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蒂爾達英國版“嫪毐”,是如何掌握英格蘭大權,後來居然成了所有英國國王的祖先?

歷史知事


先說說嫪毐。

最能引起人們興趣的我想不是嫪毐其人,人們關注的方面你懂的。司馬遷的《史記》中這樣記載:“大陰人嫪毐"、"以其陰關桐輪而行"。因為特殊技能,嫪毐得到了秦始皇之母趙姬的喜愛,並將其封侯。嫪毐也不僅僅限於享樂,而是有了更大的抱負——取秦始皇而代之。結果密事不周,被秦始皇處死。




我想題主應該不是這個意思,題主的意思應該是英國曆史上某個取悅了女王的人,掌握的英格蘭大權,後世國王都有其血統。

要考究歐洲王室的血統,是一件非常非常困難的事情。

記得高中生物學遺傳學的時候,書上有個例子—歐洲皇家血友病,說的是歐洲王室不和其他階層通婚,只是各王室之間聯姻,最後因為近親結婚,爆發了血友病。從羅馬帝國時期,羅馬帝國王室、法蘭西王室、德意志王室、、丹麥王室、英格蘭王室互相之間都有聯姻,所有歐洲王室都有血緣關係,不管是父系還是母系。
圖——這張圖片就代表歐洲王室血緣吧

具體到英國王權歷史,如果給所有國王女王追溯同一個父系祖先的話,那要從九百年前說起。

公元5世紀以前,英國處於羅馬統治時期,沒有國王,只有總督。公約5世紀開始,日耳曼人入侵英倫三島,羅馬人撤退。公元7世紀,日耳曼人根據不同部落,建立了七個國家,這就是英國的“七國時代”。公元10世紀,威塞克斯王國國王埃格伯特統一七國,建立威塞克斯王朝來抵抗丹麥人入侵。

公元11世紀,英國迎來了王權歷史。1066年法國諾曼底公爵威廉率軍入侵,同年10月攻入倫敦,加冕為英王威廉一世,建立了諾曼王朝。

1100年,威廉一世次子亨利一世繼任諾曼王朝的第三任國王。可惜的是,亨利一世的嫡系子女命運多舛。亨利一世還在世的時候只留下了次女瑪蒂爾達(1101-1167),她也成為了亨利一世唯一的繼承人。圖——瑪蒂爾達圖像

瑪蒂爾達成年之後,嫁給了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五世。結果,瑪蒂爾達還沒生下一男半女,亨利五世就死了,當時瑪蒂爾達年僅24歲。

幾年後,亨利一世又將瑪蒂爾達嫁給了法國安茹(今天法國曼恩-盧瓦爾省)伯爵若弗魯瓦五世(1113-1151)。

若佛魯瓦是安茹伯爵富爾克五世的長子,長相英俊,作戰勇猛,並且喜歡帶金雀花頭飾,人稱“金雀花”。

前任丈夫是帝國皇帝,第二任丈夫就成了伯爵了,而且若弗魯瓦比自己小12歲,瑪蒂爾達對此很不滿意。後來迫於父親壓力,瑪蒂爾達也聽說若弗魯瓦英俊勇猛,於是於1128年,二人結婚了。婚後二人育有三子,大兒子就是後來金雀花王朝的開創者亨利二世。圖——金雀花王朝開創者亨利二世


1135年亨利一世死後馬蒂爾達本來應該繼承王位,但是她的表兄弟斯蒂芬卻篡取英格蘭王位。此後英格蘭陷入內戰。

1141年4月,瑪蒂爾達的軍隊擊敗並俘獲了斯蒂芬。但是瑪蒂爾達沒有將自己設立為女王,並且於11月釋放了斯蒂芬。一年後瑪蒂爾達在英格蘭生活不下去了,不得不返回法國投靠若弗魯瓦。

後來她的兒子亨利(後來的英王亨利二世)成長為一個有作為的領導人,在英格蘭向斯蒂芬發起了挑戰。雖然斯蒂芬在內戰中獲勝,但是他的統治困難重重。1153年他的兒子死了,而亨利又領軍入侵,斯蒂芬只能同意立亨利為他的繼承人。

1154年亨利就任英格蘭國王,史稱亨利二世。因為父親的緣故,亨利二世開創的王朝被稱為“金雀花王朝”。

雖然1399年,金雀花王朝被蘭開斯特王朝代替,但是從金雀花王朝開始,一直到今天的英國王室,都有若弗魯瓦的血統。裡面的血緣關係我懶得看了,光上面幾個名字我就暈了,有興趣的可以去找找這方面資料。

