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史發生過哪幾次轉折?

750ml牛奶


據我所知,中國歷史上有三次民族大融合,也就代表著中國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上三次大的轉折。

第一次是秦始皇統一六國,使中國成為一箇中央集權高度集中的封建國家,一直持續了2000多年(到1911年清朝末代皇帝傅儀退位);

第二次是西晉末年的大一統局面,促進了南北的交流,南方達到了人口和極大地開發,中國經濟富饒程度從中原地區向南方遷移;

第三次是隋唐時期,也是最後一箇中國的大一統時期,特別是到唐朝,其經濟之繁榮,文化之燦爛,後世都不可超越。


精衛填


禮崩樂壞

春秋戰國時期,周代的禮樂文化體系由於連年戰亂而崩解。孔子很崇尚周公制禮作樂,很想恢復周公時代的禮樂文化,但是諸侯們都想稱霸,不想實行“仁政”、恢復禮樂。所以,孔子在政治上很失敗,回到民間辦私學,用禮樂文化這一套教育弟子,最終創立了儒教。

獨尊儒術

漢朝取代暴秦,最初使用道家學派的理念治國。到漢武帝,聽了儒臣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自此,儒教成為中國主流宗教和治國理論。

理一分殊

受道教影響,宋朝的儒者提出“理一分殊”,可以用“格物致知”的辦法,去取得對“理”的認知。理學的代表人物是朱熹,他在身前並不得志,就去民間書院講學,逐漸地,理學取得了官方地位,朱熹的代表作《四書章句集註》成為朝廷頒發的科舉考試唯一的依準。

心外無物

明朝大儒王陽明創立了心學,強調“心外無理、心外無物”“知行合一”等等,對官方理學進行了的撥正。

“打倒孔家店”

晚清,康有為創立“孔教會”失敗。1917年開始的新文化運動,以北大為主要據點,以《新青年》為陣地,以錢玄同、胡適、魯迅等人為代表,針對“國故”開炮,主張“把線裝書扔進茅廁”,要“打倒孔家店”。在“科玄之爭”中,將孔孟之道、理學、心學一概指為“玄學鬼”。在語言文字上,廢除文言文,用白話文寫文章(包括詩歌)。


慈善文化研究


文化的轉向實際上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而中國文化在歷史上有幾個大的轉折,影響深遠。

1.秦漢時期

由先秦的百家爭鳴到獨尊儒術,是中國可考的歷史進程中第一個文化大轉折。

秦滅六國,不僅統一了政權,還統一了文字與度量衡,廢黜了六國文字,同時在文化上大力封鎖,結束了先秦的那個思想繁榮的時代,進入法的統一。但過強則折,短命的秦朝之後,漢代前期偏於道家的簡樸虛淡,直到武帝時期,正式進入尊崇儒術的紀元。

從此六經為道德倫理設立了標準和指導,在人才推舉制之下儒學成為一家之言,成為社會選拔人才的標準。所以這一時期算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文化大轉折,確立了儒家的正統身份,使百家退於朝堂之外。

2.魏晉時期

兩漢之後,國家又陷入離亂紛爭的局面,而佛家西來,與本土的黃老之道多有暗通之處。由於國家政權的脆弱,權力統一尚不能長久,所以文化的統治暫時無暇顧及,由此而進入一種思想解放的時期,文化似乎又有了喘息之機。

所以佛道大盛,談玄說妙的清談之風大漸,而行為疏狂的各種人物興起,為這個時代增添了許多異樣色彩。它與先秦百家的時代精神有所契合,但似乎又有些不同,顯得更乖僻些,氣質偏弱。是中國文化的第二個轉向。

3.隋唐時期

經由魏晉南北朝的分崩離析,人們又迎來隋唐的大一統。而道德之治的時代似乎更加遠去了,人才的選拔由推舉制進入了科舉制,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文化轉向標誌。甚至比漢到魏晉的轉向意義更大。

因為人才升降的通道發生了根本變化,這就意味著整體社會的心性發生了一個大變化,認知方式也發生了變化,隨之而來的才是制度的變化。所以這是人類由道德為主的時代進入以才能為主的時代的標誌,以前靠道德取士,如今以科舉考試來取士,文化整個轉向了。

