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德縣:創新模式 扶貧車間助推脫貧攻堅

在脫貧攻堅戰中,化德縣積極探索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新機制,把“扶貧車間”建到貧困村,切實解決貧困人口在家門口就業的難題,讓村民實現顧家、務農、打工“三不誤”。


化德縣:創新模式 扶貧車間助推脫貧攻堅

脫貧車間

走進化德縣德善村服裝扶貧車間,車間內生產正酣,一片繁忙的景象,工人們正在緊張有序地趕製羽絨服訂單產品。這個扶貧車間現有工人36名,大多都是來自當地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得益於“扶貧車間”的建立,像賈培榮這樣的貧困戶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不僅能獲得工資,還可以照顧家人,實現了“掙錢顧家兩不誤”。

“我們在這個車間做挺好,家裡面農活也不誤,月月也能掙個兩千來塊錢,全靠各級領導、村裡頭書記、駐村第一書記對我們挺上心,我們才能掙到錢。”貧困戶賈培榮說。

化德縣:創新模式 扶貧車間助推脫貧攻堅

化德縣羊駝絨產品

據瞭解,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化德縣大力推進建檔立卡貧困戶創業、就業扶貧工作,積極引導勞動密集型企業進入貧困村,引導各鎮鄉、各貧困村創建就業扶貧車間,採取“企業+車間+貧困戶”、“企業+訂單+貧困戶”的模式,向貧困群眾、留守婦女提供就業崗位,促進農村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加快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步伐。

扶貧車間涵蓋硅鐵包裝袋、服裝加工、檔案盒加工等行業,工序簡單,村民只要接受短期培訓即可上崗。在扶貧車間裡,村民按件領取報酬,每月可獲得1000元—2000元工資,時間自由,可以一邊照顧家庭,一邊到車間幹活,實現“掙錢顧家兩不誤”。“忙時務農,閒時務工”逐漸成為當地群眾生產生活的新常態。

截止目前,化德縣已建成並投入運行脫貧車間56個,直接帶動貧困人口928人,人均純收入至少在2萬元以上,貧困家庭基本可實現“一人務工、全家脫貧”。“送崗上門、就近就業”的扶貧車間就業模式,讓貧困群眾變身產業工人,如今已成為化德縣精準扶貧工作的重要載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