因此,題主所說若弗魯瓦是後世所有英國國王的祖先毫不為過。

這次婚姻挺合適,不用出力,只貢獻一條染色體就成了一個國家所有國王的祖宗,按照中國的禮儀,所有國王都應該祭祀若佛魯瓦。
圖——金雀花王朝各國王

累死我了,看在這麼不容易的份上,轉發一下點個關注吧。


別酒流年


在說英國版嫪毐之前,先讓我們看看嫪毐是何許人也。



(嫪毐)

嫪毐是秦始皇母親趙姬的男寵。

根據《史記》中的記載:“始皇帝益壯,太后淫不止。呂不韋恐覺禍及己,乃私求大陰人嫪毐以為舍人。”

秦始皇的父親秦莊襄王早逝,其母便與呂不韋私通。後來嬴政年紀漸長,開始親理朝政,呂不韋擔心姦情暴露,便引薦了嫪毐給趙姬。


(趙姬和嫪毐)

嫪毐便是依仗著太后的勢力走上人生巔峰的。

趙姬為便於掩人耳目,攜嫪毐搬遷至秦國陪都雍城居住,二人暗中生下兩個兒子。

隨著太后對嫪毐的日漸寵信和重視,嫪毐愈見囂張,被封為長信侯,得到了豐厚的賞賜。

雍城的大小事情都由嫪毐一手操控,投奔嫪毐求官求仕的賓客舍人有千餘人。

不過,或許是因為太過狂妄,嫪毐在一次酒後竟失言,自稱秦王假父。

嬴政聽說後大怒。

他派人調查此事的虛實,嫪毐與太后的姦情便敗露了。


(姦情敗露)

為了自保,嫪毐發動叛亂,最後落敗,落得個被夷三族的結局。

那麼英國版嫪毐又是何許人也呢?

其實,英國版嫪毐並非是靠妻子上位之人,但他卻是憑藉妻子,成為了英國所有國王的祖先。

他就是若弗魯瓦五世。



(若弗魯瓦五世)

若弗魯瓦五世是個非常優秀的人。

一方面,他長相十分英俊,在當時有“美男子”的綽號。

有人曾評價他:“英俊,紅髮,快樂,是一個偉大的戰士”。

另一方面,他家世顯赫。

若弗魯瓦是安茹伯爵富爾克五世和曼恩女伯爵的長子。

安茹,曾經是歐洲的一個封建伯國。

安茹伯爵支配著附近的伯爵:南特、旺多姆、曼恩等,權力很大。


(安茹領土)

因為喜愛以金雀花為帽飾,若弗魯瓦得到了一個綽號:“金雀花”。

當時的英國國王亨利一世聽說了若弗魯瓦的才能後,便把自己的女兒馬蒂爾達嫁給他。

馬蒂爾達是亨利一世的唯一合法繼承人。

馬蒂爾達為他生了三個兒子,其中一個就是日後成為英國國王的亨利二世。


(亨利二世)

亨利二世開創了安茹王朝,也就是金雀花王朝。

此後,英國的歷代君主,或多或少都有著若弗魯瓦的血統。

因此,若弗魯瓦可以稱得上是英國所有國王的祖先了。

歪眼小史工作室


剛日讀史


根據太史公在《史記》中的記載,嫪毐是史上第一個因為器大活好而依靠女人上位的男人。英國自11世紀建立王權以來,900多年間,並沒有一個像嫪毐一樣的掌權者,不過的確有一個男人稱得上後來所有英格蘭國王的祖先。

這個男人叫若弗魯瓦,他並沒有直接的掌權英格蘭,但是他的妻子是當時英國國王亨利一世唯一的合法繼承人瑪蒂爾達,而且還是一位前皇后;而他的兒子後來成為了英國著名的國王亨利二世,開創了金雀花王朝。


歐洲王位繼承和中國的皇位繼承並不相同,中國皇位的繼承講究父死子繼,兄終弟及,總之需要嚴格追尋父系血緣關係。而歐洲王位更多的是講究血統的純正,對於國王的性別要求並不是一成不變,所以歐洲許多國家歷史上都出現過優秀的女王。