雖然科舉的內容主體仍然是儒家思想,但經由文字的表達,實質往往和表象有所分離,所以說是道德消退的一個象徵。也就無怪乎有了韓愈的振臂高呼,寫下《原道》等經典以發起恢復古文的運動。但從之者甚少,所以只是整體趨勢下的一股逆流罷了。

此後國家雖然有分有合,但從文化思想上,已經沒有什麼新的進展了,宋明理學只是一股小風,並沒有實質性的文化轉向發生。這一情況一直維持到清朝。由唐到清,只有風格的流變,沒有根基的動搖。

4.五四以後

真正的西風東漸,近代中國的變革,由西方工業的堅船利炮打開,同時西方思想也傳入中國,成為了文化的第四次轉向,以五四新文化運動為標誌。

不僅帶來了共產主義的理想,也帶來了科學的精神,儒學幾近消亡。要說從隋唐以後,只披著道德的皮囊,內中多有腐朽,那麼五四之後的近代,就乾脆連皮囊也不要了。尚虛好柔的中國文化被崇尚強力威勢的西方文化替代,中國這古老的文明古國被迫進入世界,參與其中。

直到如今,人們整體變得越來越剛強,性格堅硬,是文化導向如此的結果,也是整個人類文明變化的運數。但一切都在變化,這是必然的。

即使環境使人走向一面,但不會永遠走向某一面,一旦超越某個極限,仍然會返回,走向另一面。所以這崇尚剛強的時代雖然興起了,也終究還會過去,只是不知下一次的文化轉向應在何時了。

但從細微的層面講,當人們內心都向往另一面的時候,轉變就已經在發生了。只不過是事起於微末,而顯於盛壯,暫時看不出來罷了。總的來說,任何一種文化,任何一種思想,都沒有絕對的優勢可言,所以才有所謂的轉向。


魚生文化雜談


中國歷史上有三次民族大融合,也就代表著中國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上三次大轉折。第一次是秦始皇統一六國,使中國成為一箇中央集權高度集中的封建國家,一直持續了2000多年(也就是到1911年清朝末代皇帝傅儀退位)。第二次是西晉末年的大一統局面,促進了南北的交流。第三次是隋唐時期,也是最後一箇中國的大一統時期,特別是到唐朝,其經濟之繁榮,文化之燦爛,後世都不可超越。

我也相信,中國還會有一次大的統一,那就是臺灣寶島迴歸祖國大陸,讓華夏子孫一起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因為國家的統一是民心所向、大勢所趨!



吳淮


在中國歷史上有三次文化大融合,其中有兩次大的中外文化交流。第一次是從遠古的部族文化經過夏商周到春秋戰國形成了百家爭鳴,到漢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完成了中華民族文化的統一。第二次是漢魏以來印度佛教傳入中國,經過魏晉隋唐時代被消化吸收,形成了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宋明理學。前兩次儒家都在文化的衝突與融合中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成為兩千多年中國傳統文化的主導力量。但是第三次文化衝突卻是儒家思想的節節敗退,雖然早在明清之際西方文化就逐步傳入中國,但真正衝擊中國傳統的封建

主義文化的西方近代思想是在鴉片戰爭前後。經過改良主義運動、辛亥革命到五四新文

化運動,形成了中西文化論戰。論戰的性質實際上傳統與現代化的衝突。

第一節從解釋學和文化哲學看儒學的第三次轉折--傳統與現代的衝突

如果我們從解釋學和文化哲學的角度來看中國文化和傳統儒學的三大轉折,就會發現:從夏商周三代經過春秋戰國的百家爭鳴到兩漢經學這是中華民族文化形成完整體系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從遠古的部族和地域文化演變出夏商周的王朝官方文化到春秋的官學下移,私學的出現,到戰國時代儒、墨、道、名、法、陰陽、兵、農、小說家、雜家等各派學說的百家爭鳴,再經過秦漢之際黃老之學與儒學互爭統治地位,到西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正所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終於形成中國文化的思想體系。在這個過程中,從文字的統一,古代經典的解釋,思想的創新,每一個學派都有其自身特點,然而儒家思想最終取得了統治地位並不是偶然的,儘管孔子周遊列國四處碰壁,但到了孟子時代已經前呼後擁引起各方諸侯和大夫世家的注意,到了漢代董仲舒哲學被定為官方學說,就在於儒家思想是建立在家族式的農業經濟基礎上的一種維護封建國家大一統的思想文化,其剛健有為的進取精神與柔和的人性道德修養結合在一起,具有很大的包容性。所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決不是秦始皇那樣的焚書坑儒,而是以儒家思想為主體.



