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明確通知:2020年這4類學生不得參加高考考試

每年高考是全民關注的一個焦點,千萬學子十年寒窗期待金榜題名,萬千家長盼望孩子能在“千軍萬馬”中脫穎而出考上重點大學,可以說高考是學生們一次命運的轉折點,更是國家一次人才選拔性考試;國家也不斷地對高考進行改革,以給學生們打造一個相對“公平”的競爭平臺及環境,2020年初,教育部明確規定:這4類學生成績再好,也不能參加高考,否則就是違規行為。

教育部明確通知:2020年這4類學生不得參加高考考試

  第一類:保送生(提前招生)
  提到保送生,很多家長對保送生持有質疑態度,認為保送生佔用了招生名額,高考不應該有保送名額,並且每年的保送生可不少,比如2019年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班全國招生30人,只有4個人是通過高考統招錄取的,其他26人是保送;比如今年高考還沒有開始,各地保送名單已經公佈了,山東有200名左右學生被保送到名牌大學,令人羨慕啊。

  如果你認為保送生沒有實力那就大錯特錯了,保送生一般都取得過奧林匹克競賽前3名的成績或在國家大型比賽中獲得金牌的學生也或者高中成績非常優秀,他們通過學校舉薦直接保送,他們在高考前就已經收到大學錄取名額了,所以教育部明確規定保送生是不能參加高考的。

教育部明確通知:2020年這4類學生不得參加高考考試

  第二類:非高中應屆畢業生(除復讀生外)
  有些學生學習能力強,高一高二時成績非常優秀或把高中三年的課程學完了,就想提前感受下高考的氛圍,參加高考;花小妹當時成績不好,在高二時也想體驗高考的氛圍,就向班主任申請報名參加高考,可最後因為個人身份證問題而放棄了參加,這說明在以前高一、高二學生是可以參加高考的,而現在教育部有明確規定非應屆高中畢業生(除復讀生外)禁止參加高考,一旦發現將嚴懲。

  當時通知一公佈,很多家長以為不讓復讀生復讀呢,其實不是,只是規定非高中應屆畢業生(除復讀生外)不能參加高考;早該如此了,高一、高二還沒有學完課程,學生是為了體驗高考氛圍才參加高考的,這是對資源的浪費,對其他學生的不公平。

教育部明確通知:2020年這4類學生不得參加高考考試

  第三類:高考違規或觸犯法律被刑拘的學生
  家有家規,國有國法,考試有考試的規定,尤其在高考中規定了一系列的相關考試規定,比如報名信息虛假、考試作弊、考試時使用雙色筆、考試時不服從管理等行為都是違規的,一旦發現,不僅在考試中對考生終止考試,取消考試資格並記入誠信檔案,而且學生三年內不得參加高考,所以高考時一定要遵守考試管理和規定,不要有作弊的想法。

  另外一種是觸發法律被刑拘的學生,每年這類學生可不少,因為年少輕狂,與同學或其他人發生矛盾而觸發法律被刑拘了,而刑拘期間正趕上高考時間,這一類學生便沒有了考試資格,不能參加考試的,所以學生們一定要遵法守法,不拿自己的“未來”開玩笑。

教育部明確通知:2020年這4類學生不得參加高考考試

  第四類:無高中學籍的學生
  無學籍的學生一般有兩種,一種是高考移民,一種是大學退學學生。

  高考移民大家都不陌生吧,本地高考人數多,競爭激烈,招生分數高,就想讓孩子去另外一個招生分數相對較低的地方參加高考,反而沒有解決學籍問題導致不能參加高考,比如河北考生去廣東參加高考,河南考生去新疆參加高考,這種情況存在較多,一旦發現將會嚴懲不貸;並且有人打著“高考移民”的幌子去異地參加高考的,更會受到嚴重懲罰,學生直接取消大學錄取資格,並記入誠信檔案,令人惋惜啊。

  另外一種無高中學籍的學生大家可能想不到是怎麼回事吧,有些高三學生以高分考上了大學,可因為院校位置偏僻或專業被調劑了,到大學報到後待了幾個月發現不喜歡這所大學或錄取的專業就會選擇退學;也可能因為考上大學沒有去報到,甚至有上了兩年大學因為沉溺遊戲導致多門不及格被勸退學的,他們再次選擇參加高考,可自己的學籍在大學裡掛著,他們就會屬於無學籍學生,這類學生是不能參加高考的,這類考生可謂是“有苦難言”,所以每位學生一定要處理好自己的學籍。

教育部明確通知:2020年這4類學生不得參加高考考試

  高三學生要注意,以上4類學生成績再優秀,也是不能參加高考的,尤其第四類考生更是“有苦難言”。
  高考無小事,它是人生的分叉口,有人高考落榜選擇復讀或外出打工,有人金榜題名圓夢大學開啟新徵程,而我們所做的就是不忘初心,努力學習,砥礪前行,希望大家不負青春時光,不辜負父母的期望,考上心儀大學,加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