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肥對農作物有什麼作用?施用銅肥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霧都山客


大家都知道銅肥有殺菌的作用,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是,銅肥還有癒合傷口、驅避害蟲和使蔬菜增色的功能。銅肥雖然是作物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但也不是“多多益善”的,如果一茬農作物施用了兩次或者每畝一次施用銅肥超過6公斤,就會浪費銅肥,嚴重的還會對農作物造成危害。所以,使用銅肥之前,一定要掌握好銅肥的正確使用方法,和使用時的注意事項。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銅肥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供大家參考。

銅肥對農作物的作用

銅元素是農作物體內多種氧化酶的組成成分,很多氧化還原過程離不開它,還直接參與了農作物的呼吸作用。銅可以對農作物的葉綠素提供保護,可避免葉綠素過早的地遭到破壞,能使農作物葉片更好的進行光合作用。農作物體內糖類和蛋白質類的代謝也離不開銅的參與,對農作物的正常開花和豆科作物根瘤的形成與生物固氮效果都有重要的作用。

銅肥中的硫酸銅,不僅能預防許多病菌對農作物的侵染,而且在許多病害的發病初期施用硫酸銅肥,還能快速殺死病菌,同時還有利於農作物株體傷口癒合的作用。硫酸銅溶液附著在農作物和病菌表面,其中的銅離子能進入菌體與其中的細胞蛋白質共同發生作用,使病菌體和蟲卵不能進行代謝活動,不能侵入農作物體內危害農作物。所以,給農作物施用的銅肥充足,農作物的枯萎病、蔓枯病、疫病、黃萎病就會很少發生。同時,硫酸銅肥還能分解分化土壤中的鉀、磷、硼、硫、鋅等營養元素,有刺激農作物生長和增加肥料利用率,增產的作用。

銅肥的用法和用量

農作物常用的銅肥是五水硫酸銅,銅元素含量24%~25%,是藍色結晶體,易溶與水。作基肥使用時,每畝用量為1~2公斤,在農作物播種前半個月或空閒期隨水澆入田中,每3~5年施用一次就行。用作葉面噴施時,把銅肥稀釋成0.2%~0.3%的溶液噴施。

使用銅肥的注意事項

銅肥是有毒的,使用時一定要注意好防護,避免中毒;土壤性質是泥碳土、沼澤土和石灰性土壤最容易確銅,要注意銅肥的補充;銅肥在酸性土壤中的有效性高,可適量少施,在酸鹼度在7左右的中性土壤中有效銅的含量是最低的,應適量多施;在稀釋銅肥溶液時應加速0.15~0.25%的熟石灰以防發生肥害。

總之,農作物施用銅肥不但能給農作物補充銅元素,同時還有殺菌防病的作用。使用時一定要適量使用,不能過多。過多容易造成農作物根系發育受阻,新葉失綠變黃,老葉壞死,使用時一定要按正確的量和方法使用。


逸風三農


前大多數土壤中不缺銅,少數缺銅土壤主要為有 機質土、黃土發育的各種土壤、紫色石灰土、紫色土和 花崗岩發育的赤紅壤等,土壤中有效銅的豐缺指標以小 於0。2毫克/千克為缺銅的臨界值。

對銅敏感的作物有 小麥、大麥、玉米、洋蔥、菠菜等,果樹中有桃、李、 杏、柑橘等,都可因缺銅而降低產量和品質。 銅是作物 體內多種酶的組成成分,參與葉綠體內的光合反應。

常用的銅肥有硫酸銅、鹼式硫酸銅、氧化亞銅、含 銅礦渣等,除硫酸銅外,其他品種只能用作基肥,作基 肥每667米2用量摺合含銅不得超過200克為宜,如硫 酸銅每667米2用1~1。 5千克即可。

施用銅肥只有在確診為缺銅時方可施用,用量寧少勿 多,濃度寧稀勿濃,銅肥後效期長,一般4~5年施1次即可。


益稼植保


前大多數土壤中不缺銅,少數缺銅土壤主要為有 機質土、黃土發育的各種土壤、紫色石灰土、紫色土和 花崗岩發育的赤紅壤等,土壤中有效銅的豐缺指標以小 於0。2毫克/千克為缺銅的臨界值。

對銅敏感的作物有 小麥、大麥、玉米、洋蔥、菠菜等,果樹中有桃、李、 杏、柑橘等,都可因缺銅而降低產量和品質。 銅是作物 體內多種酶的組成成分,參與葉綠體內的光合反應。

常用的銅肥有硫酸銅、鹼式硫酸銅、氧化亞銅、含 銅礦渣等,除硫酸銅外,其他品種只能用作基肥,作基 肥每667米2用量摺合含銅不得超過200克為宜,如硫 酸銅每667米2用1~1。 5千克即可。

施用銅肥只有在確診為缺銅時方可施用,用量寧少勿 多,濃度寧稀勿濃,銅肥後效期長,一般4~5年施1次即可。


蒜鄉小剛


(1)植物體內多種氧化酶的成分,與植物體內的氧化還原反應和呼吸作用有關;(2)對蛋白質代謝及葉綠素的形成有重大影響;(3)能增強光合作用和促進花粉萌發和花粉管伸長,提高結實率。植物正常的含銅量為5~20mg/kg。中國南方長期淹水的水稻土、有機質含量較高的泥炭土、沼澤土以及丘陵坡地的砂質土壤易缺銅。在缺銅土壤上施銅,水稻增產10%~20%。水溶性銅肥如硫酸銅、氯化銅可用作基肥、拌種、浸種,其他銅肥只適於作基肥,銅肥用量過多時,易毒害作物,需慎用。推薦用量:每畝(1畝=667m2)0.5~1kg硫酸銅摻細乾土作基肥。葉面噴施濃度在0.02%以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