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響——疫情引發的書法思考

2020年春節伊始,年味混合著武漢疫情所帶來的日漸緊張的氛圍,使人們很難從新年的祝福聲中回過神來。關注近期新聞報道的狀況,疫情將要擴散的嚴重程度遠遠超出人們的預想,所有人不得不停下原定計劃,或主動或被動參與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來。當人裹挾於高速運轉的社會機器身不由己時,個體的感慨只能出於無奈,而當下疫情所構成的社會危機卻令這架機器短時間驟然緩行、漸趨安靜,卻是誰也沒有料到的。人的本然生命遭遇威脅的時候,什麼學位文憑、社會身份、宗教信仰這些附加於人的限定其重要性瞬間變得不明晰起來,危機還原了人最本然的狀態,每個人不得不思考自己的現實處境。不過,缷去原有符號界定的赤裸的人雖然更傾向於本真的人,難道在這個時候就真的可以褪去人的責任與義務了嗎?孟子說“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幾希”者怎會是出於身份的界定?良知之仁焉能是人的本然生命所無?雖然普通人不能像醫務工作者那樣肩負誓言的承諾而必須直面病毒的肆虐,但面對他們無畏的獻身精神,面對相關的海量微信報道,面對越來越多的感染者與病逝者,誰能無動於衷?遠離疫區的人們該怎樣作為?如果說,疫情的危害是人類因自己之前的過於放任遲早會付出的慘痛代價,那麼,後續的我們該如何引戒、知止?

昨夜一場雪,今晨天已晴,放眼窗外銀色天地,此情此景不正如數日前自己所填《沁園春·疫情所感》的結語嗎?“新春際,雪後清藍域,一線光明。”無論怎樣的過往曾經,響應大局所需,作為這場疫情無可迴避的每一位親歷者,誰能放下應該擔負的責任?

迴響——疫情引發的書法思考

自作詩詞 創作時間:2020年 作者:劉明才

藝術從未離開過生活。蔡邕說“書肇於自然”,這個自然並非僅指我們眼中的景觀世界,而是指我們全然的內外在世界。因此,書亦肇於生活,更肇於心靈。疫情似乎從另一角度提醒我們,節奏作為生命本質律動的表現,不注重節奏的一味加速,同樣是人不能知止的放任。“率性而知止”從現實世界所及的每一個角度警示人們,即便你依據本心本性行為處事符合天道,也不能隨心所欲,不知止的慾望正是潘多拉盒子,誰打開它,誰就必須承擔後果。生活自有節奏,心律的節奏顯現生命猶存,藝術何嘗能離開節奏?藝術創作的全部形式語言,從某種角度說可以歸結為藝術實踐者以諸種節奏形式對人類內外在世界進行的仿生模擬。每個個體生命心跳節奏的差異構成了其形式語言選擇差異的前提,儘管並不是所有的從藝者都能尋找到那惟屬於自己的真正節律。而個體心靈的興趣、愛好或者說心靈本來的律動,決定了創作者從感官世界萬千現象中歸納、擇取什麼樣區域的點、線、形、色,來表現他意欲中的造型與節奏,至於他究竟採用什麼樣的材質、形式,那不過是表現此精神願望的外衣而已,在一個藝術家具備基本表現技能的前提下,心靈的選取才最本質。所以說,心靈的造型才是本質的造型,心靈的節奏才是本質的節奏,而心靈的境界才是藝術的境界,心靈的格局才是藝術的格局。書法作為中國人對內外在世界視覺呈現的意象化轉譯,更是以節奏為綱來映現個體生命對世界的即時性感知。

