六月廣西容縣某楊姓官宦家,一個女嬰呱呱墜地。

女嬰的高祖父叫楊汪,當時隋朝的國防部部長和組織部部長,後來被唐太宗李世民殺了,爸比楊玄琰,任蜀州司戶,那身為官四代的小姑娘楊玉環,就在四川度過了她一生最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不像咱們小時候都處於闖禍-捱打-再闖禍-再捱打的循環裡不能自拔,這種官小姐,自己就有一個遊樂場啊!別人都玩旋轉木馬,人家可以騎旋轉的丫鬟。可好景不長,快樂不管是生活中還是故事裡都辣麼短暫,楊玉環十歲時,父親去世,只能被寄養在三叔楊玄璬家中。三叔當時在洛陽做官,官職是土曹,一個很嚴肅的官吏!不是張紹剛的那個吐槽。


到十五歲,亭亭玉立的楊玉環受邀,去給唐玄宗的女兒咸宜公主隨份子,在公主的喜宴上,她的美貌成了整個婚禮最閃耀的亮點,公主和駙馬在臺上交換戒指哭得稀里嘩啦,司儀扯著嗓子一拜天地,底下人全抱個胳膊歪個頭,直愣愣瞅著楊同學,都給小姑娘瞅毛了。雜有那麼好看的人勒,這些人裡頭,就有咸宜公主的弟弟,唐玄宗的兒子,壽王李瑁,李瑁他媽是唐玄宗最寵愛的武惠妃,從小就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當天回家就撒潑打滾,我不管我要娶媳婦兒,唐玄宗和武惠妃一看,快起來快起來傻孩子,地上多涼啊,這有啥啊?不就是娶媳婦兒嘛!我還以為你又要買車呢,說吧這回娶多少個啊?咱禍禍誰家姑娘啊?李瑁認真說,這回娶了我就消停,果然,玄宗立楊玉環為壽王妃,兩人從此非常的恩愛。

可這倆人結婚三年後,武惠妃去世了,唐玄宗很傷心啊,做什麼事兒都提不起興趣,這時候有人就諫言,記得楊玉環不,那傢伙,長得可帶勁了,可惜了她是你兒媳婦,玄宗一聽,不可惜不可惜,快找人把這件事盤盤,誰辦成了重重有賞。

就說,這世上無難事,只怕有色心啊,當時唐朝流行貴族女子入道觀修真。


與玄宗一母所生的親妹妹玉真和金仙公主,綺年玉貌的時候,就同時出家了。服侍用度不僅不減少,反而超越皇家待遇,簡直是仙女為標準。唐玄宗先是以給自己的母后竇太后祈福為名,讓這個兒媳婦出家當道姑,竇太后泉下有知估計也是一臉懵逼,想必是怕事兒辦的太假讓人看出來,還給起個道號叫“太真”。唰唰一頓騷操作五年之後,“太真”小道姑就被唐玄宗正式召入宮中,冊封為貴妃,兩人從此出雙入對,情根深種,“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小迷弟白居易如此描寫當時的場景,江山與美人,在玄宗心裡一下就有了答案。

哎,可好景不長,快樂的時光…對對,就比你想的還短暫,安史之亂來了,唐玄宗為了保命,帶上皇家逃難團捲鋪蓋跑路了,第二天晚上,跑路團跑到陝西省興平市馬嵬驛時,士兵們咂麼過味兒來,咱們為什麼跑的這麼狼狽啊?我昨兒剛在大長安夜總會充了會員就這麼打水漂了?這官軍為啥幹不過地方武裝?因為咱們弱啊!咱們為啥弱?因為朝廷被姓楊的把持了啊!那雜辦?來吧,姓楊的,為了給我的會員卡出氣,殺你全家好了。就這樣,以楊國忠為首的權臣被憤怒的士兵當場誅殺,士兵們轉念一想,楊國忠一黨為什麼得寵,根源還不是楊貴妃得寵嘛,如果不把楊玉環斬草除根,日後哪有咱們活路?就兵諫唐玄宗,啥是兵諫?就是拿把刀坐皇上身邊兒磨啊,一邊兒磨一邊唸叨,啥時候同意殺楊玉環啊。72歲的唐玄宗向來天子威儀哪見過這個,雖然心如刀割,但為求活命還是同意了絞死楊玉環的要求。