瑪蒂爾達是英格蘭最早的準女王,她雖然宣佈繼承王位,並統治英格蘭不足一年的時間,但事實上她沒有真正加冕。

瑪蒂爾達的父親是諾曼王朝的第三位國王亨利一世,亨利一世的正統子嗣只有瑪蒂爾達和哥哥威廉。然而王儲威廉卻在一次乘船回港時溺水身亡,亨利一世失去了唯一的男性繼承人。雖然亨利一世有許多的私生子,但是私生子是不被承認的,並不能立為王儲,接手王位,於是王位唯一的合法繼承人變成了瑪蒂爾達。

在成為王儲之前,瑪蒂爾達早已被父親亨利一世嫁給了羅馬帝國皇帝海因裡希五世,成為了他的皇后,但是一直沒有生育。24歲時,海因裡希五世去世,沒有生育的瑪蒂爾達回到了英格蘭做王儲。

為了鞏固瑪蒂爾達的作為繼承人的地位,亨利一世又把瑪蒂爾達嫁給了法國安茹伯爵的長子若弗魯瓦,因為若弗魯瓦非常喜歡佩戴金雀花,所以又叫若弗魯瓦·金雀花,其兒子建立的金雀花王朝命名就是來源於此。

若弗魯瓦和瑪蒂爾達是姐弟戀,若弗魯瓦比他的妻子小了12歲,甚至於他們之間都稱不上是戀,更多的是出於父母之命的政治利益交換。

在若弗魯瓦結婚的第二年,他的父親富爾克五世便去耶路撒冷當了國王,若弗魯瓦就繼承了父親的伯爵之位。不過瑪蒂爾達對此並不是特別滿意,之前的瑪蒂爾達可是皇后,而第二嫁居然只嫁給了一個伯爵,而且還比自己小12歲。

英格蘭王儲瑪蒂爾達和法國伯爵若弗魯瓦是異地戀,兩人一個在英格蘭,一個在法國,並不是時常見面。若弗魯瓦是一個非常英俊,而且十分勇猛的美男子,兩人育有三個兒子,但若弗魯瓦還是有幾個私生子。

1154年,若弗魯瓦和瑪蒂爾達的大兒子“短斗篷亨利”繼承了英格蘭王位,建立了安茹王朝,因為紋章用金雀花的小枝做裝飾又被稱為“金雀花王朝”。至此,之後的英格蘭所有國王,包括現在的英王都有若弗魯瓦的血統,若弗魯瓦可以說是所有國王的祖先。


疑今察古幾復


用“嫪毐”來形容若弗魯瓦五世,其實不合適,為什麼這樣說呢?

嫪毐在中國歷史上很有名氣。

據史書記載,嫪毐無權無勢,唯屌大,大到能用它當車軸轉動桐車輪。

(嫪毐劇照)

由於有這樣異於常人的本事,自然就有了名氣。

當時秦王嬴政才繼位不久,年紀雖說還小,但呂不韋擔心隨著嬴政的年紀增長,他和趙太后,也就是嬴政的媽淫亂後宮的事敗露,所以他便將嫪毐獻給趙太后,果然嫪毐由於器大活好得到了趙太后的寵幸,於是呂不韋成功抽身。

趙太后為了掩人耳目,便到秦國陪都雍城的宮中居住,而嫪毐則假作宦官跟隨。

得到寵愛的嫪毐立刻飛黃騰達,趙太后不僅日日多賞賜,還作主將河西太原郡賜給他為封地,並封他為長信侯。

除此外,趙太后還賜他上千童僕供他差遣,並將雍城及宮中事務全交由他來決斷。

由此可見,嫪毐靠著器大活好,傍上趙太后,於是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他也靠屌大被加官進爵。

其實,若弗魯瓦五世成為英國國王的祖先,和嫪毐的經歷完全不一樣,所以用“嫪毐”來形容他,並不合適,那麼若弗魯瓦五世是怎麼成為英國國王的祖先的呢?

若弗魯瓦五世出身顯貴,他的父親是安茹伯國的伯爵富爾克五世,母親則是曼恩伯國的女伯愛得蒙蒂婭。

要知道,安茹本身是法國最強大的封國之一,在愛得蒙蒂婭去世後,富爾克五世繼承了愛得蒙蒂婭的伯爵位,並接管了曼恩伯國,因此他的財富更加顯赫,而他又勇猛善戰,據說是個像大衛王一樣強壯的男子,所以被耶路撒冷國王鮑德溫看中,讓他迎娶了未來將繼承王位的女兒梅麗桑德。

(富爾克五世)