一棵紮了根的楊樹


現今筆者把文化轉折分為7個階段,按照歷史演變過程的方式來分化,文化的發展離不開思維的變化,如下:

原始部落,奴隸制度,封建制度,半殖民半封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有特色的社會主義階段,科技全球化階段

原始部落:我們這個時代,沒有人親眼見到過,只是利用一些文字和文物歷史來推斷當時發生過什麼,筆者認為在當時的部落文化的形成是一種集體求生慾望集合體,無論是語言還肢體的溝通都是一次重要的變革經歷。

奴隸制度:當人們有了基本的生存保障,就會萌生其他的慾望,現有人類的思考是人類貪慾和佔有慾望的形成也是大腦不斷進化的標誌,但我認為在這場變革中恰恰是個人文化的極端表達,這場變革中是很多人為一個人的想法而服務

封建制度:很多人開始有了自己的思維方式,不限於服務一個人的時候,一個人得不到完成慾望的條件時,就會把自己得到的東西分發給能幫助自己的獲得更多欲望的人,從而控制更多的人。思維多元化能做的事和能思考的問題就越來越多,同時煩惱也隨之跟來,多少種的思維就要有多少種的煩惱,文化就有多元化的進展,最終就是怎麼來控制人的思維,所以又有了無盡的答案來解釋這些萌生的煩惱。

半封建半殖民地:筆者認為這個時期是一個思維變動最大的時候,思維固化時間過長,導致思維變化小,探索的事物道路越來越小,突然這種思維得到了很大的衝擊,很多人的思維開始活躍起來,改變了文化發展方向,由固有的多人多元化保護一個人的利益思維,變成個人無組織思維方式,起初就像風箏斷了線不知道去向何方,所以個人又會回到個人生存出現危機的思維。表面上文化沒有繼續前進,但這無意間打破了文化思想的不良的延續。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從新融合文化思想,新的,舊的,外來的,自生的看起來很雜亂,但又是一次碰撞的組合,可以分裂出更多的思想文化,但都是不成熟的融合

有特色的社會主義:聽起來都是社會主義文化思潮,但在這個短短的時間開始不斷成功融合,產生新的思維方式,並不斷的探索。

科技全球化:一些思維文化被探索成功後,就要被宣傳出去,宣傳廣泛了反饋的思維就會更多,就像代數中學習的排列一樣

總而言之,文化發展就是以思想變革為前提,一次思想的變革就會產生文化轉折,筆者淺見。


思維過程太陽


第一次是幽王之亂後,夏商時期建立了世襲制度,中國從此產生了貴族,而同時,中國也擺脫了原始社會的矇昧。建立了封建制度,漸漸國力強大,取代了商的領導地位,並分封子弟為諸侯,從此中國建立了封建分封制,開闢了輝煌的文明史。

第二次是漢武大帝統一,在經歷了秦始皇焚書坑儒、項羽火燒阿房宮後,中國的文化典籍遭受重創,對於而當時的漢武帝雄心勃勃,力圖建立史無前例的強大王朝,於是董仲舒應運而生,他的外儒內法、天人合一、春秋決獄等等,讓文化又成為統治者的工具。

第三次是元明兩朝,北方蠻蒙滅我中華,宋人成為鄙賤的“第五等人”,中國人在蒙古人的高壓統治下,只有寫寫散曲為樂。而明朝又試圖建立一個綿羊世界,大興理學,中國文人進入變態的犬儒時代。最終,明朝建立的聽話的國家在滿族的進攻下,一觸即潰,中國又忘於外族。