楊玉環死後被草草埋在馬嵬驛,唐玄宗帶著部隊繼續逃亡,直到一年後,安史之亂平息,玄宗命人前往馬嵬驛為貴妃遷墳,差人覆命得來的結果卻是“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墳塋裡空無遺體,只剩下貴妃的香囊訴說著讓後人無盡猜想的真相。說到這香囊,我富叔有一回去陝西旅遊,還在寶雞扶風的法門寺博物館裡見過這個1300歲的貴妃香囊,富叔說,這個香囊裡面有兩個持平的環,中間是個小缽盂,無論你怎麼轉,中間的香料都不會散出來,當時還跟我感嘆,這要是拿回家涮火鍋,就不用費勁在鍋裡撈花椒了,哎,我們富叔也就是個涮火鍋的命了,這麼珍貴的文物怎麼能放在火鍋裡面煮呢!還盛花椒,明顯應該拴在車鑰匙上!玩笑了,當年探墳事件後,唐玄宗就在自己居住的宮殿裡,到處都裝飾上和香囊一樣的花紋,這個舉動也更加證明了,貴妃詐屍了,哦不對,貴妃沒有死!那她去哪兒了?

其實,馬嵬驛事變時, 這另一個小迷弟楊貴妃的近衛將軍陳玄禮,非常不願意看著自己暗戀的貴妃就這樣被害死,他想盡辦法和玄宗身邊的紅人高力士合作,用侍女替換她。有人要說,這眾目睽睽的,怎麼能說掉包就掉包呢?你當是明星假唱呢!話筒拿反了都無所謂,只要你粉絲多,誰說噴誰!當然不是,咱們含著腳指頭想想,楊玉環是貴妃,地位僅次皇后,將她處死已經是非常之舉,怎麼可能在千軍萬馬面前行刑呢?一定是在一個相對密閉的空間內,這就給陳玄禮秀操作的機會。楊玉環在馬嵬驛“貴妃自縊”的佛堂暗格裡,傷心欲絕又萬分恐懼地度過了整整一夜,直到大軍離去,才逃出生天。不知道她看見自己的侍女為自己獻出生命多傷心,哎,眼睜睜看著和自己相愛的男人在被逼“殺死”自己後倉皇逃去的那種絕望,也許在她心底,活著已經成了一種負擔,甚至是一種罪孽。

楊貴妃在陳玄禮人馬的護送下一路向南,路上又遇見出逃的著名音樂家馬仙期,在馬仙期的幫助下,結識當時日本使團的副團長藤原刷熊,藤原刷熊並不害怕知道貴妃未死的秘密後惹禍上身,而是同情這個有著曠世“美”名,卻命途多舛的女人,他建議讓楊玉環東渡日本,逃離這個容不下她的國家,順便改變下當地基因問題。

可能楊玉環並不怪玄宗為了生存賜死自已,甚至還想回到他身邊,再仔細一想,早已大權旁落的唐玄宗此時除了“太上皇”的名位一無所有,甚至在殘酷的政治鬥爭中朝不保夕,她的出現只會使他的處境更兇險,好吧,靈魂無處安放的時候,何必在乎這肉體飄向何方呢?楊帆,起航。

出東海,越遠洋,楊玉環就這樣來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島國,過上另一種生活,日本久津地區,至今還流傳著許多和楊貴妃有關的傳說,楊玉環的名字,在當年遙不可及的島國,家喻戶曉。 這個事情可不是後世杜撰,空穴來風的,倩哥跟我說她之前去日本旅遊時,就在久津地區見過楊貴妃墓。

平定安祿山兵變後, 唐玄宗曾經派方士到久津尋找楊貴妃,方士的覆命也是意味深長,太上皇我們看到了仙山,叩開了仙門,遇到了仙人,仙人名叫“太真”,可能是仙人怕裝的太假被我們看出來,仙人說,我現在是個自由的靈魂,侍奉著神明,就不回去陪伴你們的皇帝了。