富爾克五世在前去耶路撒冷之前,將爵位傳給了長子若弗魯瓦五世,並讓他接管了安茹伯國和曼恩伯國。

若弗魯瓦五世不僅繼承了富爾克五世的英俊帥氣,還繼承了他英勇善戰的基因。他在繼位後,通過征服得到都蘭和諾曼底。這樣一來,他的名氣也隨著他的地產和財富的增加,而廣為傳播。

由於若弗魯瓦五世喜歡用金雀花作為帽子的裝飾,再加上他的確又是個美男子,因此人們便給他取了個“金雀花”的外號。

有意思的是,若弗魯瓦五世也被一國國王看中,想把將繼承王位的女兒嫁給他。

這個國王,就是諾曼王朝的第三任國王亨利一世。

本來,亨利一世有一位讓他無比驕傲的兒子威廉·艾德林,這個兒子可以作為諾曼王朝的繼承人。不幸的是,威廉·艾德林在一次戰鬥勝利凱旋迴國時,因乘坐的船隻在海上遇上颶風,撞上礁石,命殞大海。

失去了繼承人的亨利一世為了保住王族血脈的傳承,宣佈由他和王后所生的女兒瑪蒂爾達繼承王位。為了在他死後,能讓瑪蒂爾達順利成為女王,他還迫使英國貴族們向他和瑪蒂爾達起誓。

在此之前,瑪蒂爾達和羅馬帝國皇帝亨利五世有過一段婚史。不過,亨利五世是個短命鬼,很快就病逝了,而她又沒有生下一男半女,所以就回到了英國。

現在,亨利一世急需替瑪蒂爾達挑一個能幫助她治理國家的人,做她的丈夫,他立刻就想到家財萬貫,才能出眾的若弗魯瓦五世。

(亨利一世)

其實,早在富爾克五世掌管安茹伯國時,亨利一世便和他因利益關係產生了矛盾。現在亨利一世主動要把瑪蒂爾達嫁給若弗魯瓦五世,除了想覓一個乘龍快婿外,還有心想和安茹伯國達成和解。

若弗魯瓦五世儘管只有15歲,但他卻掂得出這樣做所得的利益,於是痛快地答應了這門婚事。不久後,亨利一世便封他為騎士,併為他和瑪蒂爾達舉行了盛大的婚禮。

瑪蒂爾達比若弗魯瓦五世大11歲,又曾是羅馬帝國的王后。嫁給若弗魯瓦五世,身份則降為了伯爵夫人。這顯然讓高貴的她覺得受到了羞辱,所以她在婚後,一直不願意和若弗魯瓦五世住在一塊,而是長期住在孃家。

幸好有亨利一世百般勸說,瑪蒂爾達才漸漸回心轉意,回到若弗魯瓦五世的身邊。雖然這場婚姻不太和諧,但瑪蒂爾達還是先後為若弗魯瓦五世生下了3個兒子。

1135年,67歲的亨利一世病逝。瑪蒂爾達聞訊趕到英格蘭,準備履行繼承權。但是她的表哥斯蒂芬卻聯合貴族發動政變,篡奪了王位。

(若弗魯瓦五世劇照)

若弗魯瓦五世為了幫妻子奪回王位,將部分伯國的土地,贈送給其他伯爵,以得到他們出兵相助。

經過4年的準備,一支武器先進的隊伍終於建成。統領這支隊伍的正是瑪蒂爾達。

在瑪蒂爾達的帶領下,軍隊很快就將斯蒂芬打敗。英格蘭的貴族也倒戈相向,支持瑪蒂爾達繼承王位。於是,英國教會宣佈廢黜了斯蒂芬的帝位,並將他投進監獄,瑪蒂爾達則順利地登上了女王之位。

可是,由於瑪蒂爾傲慢自大,很快讓教會和貴族們,再次站到了她的對立面,內戰再次爆發。

就在這時,38歲的若弗魯瓦五世突然暴病離世。失去了幫助的瑪蒂爾達幾經權衡,只好將斯蒂芬從監獄中釋放出來。

經過協議,瑪蒂爾達和斯蒂芬最後簽訂了《威斯敏斯特條約》。在條約中,雙方約定:斯蒂芬的王位可以一直保持到去世為止,之後王位將由瑪蒂爾達和若弗魯瓦五世的長子亨利繼承。

1154年,斯蒂芬去世,亨利二世按照條約承繼了王位。他銳意改革,勵精圖治,在他的努力下,金雀花王朝發展為英格蘭中世紀最強大封建王朝,而他也成為全歐洲最有權勢的國王之一,英國也因此得以在歐洲強勢崛起。