今天,我們幸逢華夏盛世,觀覽當代文藝蒸騰繁榮之狀,不由得會追問,我們的文藝該如何承接前人的精神成就再續時代高峰?科技的發展,使現代人在巨量信息、廣闊視域的刺激下,從普通大眾到社會精英識見大增,人的普遍早熟與聰明程度似乎已然越過古人。但是,智慧畢竟不與聰明等觀,智慧生自神識,是本心本性的靈明自覺,耳聰目明的思維敏捷者卻容易流於外顯,陶醉於對事物現象的鉤連,明代呂新吾不就將聰明才辯歸為人之第三等資質麼?儒家言“知止而後定......則近於道矣”;老子講“靜為躁君”,莊子說“心齋”“虛室生白”;釋家亦有“戒、定、慧”三學之教。安靜乃躁動的主宰,心靈齋戒須減少慾望,澄懷始能見道;持戒在知止,知止則心定,心定促慧生。如果說中國古人在文藝上的偉大成就基於其對天人交互、物我相合的智慧感悟的話,今天的我們與之相較,所缺乏的恐怕恰恰不在於物質之優越,而在於心靈之安靜。快捷交通、繁富信息、豐贍飲食等優越物質條件對感官的觸動,未必能激發出高曠的精神境界,反而可能引帶出更劇烈的意欲追逐。功利、應酬雖外顯心意,但知止之戒才能護心自守。一切皆源心造,書藝的高華怎能離開澄靜慧思。

迴響——疫情引發的書法思考

自作詩詞 創作時間:2020年 作者:劉明才

書法的研習與繪畫相比,更依賴古人的經驗。對於繪畫,當然也需要臨習前人,以期獲取觀察與表現自然的經驗形式,但直接與自然的觸碰卻是繪畫更為根本的途徑,畢竟,自然的形色才是最基本的依判,而書法,研習的開始若離開前人的創造將無從下手,抽象的意味是古人從自然中的提純,沒有基於前人書寫形式的深入體驗,初學者無法直接將現實世界的視覺觸動加以轉化,更何談將精神波動的變化以書法形式語言合理地加以呈現,因此,對於初學者,顯然繪畫的進入要易於書法的進入。這也就容易讓人理解,為什麼是否具備“古意”會成為書法品評中的重要因素?所以,對“古”意的探尋、分析,將有助於我們對該問題認識的深化。初習者為獲取書寫的形式手段,研究古人的經典碑帖,早已成為書法學習不成文的趨古途徑。臨習體會越深,越逼肖古人,不期然間,就進入到古人的精神領域,形式隱匿精神,與古人筆墨結構、神情意蘊的貼近,既是對古人藝術境界的印證,亦是對臨習者個體心性狀態的印證。然而獲取古人面貌顯然不是“古意”之本,儘管,擁有這樣的形貌容易讓人驚異於古人神情的再現。“他神”終究非“我神”,“我神”的塑造,是個體心靈借對古人形貌、精神的領悟所做出的回應,期間,自性的覺悟與辨識將引發個性化形式語言的重組再造,最終形式語言的鮮明程度取決於個體心靈自性特徵的強悍程度。形式語言不過是外衣,因著裝者個體心性生長出來的精神氣質,與這件外衣的高度契合才能內外融洽、整體服帖,形成他真正的個人風格。所以,風格從心中流出,“我神”無法依賴複製。但“我神”或可面目鮮明,卻未必古意盎然。入“他神”不過應古之形,塑“我神”不過掩古彰己,皆可能古蘊難明,真古難獲。“古”究竟為何?怎樣才能“古”呢?甲骨契刻、鐘鼎金文在今天的我們看來,樸素蒼渾、形跡斑駁,古遂而與樸、與老近親;從時空界域看史前文明,古自然難處當下,預示久遠,古便又蘊含遠意,放眼望去,遠方的事物渾濛淺淡,品評藝術隨之又有“古淡”之說。遠、淡與渾濛隱約間潛含著某種深意,“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古便又與“惟恍惟惚”的“道”建立起某種聯繫(關於“道”,可參見拙文“逐意”所析)。可見,古人對“古意”之重視遠非技藝層面對已有書畫藝術形式的沿襲,它似乎隱含著古人對某種難以企及之物的追憶。久的,淡的,遠的,素的,混沌的,其實都是人在現實中對遙不可及之物的樸素表述。當歷史語境中的人覺察到自身在文明開化的進程中,心靈因現實的繁難競爭而日趨雜亂,不斷偽飾所致的矛盾、焦慮使心靈難復平靜,那曾經樸素、單純、真誠的生存環境就成為心靈渴望迴歸的樂土。孟子說:“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老子講:“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童心內外一致,是什麼就是什麼,一切都明明白白呈現在那裡,毫無虛飾,天真純潔發自靈明。雖然,成人的世界多生偽飾,但孩子的世界卻未曾離開過我們半步,這正是造物的神奇,亦是生命輪迴的神奇。最古莫過人類的童年,而人類的童年不正如孩子的世界?與我們並生的正是離我們最遙遠的,生命的延續者正在我們的眼前重新坦陳我們所渴望的一切。古老的世界是一個純淨、天真的世界。原來古的真正含義是“童心”、是“天真”!就筆跡之所示追溯起來,不難看出,遠古的巖洞壁畫、初備文字意識的陶、石刻痕,正來自那滿懷虔敬的天真之心,其筆下之稚氣、簡樸,渾然而不自知的醇古氣息,才是最令深浸繁華浮世的後人所向往的天人之境。