我估麼著當年唐明皇聽了此話,可能早已淚流滿面無法自拔,他明白,貴妃是對的,他們已絕無再度溫存的可能,既然你尚存於人世,便是我三生有幸!能不能再重逢,又有什麼要緊,唐玄宗命人打造了兩尊佛像,遠渡重洋送給貴妃,而楊貴妃就把二人定情的金簪讓人捎回,雖然兩人心意相通, 但楊貴妃再也沒有回到中國, 就在日本的久津渡完餘生。接受玄宗佛像的寺院,從那時起就被稱作“二尊院”,在日本山口地區。唉對了之前山口百惠還在採訪中稱自己是楊貴妃後代呢!直至今日“二尊院”中還安放著一尊潔白的楊貴妃雕像,與中國馬嵬坡的楊貴妃雕像一模一樣。

其實關於楊貴妃生前死後之謎,在日本的熱田神宮流傳著這樣的傳說,楊貴妃其實是熱田神宮供奉的熱田大“萌”神,呸呸呸,大明神!的化身。唐玄宗坐擁大唐天下四海稱臣傲視寰宇,看日本這地不錯,溫泉啊紫菜裹著米飯,小姐姐揹著枕頭想睡哪就睡哪,是吧,發了個朋友圈,“朕瞅著這個地兒撩咋咧!種草加購物車”,這熱田大明神可是日本守護大神之一,一看這附近的人發了朋友圈,這哪行啊?拿我們當什麼了?便化身為美人迷惑唐玄宗,並挫敗唐玄宗征討日本的計劃,最終使日本得以平安無事。之後,楊貴妃在馬嵬坡被賜死後,她的魂魄飛回日本熱田神宮。雖然現在已經不復存在,但據傳先前在熱田神社內就有楊貴妃的墳冢。

關於楊貴妃的傳說多如牛毛,倩哥沒事就愛瞎溜達,前幾天去一個喜歡佛教的朋友家吃飯,看到朋友書房懸掛著楊枝觀音畫像竟然和我這期講的楊貴妃一毛一樣,啥情況,難道這古代人也興PS換頭?我聽說這事兒之後就找了下資料,還真有其事,據已故佛學大家郭元興居土考證,這事與不空和尚有關。不空是北印度人,大師金剛智的徒弟。在唐朝時來到長安,師父死後他遵遺命,渡獅子國就是今天斯里蘭卡至印度。當他來長安時,帶了大批秘經,受到玄宗的熱烈歡迎。玄宗、楊貴妃都成了他的弟子。後來楊貴妃下落不明,他氣憤難平,便畫出了楊貴妃的畫像,就是廣傳後世的楊枝觀音像。

說了這麼久楊同學,咱高低都得談一下這個陳凱歌導演的《妖貓傳》,這部電影改編於日本作家夢枕貘的小說《沙門空海之大唐鬼宴》,風格奇幻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其實從歷史的角度來講劇中的主要人物白樂天就是白居易,空海就是弘法大師-晁cháo衡,著名的阿倍仲麻呂。這些人物都真有其人,只是時間上做了一些微調,服飾方面也不得不佩服,劇組是真敬業,也是真有錢。服飾和妝容大體遵循了唐代傳統的特點,尤其是極樂之宴上高髻、蛾眉、花鈿diàn,甚至頭戴黑幞女扮男裝,都是唐代流行的仕女裝扮。雖然故事屬於奇幻電影架空史實,但它呈獻了一個燦爛輝煌、雍容大氣、磅礴包容、睥睨四海的時代,同樣魑魅魍魎、百鬼夜行、紙醉金迷、奢靡混亂的時代,這就是大唐,貴妃所在的時代,她在這個中華民族審美最密集最濃郁的舞臺上依然是最璀璨的那一個,哪怕她生死成迷,行蹤未知。


野拾叄—竹公子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白居易《長恨歌》裡的這句話,讓人們浮現聯翩。‘怎麼會是個空墓呢?玉環當時到底死沒死,沒死,她去了哪?’——千百年來,大家一直縈繞著這個疑問。

為解開謎團,就先讓我們走進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去看看那裡究竟發生了些什麼事情。