(參考史料:《金雀花王朝》)


張生全精彩歷史


嫪毐這個人,在中國歷史上很有名氣,是秦始皇老媽趙太后的男寵,據傳是受丞相呂不韋之託付,假扮宦官進宮,與太后趙姬私通,深受太后寵信,被封為長信侯,與太后私生兩子,而且還自稱秦王的“假父”。

嫪毐的結局十分之不美好,發動叛亂失敗而被秦始皇車裂而死,他靠“男色”起家,獲得爵位,但這種建立在太后寵信基礎上的權勢,如空中樓閣,很容易坍塌,其人並沒有什麼真本事,所以在歷史上的“風評”也很差。

而題主所謂的所有英國國王的祖先,指的的是征服者威廉,算是真正意義上第一個統一英格蘭的國王,也是之後英王們的父系祖先。可實際上他的人生經歷跟“嫪毐”完全沒有任何相似之處。

征服者威廉,即英王威廉一世,是英吉利海峽對岸諾曼底公爵。諾曼底是法國的一個公爵領,但是諾曼底人卻不是法國人,他們是公元9世紀以來北歐海盜中的一支,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維京海盜”。

諾曼底公國的奠基者,是著名的北歐海盜大海賊王羅洛,他帶領維京人們在公元9世紀末沿著英吉利海峽,法蘭西北部岸線一路搶劫,直達塞納河流域。公元885年,他進軍塞納河幷包圍巴黎,雖然最後沒有打下來撤退了,但是在法國沿岸佔領了大批地區並定居下來,並迫使法王查理三世簽訂條約,封他為公爵。

而此時此刻的英格蘭,其實大半領土都被北歐的丹麥人佔據,而在此之前的英格蘭也並不是一個完整的國家,而正處於七國時期(或者說是七個部落),其中最大的威塞克斯在國王阿爾費雷德的帶領下聯合其他六國與丹麥人入侵,英格蘭才逐漸統一。

這一時期的英王屬於威塞克斯王朝,此後丹麥國王斯凡八字鬍鬚王成功佔領英格蘭全境,他的兒子克努特成為英王,通過與前英王威塞克斯王朝的的王后諾曼底的艾瑪結婚,並承諾兩人的子嗣繼承英格蘭王位,才得到撒克遜人的支持。

可惜,兩人的兒子並沒有繼承為英王,而是被克努特的兒子哈羅德搶先繼承王位,也就是哈羅德一世,哈羅德一世死掉後,才輪到他們的兒子哈德•卡紐特繼承王位,然而卡紐特沒多久就死掉了,於是流亡在諾曼底的王后艾瑪與威塞克斯王朝最後一個國王埃塞爾雷德二世所生的兒子愛德華來到倫敦繼承了英王的位置。

而這位英王,即懺悔者愛德華死後無子嗣,英格蘭大貴族哈羅德被擁立,但是他的繼承遭到諾曼底公爵威廉,以及維京國王挪威的哈羅德三世的挑戰。威廉通過自己的姨母艾瑪,也就是前面說的那個王后,以相當微弱的血統來宣稱他的權利,而哈羅德三世是從維京海盜帝國的血統來宣稱。

而最終的結局是,威廉征服了英格蘭,最後成為了英王。這位英王大概跟嫪毐唯一有點相似的地方,只在於他們之間的紐帶都是“王后”。但是這樣說起來十分牽強,畢竟英王威廉一世是通過姨母艾瑪來宣稱英格蘭主權,而嫪毐是“買身”獲得權力。同時,人家英王是通過戰爭征服的,諾曼人好歹也是大海盜出身,擁有強大的實力。

所以,題主的這種“提法”誤導性太強,有點“抹黑”人家征服者威廉是通過爬上女人的床(還是姨母)獲取權力的“小白臉”了。


江畔初見月


你說的應該是指都鐸王朝的開山始祖歐文·都鐸,他與亨利六世的母親,法王查理六世之女凱瑟琳私通,亨利六世是個老好人,不像咋們殘暴的秦始皇,不僅沒有責罰反而給他們生的仔加官晉爵,其中一個兒子叫埃德蒙·都鐸,娶了蘭開斯特家族王室後裔瑪格麗特·博福特,生下其中一個兒子叫亨利·都鐸(亨利七世),他便是都鐸王朝的開國之君,他的兒子也叫亨利,就是鼎鼎大名的英格蘭渣男亨利八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