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配式建築構件產品認證及免套筒灌漿技術討論

春暖花開的季節,疫情即將散去,裝配式建築行業的春天已經到來!近日,幾位知名行業專家在線上針對裝配式建築構件產品認證及免套筒灌漿技術進行了精彩的討論,技術經驗與智慧的結合讓大家受益匪淺,現整理如下,以饗讀者。參與討論的部分專家有:


張偉宏—利勃海爾機械(徐州)有限公司總經理

彭雄博士—中科建(北京)建築規劃設計有限公司總經理

谷名望—深圳現代營造技術總經理

周旭—北京住總集團第三開發公司項目總工

孟憲宏—瀋陽建築大學教授

平永傑—北京建築材料檢驗研究院有限公司經理

高春風—中建協認證中心裝配式建築項目總監


一、裝配式建築產品及其認證

高春風

近期中建協認證中心正在國家認監委申請部分構件的認證規則備案。過程中專家們一直有個爭議:預製構件是不是產品。從北京市住建委網站很容易查到,預製構件應歸到建築材料類。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構件認證是否屬於部品部件認證?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大道至簡,才能有所突破,問題本身先不去糾結,目前情況預製構件的產品標準一直未能統一,後續的認證工作就更無從說起,目前對裝配式行業的發展負面和掣肘作用很大。


谷名望

1、按照工業製造產品的邏輯,通常由生產廠家自己設計產品,並進行定型,按照自己的質量管理體系進行品質控制,內部發放合格證,產品不針對某個特定對象,而是面向整個市場,由相關部門監督管理,質量有問題就會被市場拒絕。

2、按照工程管理的邏輯,是幾方責任主體分工合作,設計、委託生產,產品僅服務於特定對象,由建設行政機關統籌各方進行質量驗收,即使有毛病,驗收了就行,所以建築就沒有不合格工程。

3、從以上特徵區別來看,大多數構件是訂製,並不通用,不能算是產品,能夠算產品的主要是“水泥製品”,如管樁、空心樓板、條板隔牆等,這些都有產品標準圖集,產品標準圖集可以視為產品標準。例如樓梯應該向產品方向發展,特別是住宅樓梯,2.8、2.9、3.0米層高,板式、梁式、單雙跑,也就十來種形式,易於定型。

4、2013年,住建部委託山東建建設廳質監總站立項《預製構件質量監管體系的研究》課題,聘請我做專家。2014年我到安徽省調研時,安徽總站提出和我相同的觀點,如果做為產品,就該是市場監督局監管。因為取消了資質,市場上的建築產品是最複雜的,最難管也不好管的。

5、只有通用的東西,生產工藝流程可以完全標準化,才能用市場監督管理的辦法,預製構件過於複雜,只有部分能夠按產品管理,大部分還得按照工程管理,因此GB50204設定駐廠監造,是基本合理的。


周旭

1、個人認為構件廠生產的預製構件應算是產品。工廠設計生產產品也得迎合市場,主要是目前市場沒有標準件組裝建築的需求,所以板、牆、陽臺等都需要定製,但定製也是產品。構件廠生產樓梯、生產管樁、空心樓板,也生產定製的預製構件。我覺得從構件廠的角度來講,還是要用一套質量管理體系易於管理,越簡單,層級越少,趨於扁平的管理模型,也就越高效。

2、同時有幾個問題需要思考,如是否生產能夠達到標準化、有沒有實用的標準;市場相關部門具備怎樣相應能力管理預製構件;是否按照工程管理的要求管理生產更有保障。


高春風

裝配式建築構件和企業的認證,政府可以購買服務。這項工作住建部標準定額司等一直在力推,很著急。因為了解到裝配式建築企業和發達國家的差距,也清楚國內的質量現狀,所以非常支持這項工作的推進。國家認監委、市場監管局也在有力推動,相信定會有突破。各部委如果沒有精力管細節,我認為可以購買服務。比如檢測機構和認證機構聯手,就能輕鬆把問題解決了。如北京市質監總站就是這樣加強對京津冀地區的構件質量管理的。