人類社會發展中所隱含的這個悖論,實在是源於人心的複雜性,精神的胃口是永難滿足的。精美、舒適、快捷的現實生活是心靈慾擺脫茹毛飲血般初級生存狀態的必然追求,但精神生活卻並不能滿足於眼前現狀已經獲取的一切?當繁華精美唾手可得的時候,古樸、原始的氣息便又成為意欲兼擁的新內容。心靈如同坐鎮軀殼內的君王,有時候它或許忘記了,意欲什麼都想並獲,而軀殼卻限定在具體的時空裡。因此,人才從內部世界的反觀中照現出“人心”與“道心”的合一,“超越之心”對“現實之心”的昇華,“一心開二門”乃闢演出“真如心”作為那穿越時空的永恆之心,無時不刻映現於唯此一世的“生滅心”。書法該如何承載這位君王的寄託?

形式皆為限定。當那超越之心懸置浩瀚宇宙的時候,它從來就居於“中”道,而非處在任何“極”點,但當包裹它的任意角度成為它奔趨方向的時候,起點便成為它的一個“極”點,選擇就意味限定。以書法傳情達意,自有它的限定,但透過點畫線條,人們對書寫者心靈的窺視,打開了心靈向世界展露自己的又一個窗口。雖然“心同宇宙”,但此心之渺小並不能真正洞穿宇宙真相。“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人類在科技領域的突進收穫滿滿自信的同時,卻發現已知面臨未知世界時,幾乎算不得滄海一粟。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從書法形式技巧掌握的角度說,以書達意,離不開技術的積累錘鍊,技術是表達的基礎,卻不是達意之方向。若要以技進道,僅僅依賴技術的精進卻往往適得其反。“棄書訣得書魂”,放下技術,放下所事專業領域的形式規則,放下身外的一切羈絆,心靈方可能洗盡塵滓,而實現莊子所謂的“朝徹,見獨”。李東陽詩有“洗句復洗句,洗句在洗心”,洗心就是放下的方式,當心靈回覆光明澄澈之時,佳句、清句的獲得自然不期而至。為了實現生命能夠完成光明圓滿、照見至高至大之境,“法尚應舍,何況非法”,那我們所斤斤計較的勾挑兼備、形神畢肖又算得了什麼呢?

然而,身在其中意識便難逸其外,“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人果真能揭示宇宙現象之後那不可言說的永恆之道?為什麼要“以心傳心,不立文字”?因為任何語言文字都不能準確說出它是什麼?但去感知它卻又不能不借助語言文字,否則,何來這樣的禪語?如果宇宙大爆炸起於137億年前的理論假說成立,我們今日所觀測到的靜謐太空,不仍在飛速膨脹?身處宇宙內部的我們,如何印證靜與動誰主誰從?既然靜止與運動相輔相成,為什麼古人認為書法應“十遲五疾,十藏五出”?是因為今人生活節奏快過古人,所以今人的筆下就應該快過古人、露過古人?古人沒有我們今天所見之大、之廣、之微,那我們筆下的世界就能超越古人作品境界之大、之廣、之微?

