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全面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 食用農產品 掃碼可溯源

為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全程監管,今年,蕪湖市全面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上市農產品隨行的合格證上有企業名稱、產地、法人姓名、電話、自我承諾還有溯源二維碼。

南陵縣綠誠蘆筍種植家庭農場是我市最早一批開具食用農產品合格證的企業。負責人吳立冬非常重視農產品品質,2019年對農場的蘆筍申報了綠色食品,如今已獲批。在農場開具的一張食用農產品合格證上,記者看到有農產品名稱、數量、產地、吳立冬的手寫簽名、手機號碼、開具日期,還有農場對產品質量安全及合格證真實性的承諾。底下還有經銷商名稱和聯繫人手機號碼,合格證的右側附上一張安徽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與追溯平臺的二維碼和溯源碼。吳立冬說,他很歡迎合格證制度,是對農業人的一種提醒和約束。他表示,只要用手機掃一掃二維碼,輸入溯源碼,就能看到自家蘆筍生長過程中使用了什麼肥料、農藥、如何管理的,實現真正溯源。

據瞭解,市農業農村局年初就制定了實施方案,調查摸底全市區域內的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合作社和家庭種養大戶,將監管主體納入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動態監管平臺,迅速啟動試行。農業部門積極向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宣傳合格證制度的重要性、指導農業經營主體正確開具合格證。截至目前全市已發放食用農產品合格證1255張。

大江晚報記者 李賈 實習生 傅韓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