谷名望

1、發達國家和地區的認證經驗:日本、美國和香港,是對預製構件生產企業進行質量管理體系的認證,納入協會管理,比如日本的協會對中國的幾家預製構件廠進行質量管理水平認證,通過認證的企業,就可以出口產品到日本,能夠接到日本的訂單。美國是由PCI協會對會員企業進行認證,不定期派出專家到廠裡突擊檢查技術質量管理情況,連續兩次不達標,取消會員資格,失去了PCI協會會員資格,基本上除了鄰居大叔買你兩塊板子以外,一些政府工程和大工程基本是沒有機會投標了。香港是由房屋署進行認證,發放HKQS認證標誌,沒有這個認證就進不了香港市場。

2、國內新建的預製構件廠,多數是建築業轉型,做得好的,像榆構、上海城建、上海建工等沒有幾個,都是原來的構件廠遺留下來的,一定要按照工業的管理體系來做才有可能,工業講究的是工藝流程和管控,建築業講究的是關係,酒杯一端政策放寬,無形中,產品質量就與企業文化有關係了。

3、預製構件“看似簡單、實則不易”,廣東有的企業按照香港的質量標準和要求生產構件。香港用的都是大陸民工,質量做的也是世界一流。香港由於執行英國的法律體系,對構件質量的驗收,在國內看來“近乎苛刻”,但是他們就是能夠做到。

4、深圳市《預製構件企業星級評價標準》編制時,就邀請了美國專家Kim,日本專家十直樹,學習借鑑國外的辦法進行管控。所以國內預製構件行業的認證,要想把產品標準化,還需要假以時日,首先是把產品體系和管理體系建立起來,產品體系可以成熟一個做一個,再通過行政的力量進行推廣,做出示範,不斷地推動模數化、標準化,就會形成多重標準構件。


彭雄

1、住建部2014年取消了構件廠資質管理,實際上就是想把預製構件當成工業化產品。但事實上,預製構件到今天為止,還不是成熟的工業化產品。何為工業化產品,關鍵應該是否合格證的背後就能確保構件的合格。我跟富士康聊過,為什麼工業化產品合格證就能確保產品合格,其實很簡單,企業標準是穩定透明的,機械的自動化程度高,製造過程是穩定的,控制機器的程序也是穩定的,生產出來的產品自然是合格穩定的,當然機器也有誤差,那是正態分佈的,通過控制標準,確保保證率的。

2、目前,我們生產構件關鍵問題在於仍然有大量的人工,人工是不穩定的,很難實現合格證來保證合格。所以,現在雖然是按照產品在管理,但是實際上都看成現場的延伸管理,包括駐場監理,各方參與的首段驗收首件驗收的程序。參與的就要擔責任,責任分散了,就不是產品,產品有明確的單一責任主體。當然,不是說工廠自動化程度不高,就目前來說,自動化程度也很難提高,因為目前推進的是裝配整體式。

二、德國設計師如何深化設計?

高春風

德國構件標準化很低,只有1.1重複率。有請利勃海爾張總給講下,德國設計師如何深化設計,是否也像國內的設計師一樣程序的在畫圖嗎?


張偉宏

德國絕大多數圖紙從建築設計已經開始考慮按照工業化產品生產,即BIM設計,所以深化設計確實很少拼命的再畫圖了,而是通過數據傳輸,經過簡單的深化設計就自動輸入到中心主控計算機,然後大量自動設計,少量人工輔助特殊部分、施工差異化的部分設計。

三、德國BIM設計應用很普遍嗎?

高春風

現在國內的設計院能實現構件正向設計的極少。德國BIM設計應用普遍程度怎樣?德國構件廠的自動化程度如何?


張偉宏

1、大部分企業BIM使用比較普遍,即使不用BIM,他們建築設計使用普通CAD設計的也比我們現在設計的容易使用軟件更快,更自動轉化。

2、轉化軟件應擁有更多功能,建築工業化設計的圖紙和現澆的圖紙更準確,國內很多是現澆圖紙,現澆能夠到現場改,到了工業化生產就沒有回頭路,只能修改正確再繼續深化。

四、雙皮牆、免灌漿套筒體系是發展方向

高春風

1、在PC裝配式體系中,“雙皮牆”具有其他體系無法比擬的優點,生產時不出筋易於實現自動化,裝配時不用套筒灌漿,大幅度減少質量隱患,綜合成本明顯低於其他方式。歐洲雙皮牆應用比例很高,因為他們有一批專業技術人員一直在潛心研究,有專業工廠願意去做,質量、價格得到了市場認可。