第四次是“五四運動”,它是中國近代史的一個劃時代的事件 。是新的社會力量的成長,壯大。是新文化運動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是俄國十月革命對中國的影響,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縱觀中國歷史上有四次民族大融合,代表著中國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上四次大的轉折。第一次是秦始皇統一六國,使中國成為一箇中央集權高度集中的封建國家,一直持續了2000多年(也就是到1911年清朝末代皇帝傅儀退位),到近代“五四運動”。

總之,在中國文學化發生了四次轉折中,從秦朝起,中國的語言就開始割裂了,寫字用文言文,說話用白話文,經過漫長的歷史進化,到明清兩朝,開始出現白話文的文學作品,而滿清滅亡後,中國人急於擺脫這種恥辱,中國的激進文人開始發起新文化運動,以及後來的“五四運動”,中國的教育制度開始變革,而白話文也開始大規模的進入書籍;現代詩進入詩壇;老式學堂退出歷史舞臺。

“五四運動”後,中國進入東西文化交匯及現代轉型期,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文化 繁榮和發展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上世紀五十年代中國的文字大變化,由繁體漢字簡化成目前這種文字,中國經濟之繁榮,文化之燦爛,應該說是新文化運動的延續。





文旅攬勝


個人認為有以下幾個重要轉折點:

先秦時期:

春秋戰國之時,官學散於民間,百家學術萌發,人文理性精神日進。

這一時期被稱為“諸子百家”,儒家主張崇尚倫理道德,道家主張無為而治,墨家主張兼愛非攻,法家主張法治等等……

這一時期百家爭鳴,傳統的神權觀念和神權思想受到了“德”、“仁”、“禮”、“法”等思想的猛烈衝擊、批判。

秦漢時期:

秦漢時期也為中國奠定了疆域和思想的基礎。秦始皇焚書坑儒,在政治上統一了中國之後,又統一度量衡。漢武帝時,採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從此之後,儒家思想成為中國的正統思想。

隋唐時期:

從東漢後期到隋代五百多年的時間,是一個亂世的時代,也是中原文化和周邊胡族交流最密切的時代。

玄學開始盛行,富於思想的知識分子致力擺脫兩漢以來經學傳統的束縛,轉而注重內在人格的覺醒與追求。

宋元明清:

宋朝理學的形成是傳統儒學的一次復興。儒家思想形成於先秦,盛行於兩漢,然又中衰於魏晉隋唐時期,後復興於宋、元、明、清。宋代對儒學的復興並不是如兩漢時期的經學,而是轉向於對經典的思想內涵的探討與解析。


秋向秦


根據本人學到淺薄的知識來回答你,也希望有更豐富完整的回答。我認為詩經的出現,那是中國古代文化形成體系的時期,應該是在周朝之前吧。

而下一個時期應該時周朝到漢朝之間,包括漢代文化在內。這個時期主要是記載各種歷史,名人事蹟的周文化,如左傳,國語,公羊傳,禮記等。還有春秋戰國文化,在這個動盪的年代開始形成各種學說思想和文體,如楚辭,謀略,儒家思想,法家思想等等。漢文就更加走向成熟了,形成了統一的文化體系,文章不但追求有力的思想觀點,還追求句子的完美,行文的藝術美。

還有一個轉折就應該是漢末唐初了。從唐朝到宋朝,中國古代的文化藝術達到鼎盛,產生了很多著名的詩、詞、散文、遊記等美文,代表人物太多了,比如李白,杜甫,韓愈,歐陽修,蘇軾,王安石等等。

接下來就是元朝以後了,開始出現戲曲了,還有明清小說,在文化表現形式上出現了比較大。

直到近代五四時期,中國文化不但在表現形式上出現了白話文,而且在思想上受到西方的影響,也有了更大的進步,自由民主思想開始在中國廣泛傳播,中國知識份子開始覺醒,並付之行動。