唐天寶年間,唐玄宗沉醉在與楊玉環的濃情密愛裡,終日飲酒歌舞,不理朝政。受盡恩寵的楊玉環,其族兄楊國忠也得以步步高昇直至宰相。

楊國忠是個漠視人民疾苦,只知搜刮民財的人;他妒賢嫉能,專橫跋扈,不可一世。手掌多地兵權的節度使安祿山對他非常忌恨。兩人為了爭權奪利,經常在玄宗跟前互相攻擊。他們倆都是玄宗信任的人,所以誰也扳不倒誰。結果這兩個貪得無厭的文臣武將,矛盾日益激化,終讓早有異心的安祿山借討楊之名起兵叛唐。

公元755年,以安祿山為首的‘安史之亂’爆發。叛軍進攻洛陽,潼關,意圖直取長安。年高智昏的唐玄宗聽信讒言,連連做出幾個不當舉措,導致洛陽,潼關紛紛失陷。叛軍臨近長安時,玄宗命令大將軍陳玄禮集合禁軍編製成六軍,重賞錢財,帶著貴妃,皇子皇孫,一些官員,狼狽逃出了大明宮。

在逃往蜀地,途徑馬嵬坡時,隨從的將士早已飢餓疲勞,心中怨恨憤怒。統領將軍陳玄禮認為天下大亂是楊氏兄妹造成的,楊貴妃就是個迷惑皇上的紅顏禍水。於是,他向太子李亨傳達了滅掉楊氏家族的意圖。接著要手下官兵射殺了楊國忠,分解四肢,用槍把頭挑著豎在驛站門口。國忠妻子兒子及其姊妹也被殺死。最後將士們一致要求處死楊貴妃,不然眾官兵不前行。

面對這突來的兵變,唐玄宗清楚自己都難保了,同不同意處死貴妃結果都是一樣。所以忍巨痛命令高力士在佛堂溢死了楊貴妃。然後把屍體抬到驛站庭中,召陳玄禮等人察看確認。最後貴妃被草草下葬了馬嵬坡。官兵們才繼續前行。


到了蜀中,玄宗常常自責流淚。接到太子李亨在靈武自行稱帝的消息,他更加心灰意冷。

一年後,唐軍收復了京師長安。玄宗回到長安,已是太上皇的身份。住在興慶宮裡,午夜夢迴,聽著雨打梧桐葉的聲音,倍感淒涼寂寞,對貴妃的思念之情也越來越甚。過了幾年,玄宗偷偷派高力士到馬崽驛,重置貴妃棺槨。高力士回來後說:“貴妃肌膚與身上衣服俱已朽爛,只有香囊仍在。”玄宗捧起香囊,兩眼含淚,久久凝視。後來他特地叫人畫了副貴妃肖像,掛在寢殿朝夕相對。

餘生,玄宗就在無盡的思念與寂寞中度過。


舊唐書記載楊貴妃墓:“肌膚已壞,而香囊猶在。”舊唐書是唐朝時期所記載,是有可信度的。

白居易的長恨歌‘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也是一樣的道理——當時楊貴妃確實已死。事隔幾年,被草草埋在亂崗墳的肉身之軀,早化為了泥土,所以成了座空墓。


葡萄姐姐


目前沒有看到楊玉環墓裡空無一物的報道!往事越千年,現在的楊玉環墓真的是一千多年前的那個嗎?估計,大家現在連這個都確定不了吧!

至於唐玄宗晚年說,楊玉環沒死!這個民間有傳說,馬嵬坡死的是她的貼身侍女,楊玉環後來逃出去了!一說,到了貴州,安老終生!一說,到了日本,在日本還出了一點風采!日本還有關於楊玉環的故事流傳,也有楊玉環的墓!

個人看法,楊玉環應該是死了!當時 禁軍叛亂,不肯前行,非要殺楊國忠,殺了楊國忠後,為絕後患,堅持要玄宗踢死楊貴妃,玄宗無奈,只能踢死楊玉環!玉環自縊後,是禁軍親自檢查的,禁軍首領是經常見到楊貴妃的,應該不會錯。至於玄宗晚年說,玉環沒死!估計是年紀大了,再加上深宮之中,寂寞無奈,精神恍惚,夢到玉環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