迴響——疫情引發的書法思考

自作詩詞 創作時間:2020年 作者:劉明才

書法生於用筆,成於結字,終於謀篇。對古人運筆之法、執筆之法的尋源探究,作為史學考證的內容的確不失為一項研究課題,但後人盡其所能的推想考證,對於書法實踐,卻並不一定具有指導意義。筆法的真正奧妙,並不在執運。依據仿生學的要義,其核心目標不過是:如何恰到好處地運用毛筆的彈性書寫出富於生命力的點畫線條。基於此,無論坐還是站,五指執筆還是二指單鉤,低案還是高案,生紙還是熟紙,硬毫、兼毫還是軟毫,都不是問題的關鍵,“執筆無定法,但使虛而寬”,關鍵是“惟筆軟則奇怪生焉”,所有的辦法無外乎怎麼使這柔軟之毫髮揮彈性,煥發神奇,散毫能凝聚,倒而能復起。臨於實戰,衄挫、提按、藏逆、調鋒、轉筆、疾徐、中側、倒起,核心就一個,筆跡的凝實飽滿、鮮活有力。結字諸法,當然也不離仿生,卻樣板於前賢經典,臨古、化古不外乎對基本造型規律的領悟,方圓曲直、橫斜聚散,舒朗勻稱、支離醜拙,從點畫的形態,到單字的造型,再到通篇布白,什麼樣的造型特點映現什麼樣的性情心理,造型與筆速、力度之變相配合,心靈嗜好隨之顯現。法因人起,法亦因人滅。入他神不是目的,成我神也不是目的。貼近是為了離開,研習經典是為了讓我們如何透過前人的創造,遺貌取神、理解規律、認識自我、觸碰自然;自我面貌的塑造也不過是途經驛站,入我神既是對自性的迴響,亦是與他神差異性的梳理辨析,目標依然不離與自然的交互印證,成就天人,從而實現個體心性的自我昇華與完成。質的改變離不開量的積累,但面對不同的個體心性,質的昇華卻並不一定源於數的累加。了悟自性,才是質變的前提。追尋心靈波動,書法形貌的變化隨機顯現,此時的面貌,未必是彼時的面貌,凡有所相,皆是虛妄。破除外相的限定,一切皆是成就此心的途徑。“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推求”。生命的追問緣起於對外部的探知,卻終於對內部的照見。萬法歸心,法由心造,內觀是為了更好地與察外互證。

03年非典,正讀研究生二年級的我從央美騎自行車回清河小營的家,慢慢悠悠兩個多小時,驕陽下的街道竟見不到一個人,好像空氣雜有病毒,呼吸透著小心,其時頗為緊張。十七年後的今天,疫情感染的嚴重程度比之以前厲害得多,每日待在家裡讀書寫字,偶爾外出添購家用,街道、商場竟也有不少與我相同者,是病毒弱小了?還是人們普遍成長了?對病毒的恐懼的確大減從前。偶爾與家人隨網上健身節目操練一下,才感到身體諸多部位早已疏於管理,也才知道針對具體部位健身竟有不同的操練辦法。生活真是有趣。書法作品的點橫撇捺、折豎彎勾,那一處筆墨不需要充滿生命力的表現?篆隸楷行草之所以都要涉獵,不是要你真正五體皆精,而是要你在明瞭書法源流正變的前提下,亦知曉如何借諸體的交融互築去錘鍊筆下點線的每一處細節,而這些不正如我們借體操運動對自己身體進行的全面塑造?

夢中又入深山,山洞裡竟藏有一枝神筆,醒後不覺啞然失笑,李世民說:“心若不堅,字無勁健”,雖是論筆,實則言人,人生在世倘寄志身外,何來心靈獨立?更欲賴何成就書藝?