如果說還有一個轉折點的話,應該就是在當今2010年左右,隨著我國科技的發展,網絡的普及,智能化產品的流行,目前的文化使用多媒體形式表現更加多元化,如網絡文學,小視頻,動漫,口語化。比如,以前記錄一件事可能用幾百字來表述,現在卻用幾張相片,加上幾句生活日常用語。或者直接拍一段小視頻記錄一件事,配上語音解說,表達自己的觀點。這樣的文化,使得思想觀點的傳播更加快,更加直觀,更加簡潔。內容的產生也更加隨意化,隨時隨地都在產生文化內容,表述形式也隨意。


錦霖若翔


個人感覺,中國歷史上每一次王朝更替,文化方向都要發生一次轉折,但總體兩千年封建性質沒變,直到辛亥革命以前。

但這其中有個大爆發階段,就是春秋戰國時期,那時正是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型階段,諸子百家,學說林立。

另一個階段就是五胡亂華,南北朝階段,從史書上看這階段幾百年戰爭不斷,漢族人民差點被滅亡,猶其五胡亂華時期,根本就無文化貢獻可言。但是,佛教,就是那時候,漸漸進入中原大地的,當然以前朝代已有佛教記載,但異族的一些民歌,曲風,也大量湧入。這導致後來南朝梁陳,佛寺遍佈 。而那時北朝的許多文學作品,便有異族風情。例如木蘭詩,等。

後來漢人與異族通婚。民族才漸漸融和了。幾百年過去回頭一看,三百年無一座十年未戰之城,三百年中華大地成了佛教道場。

五代十國曆時很短,並沒什麼文化建樹,但宋遼金時期,今天的河北,山東等一些地方,又為少數民族文化影響了一把,同時遼金等民族也學習了許多漢文化。那時雖民族融和痕跡不如南北朝,但文化融和卻很明顯,遼金等族也學會了作詩吟詞,燒造瓷器等,當然以前可能也會。但沒大量融和。北方漢人可能也從遼金人手中學會一些金銀煅燒等工藝。

到了元朝,蒙古人也學會了填詞,宋詞演變成了元曲小令。漢人也學會了一些蒙人習俗,戲曲雜劇也在社會興起。最有意思的是中國許多武術門類,其實是跟蒙古人學的。當然並不會是跟蒙古人學的。

這並不是胡說想象,而是有歷史依據,因為蒙古入主中原後,是執行了許多年禁武令的。漢人跟本不讓習武,甚至一個村,只許一把切菜刀,一口井。一些大型公眾集聚廠所,嚴加看管,更不讓習武,這樣許多年下來,許多功夫失傳,但肯定也有偷練的。但在社會大面上,漢蒙漸一融和,禁武令一鬆懈,漢蒙矛盾不那麼突出時,許多漢人便學會蒙古跤,又加以演化。學會了蒙古騎兵刀法等。

少林寺的許多功夫,據說也是一個蒙古和尚教的。實際蒙人入主中原後,少林寺開始也是禁武的。禁了許多年,但有一年一個蒙古老僧跟元朝皇帝說要到少林寺當主持,元帝同意,這和尚來了之後,蒙人當主持,少林寺禁武令便等同作廢,這蒙古老僧便傳授了許多功夫給少林僧眾,同時也整理了寺中往昔經典。可能也學了寺中原有一些功法。

這其實說明一個什麼問題,元朝其實是一個武術大融和時期。

到了清朝,其實許多文明倒退,但好處是漢人在朝庭也有一定地位,可以高官,滿人也認同了儒家文化,雖然好幾次大興文字獄,實施禁武令,篡改四庫全書等。但滿漢不通婚,旗籍有特權等,是不宜簇進民族融和,文化發展的。而且清皇族特頑固,瞧不起世界他國還不思學習交流,進取。最搞笑的一件事,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時,在一倉庫發現了兩挺很先進的機關槍,一查資料居然是當初英國進貢給亁隆皇帝的。可是亁隆竟拿這機槍當玩縣,扔庫裡不管了。

世界正工業革命大發展,大清朝其實是停滯了。

一直到了洋務運動,派遣留學生,可國家腐敗透頂,洋務運動也沒能挽救大清。

到了民國,其文化發展大家都知道了。大學,廠礦,電報局,鐵路局,白話文運動。等。

一直到建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