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成亮|崇明島習俗正月半摜火球

為驅鬼神和妖魔,

正月十五摜火球。

桶內火焰燃得旺,

風調雨潤豐在秋。

60後的人都玩過摜火球。寒假一放,二件事不能不做。一是挑羊草,囤了一前頭屋,鋪了一地,吃到開學不愁,一新年就可以白相了;二是為摜火球準備柴爿。

說起籌柴爿,那時糧食緊張,柴草也短缺,哪裡去弄柴爿呢?小夥伴們自有辦法——挖樹根,用挨鍬、山支、釘拉等工具先把樹根挖出來,再用斧頭或鋸子挆成小塊曬乾。再有扳樹丫枝,爬到樹上將小丫枝掰下來鋸成小段。還有一個絕辦法就是去偷,去農場偷小木條或丟棄的壞灰箕環。有次偷了曹三貓猊家裡的壞馬桶。另外一個笨辦法,到溝沿浪拔烏秋柴根,那東西幹了才脆,剛拔出來韌的很,有時彎成一圓圈也不斷,不小心會把手彈傷,弄得鮮血淋瀝,但小夥伴們都不懼怕。

當時吾俚九隊跟十一隊是相鄰小隊,都有五、六個同齡人,有時既互相合作,又暗地觸壁腳。他們把拾到的柴爿藏在倉庫後面竹園浜裡的壞脫的氨水甏裡。我隊一機靈的小夥發現敵情,叫上幾個人夜裡拿了化肥袋把它們全偷了過來。他們全無覺察,等摜火球時來取時才發現不翼而飛,頓時眼睛烏子就“翻白"了。我們可偷著樂呢!

做火球桶也不是一件易事。首先桶沒有,那時很少人家裝修用油漆,哪有油漆桶?好不容易看見油漆捅卻裡面還存小半桶漆,咋辦?燒唄!一燒油漆燒完剩下一隻完整的墨赤黑的鐵桶。還有一辦法獲取頭球桶,到鎮浪白鐵匠肖寶祥那裡化一角錢買一隻桶。一角錢那時可買廿幾粒糖呢,小夥伴們也真拼了。

龚成亮|崇明岛习俗正月半掼火球

弄到了桶,接下來就是在桶四周和底下鑿洞洞眼了。起初用洋釘直接敲下去,一敲一個癟洞,鑿論百個洞,那桶不知成啥樣,變成一個廢鐵皮。咋辦?有辦法!尋一根樹斷頭,比桶徑稍細,塞進去墊在裡頭,這樣鑿洞不會癟脫了!真的智慧是勞動者創造的,這話不假。

小夥伴們心急,哪裡等得到正月半,初十剛過就躍躍欲試了。大人們叮囑要到遠離民宅的電灌上或麥田中央的埂岸浪去摜。有次為了搶地盤,和曹家宅浪一群小囝打起來,他們那邊有一對兄弟壯得象頭牛,我們好幾個人被他們撳在麥田裡的埨溝裡,弄得身上一團爛泥。一位兄弟見勢不妙,奔回家喊正在當年探親在家的安康大哥。他們看見穿著軍裝的一魁梧大人也來參戰,見勢不妙落荒而逃。

但有時我們也不聽大人話,到社場心浪去摜,一不小心把一個稻柴堆燒著了,被隊長看見了罵了一頓。

引火也是一個技術活。柴劈得粗了半天也引不旺。後來門檻精了,在蘆柴或棉花萁上先燒著,逐漸添一些細的樹柴,很快就旺了。有時柴爿沒藏好被雨淋了,這下就更難著了。也有辦法,把家裡洋油盞裡的洋油澆一點在上面,一點就旺,在摜時由於風的作用火勢很快旺起來。應驗了一句話“旺火不怕溼柴,犟子不怕惡爺"。

龚成亮|崇明岛习俗正月半掼火球

摜火球摜的花樣也有好多種手勢。一是身體左側或右側摜圓弧型,這是最簡單的,初學者必經第一課,得法熟練以後放在頭頂上摜,與人身體成垂直型。最難的算八腳型,在身體左側右側輪著摜成一個8字型,此型較難,一不小心哪裡一拌,火痴濺一身把衣服都燒壞了。雖然難度大,不過大家都要一試。遠看那火球運行軌跡那真是眼花潦亂,光環美不勝收!

一般摜了一二個小時就差不多了,帶的柴爿也沒了,手也酸了,臉也紅了,鞋也踏溼了。那就等最後一個高潮來臨了。一個隊裡力氣最大的來放流星。桶裡有大半桶火星,拎著火球繩用足力氣甩向空中,那火星隨桶落下時,勾劃成一道耀眼的光帶,由空中划向地面,小夥伴們跳著喊著“它汙星!"、“它汙星!"……歡騰了好一會才悻悻地散去。

要說這時回家,還早了點,小夥伴們餘興未盡。手裡拿著空火球桶,從岸腳浪轉到西河(蟠龍河最北端)再轉到浜南界河,再順著浜東引水河一大圈回家。嘴上不停地喊著“連財連財,大家發財”。待轉到朱家宅後面一條小路,就喊起了“朱杜狗,出來屙屙(念咱)尿再睏"。

如此開心的場面已漸漸遠去,也許永遠不會再呈現,只會出現在美好的回憶中或夢境裡!

正是:

長大不忘兒時事,

很多玩法你不知。

沒有手機和電視,

童趣玩法不算痴!

- END -

龚成亮|崇明岛习俗正月半掼火球龚成亮|崇明岛习俗正月半掼火球

龔成亮,上海崇明區浜鎮人氏,9歲上學,19歲高中畢業。20歲進印刷廠,車工,排版,鉗工,後任技術副廠長。轉制時離廠,滬上打工至今。

龔成亮|我的阿爹 2019-11-01

龔成亮|我的老岸情結 2019-08-22

龔成亮|兒時的天 2019-07-01

龚成亮|崇明岛习俗正月半掼火球

Copyright © 2014-2020 心語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