迴響——疫情引發的書法思考

自作詩詞 創作時間:2020年 作者:劉明才

《滿庭芳·書意》

2018年6月10日

率性凌空,

倏忽電走,

墜石急落青穹。

乘風而至,

飛瀑瀉流虹。

展翅如鵬遠逝,

開合處、天地凝容。

飄然去,

迴旋山谷,

隱隱若游龍。

清風,

拂柳葉,

琴簫韻雅,

剛柔兼通。

似初月纖纖,

雲起雲從。

萬象化身筆墨,

蒼藤卷、勢轉千峰。

成書意,

非關小技,

大道在心胸。

《滿庭芳》

2019年9月13日夜,中秋,雨後微晴,深雲遮月,子時復出,明鏡中天,澄懷獨照,乃成此篇。

涼夜悄圍,

霓虹化影,

已然秋雨寒增。

院林徐步,

池水暗浮熒。

盡隱園中所見,

金光綴、點點成屏。

蟲聲起,

遠燈夜話,

畢竟幾人聽?

無憑,

星月蔽,

幽懸互置,

宇外飛騰。

座中未覺行,

萬里千程。

難掩桂華朗現,

古今對、浣洗心容。

時空去,

與卿共飲,

此月入誰盅?

《沁園春·鼓詩》

2019年10月2日,夜,於國圖音樂廳觀李真貴教授師生音樂會。友人巫娜,古琴助音,足堪妙享。鼓詩激盪,心境波瀾,書之無聲,樂之無形,幽微玄妙,超然所寄,情感同根,節律為本,共發心語焉。

盛世無疆,

中國華誕,

夜闌清青。

把霓虹貫影,

琉璃暈染,

長街煥彩,

萬象崢嶸。

鼓樂歌詩,

高山流水,

柔指空靈誰領風?

轟然響,

若滾石奔躍,

騰轉飛龍。

將軍列岸旗旌,

遙望去、凱旋漁舟已陳。

錦雞鳴山路,

鏗鏘啄步,

戲遊春澗,

悄語叮嚀。

重按輕提,

筆中精妙,

急緩凌空寫此翁。

歸大麴,

淡然輕槌落,

逐意書蹤!

《臨江仙》

2019年12月29日夜,好友巫娜相約,與李真貴先生及家人宴飲歡聚,感懷人與藝,暢談古與今,欣勝之至,歸而記此。

夜影婆娑翁與卿,

性情終使緣臨。

家常老少辣鄉音。

莫驚回首事,

莫嘆此時欣。

藝事歸心成萬法,

誰能忘訣得神?

鼓詩琴畫盡相詢。

諄諄輕細語,

平淡乃天真。

自作詩詞

迴響——疫情引發的書法思考

迴響——疫情引發的書法思考

迴響——疫情引發的書法思考

迴響——疫情引發的書法思考

迴響——疫情引發的書法思考

迴響——疫情引發的書法思考

迴響——疫情引發的書法思考

迴響——疫情引發的書法思考

書寫古人文字

迴響——疫情引發的書法思考

迴響——疫情引發的書法思考

迴響——疫情引發的書法思考

迴響——疫情引發的書法思考

化古習作

迴響——疫情引發的書法思考

迴響——疫情引發的書法思考

迴響——疫情引發的書法思考

迴響——疫情引發的書法思考

迴響——疫情引發的書法思考

石門頌臨作

迴響——疫情引發的書法思考

迴響——疫情引發的書法思考

對聯

迴響——疫情引發的書法思考

創作時間:2019年 作者:劉明才創作時間:2019年 作者:劉明才

迴響——疫情引發的書法思考

藝術家簡介

迴響——疫情引發的書法思考

劉明才,筆名:石方、質生

1972年生於四川蓬溪。1993年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系,獲文學學士學位,2004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第一工作室,獲文學碩士學位。2019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院,獲藝術學博士學位。現為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繪畫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