2、北京住總萬科已經生產了雙皮牆樣板。北京萬科公司要在京津冀地區要開雙皮牆應用先河。友情提示:國標GB/T51231和上海,江蘇雙皮牆技術規程中,都提到了雙皮牆的內表面必須做4mm粗糙面。其作用是利於新舊混凝土結合防止出現三層皮,防止開裂;同時利於防水,降低浸水深度。

3、在歐盟和德國的雙皮牆構件,粗糙度檢驗是重點項。而且桁架筋需要與網片點焊或者綁紮牢固。A板可以人工或者機械拉毛,B板被扣在A板下部,生產時如何拉毛?辦法總比困難多:採用半乾硬混凝土,石子顆粒外露粗尖角;人工製作1-2米長的耙子,伸進200mm厚空腔裡,從四周拉毛;如果A板B板內表面光滑,粗糙度不夠,那麼質量隱患在前邊等著,其後果德國人已經領教過。所以他們每個周都要測粗糙度。在雙皮牆深化設計時,就應該在設計說明裡強調粗糙度。

4、雙皮牆的浸水深度試驗也是德國構件的重點檢驗項。我見過德國雙皮牆拉毛的照片,這是一個方式,把耙子伸進去。有的構件廠是半乾硬混凝土,也要振動成型。石子的尖角外露。自密實混凝土也是一種方式,而且表面容易太光,但是成本偏高。

5、中建協認證中心在和德國高品質聯盟合作,成立了中國C-syspro高品質聯盟。目前有住總萬科,中建科技,武漢美好置業,北京燕通構件廠等。歡迎全國的構件企業加盟。我們通過高品質聯盟能接觸到歐洲的先進技術和標準。他們以前也走了很多彎路。以前德國的疊合板也四面出筋,後來改進了設計,採用拐角筋,生產時側模就不用開洞了,實現了模板的多次週轉,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工效,機械手操作成為可能。


張偉宏

德國自動生產雙層牆毛面,需要半乾自密實混凝土+模臺微震動,模臺震動力必須可調,這樣來試出不同配合比的最佳狀態。否則就需要按照高總說的人工拉毛,需要工人有技術有責任心。


高春風

1、分享一個案例,如下是2020年3月份浙江省的一個地標,今後雙皮牆體系、免灌漿套筒體系是個方向。

有專家稱,浙江省的這個疊合剪力牆體系質量驗收規範存在一些改進空間。

裝配式建築構件產品認證及免套筒灌漿技術討論

2、目前國內的樓板相對較薄,隔音效果會受影響。現在疫情時期,樓上小孩兒跑來跑去咚咚響。歐洲的樓板厚度超出想像,他們的噪音擾民幾乎沒有,這是歐洲建築設計的首要考慮,日本的疊合板也很厚。

3、標準化協會3月12日發的徵求意見稿,這是免灌漿套筒連接的新體系。八度區只能做到50米,六度區可以到100米高。以後免灌漿體系會越來越多。中建科技廊坊工廠的雙皮牆生產現在半停滯,京津冀幾乎沒有什麼項目。現在燕通在做縱肋免灌漿套筒體系,今年承德綠建有示範應用。


裝配式建築構件產品認證及免套筒灌漿技術討論

4、現在的裝配整體式式剪力牆體系中,設計院有必要把細而密的豎向鋼筋優化,降低鋼筋和套筒連接難度。現在有的工地安牆板時,項目部為防止工人切斷插筋,把氣割設備藏起來。


周旭

技術要研究,我覺得核心是需要提高人的素質。第一人員培養,深入專科院校培訓教育培養建築工人;第二提高待遇,修改計價規則,至少把定額的人工單價提高到市場平均水平;第三需要做充分準備,設計週期加長,深化設計週期加長,前期施工組織策劃時間加長。


孟憲宏教授

以後經濟發達了,可以要求剪力牆最小厚度300,樓板最小150,現在的問題就不是問題了,淘汰抗拉強度500MPA以下的受力鋼筋,可以解決很多問題。


劉建剛

天津百利環保免套筒灌漿新體系,這個體系在吉林中鐵等多個項目中已經在使用,吉林也有這個體系的地方標準,百利環保正在想辦法在京津冀地區推廣。


裝配式建築構件產品認證及免套筒灌漿技術討論

裝配式建築構件產品認證及免套筒灌漿技術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