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慨吧,驚歎吧!歷史上最大的勝利!

感慨吧,驚歎吧!歷史上最大的勝利!

戰爭狂人阿道夫·希特勒對於進攻蘇聯蓄謀已久。早在1939年8月閃擊波蘭的前夕,他就曾指出:“我已經把最精銳的部隊派往東方。波蘭作為一個國家已經滅亡,他們將和德國人共處……蘇聯的命運也將如出一轍。”


感慨吧,驚歎吧!歷史上最大的勝利!

▲ 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國3個集團軍群對蘇聯發動大規模的突然襲擊。北方集團軍群進攻方向是波羅的海國家和列寧格勒,南方集團軍群將橫掃烏克蘭境內廣闊的平原,中央集團軍群則像一把利劍一樣直指蘇聯的心臟——莫斯科。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發動了軍事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入侵行動——“巴巴羅薩”行動。從波羅的海到羅馬尼亞的漫長戰線上,以德國為首的300萬軸心國軍隊潮水般地越過蘇聯邊境。一時之間,蘇聯舉國上下被這場出其不意的猛烈進攻驚呆了。最初,斯大林一直竭盡全力地避免給德國人創造任何入侵的藉口,以便爭取時間恢復和重組紅軍部隊。看到希特勒如此快速地撕毀蘇德之間的和平條約,一向剛愎自用的斯大林實在難以置信,因為直到希特勒進攻蘇聯的當天夜間,蘇聯方面仍然在源源不斷地向德國輸送各種戰略物資。


早在入侵之前的數個月裡,納粹德國空軍的飛機就一直不停地從蘇聯空軍基地的上空飛越,掌握了大量的軍事情報。隨著進攻的開始,他們在短短數天之內就將蘇聯空軍摧毀殆盡,取得了20世紀戰爭史上最為出色的戰果。當時,由於蘇聯空軍正在進行擴建,許多飛行團將他們的大批飛機停放在跑道上,這些擠在一起的飛機為敵人的進攻創造了最便利的條件,德軍往往只需一枚炸彈就可以摧毀一箇中隊的飛機。退而言之,即使蘇軍來得及升空作戰,也沒有可以和德軍的“梅塞施米特”Bf109戰鬥機相抗衡的飛行技術和飛機。因此,許多德軍飛行員在此期間取得了令人難以置信的輝煌戰績,成為大名鼎鼎的王牌殺手。


中央集團軍群


在貴族出身的陸軍元帥費多爾·馮·博克的指揮下,德國中央集團軍群由2個步兵集團軍和2個裝甲集群組成。其中,2個裝甲集群實質上是2個坦克集團軍,指揮官分別是霍斯和古德里安將軍。就是這幾支集團軍將重蹈129年前拿破崙軍隊兵敗莫斯科的歷史覆轍,其指揮官們的拙劣表現甚至令拿破崙相形見絀。然而,在戰爭爆發之初,他們一個個卻雄心勃勃,妄圖在8個星期之內推進到莫斯科,並在進軍途中殲滅蘇聯軍隊。


在這方面,他們深受希特勒的蠱惑,後者胸有成竹地告訴他們:“不出3個月,我們就可以看到蘇聯的崩潰,那樣的場面將史無前例。我們只需要在前門上踢上一腳,蘇聯這座破房子就會應聲坍塌下來。”對於手下指揮著4個裝甲師的裝甲集群司令官海因茨·古德里安而言,這段日子是他的軍事生涯的巔峰時刻。有充分的證據可以證明,他和霍斯兩人指揮著整個作戰行動中最精銳、最重要的裝甲部隊,因此,極有可能取得那個世紀(20世紀)乃至整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最輝煌的軍事勝利。而最初階段的戰事進展也似乎驗證了這種預測。


古德里安的第一項任務是指揮他的裝甲部隊渡過布格河(蘇波界河),從兩翼進攻佈列斯特-利托夫斯克要塞,而後直逼白俄羅斯首府明斯克。屆時,他將從南翼進攻這座城市,與從北翼發起進攻的霍斯的部隊會合,形成合圍夾擊之勢。通過這種方式,將把蘇軍部隊分割包圍在一個巨大的“鍋爐”內,一旦蘇軍的補給消耗乾淨,除了投降他們將別無他法。至6月24日,就在進攻發起後的第60個小時,第17裝甲師已經行進140千米進入了斯洛尼姆,距離第一個目標僅剩下一半的路程。3天后的6月27日下午,第17裝甲師的先頭部隊進入明斯克,與霍斯的第3裝甲集群先頭部隊會合,後者在過去5天內行程達到350千米。


感慨吧,驚歎吧!歷史上最大的勝利!

▲ 充當德軍先頭部隊的是第29裝甲師。德國國防軍充分發揮了裝甲部隊的機動能力,在穿越一望無際的俄羅斯草原之前,將數量驚人的紅軍部隊分割包圍。


在他們的身後,留下了4個“口袋”,分別是佈列斯特-利托夫斯克要塞、比亞利斯托克地區、沃爾科夫斯克和諾沃格魯多克至明斯克之間,裡面是被包圍的蘇聯紅軍。但是,與一年前法國軍隊潰敗時的表現截然不同,這些被包圍的紅軍沒有流露出任何放下武器投降的意圖。在此情況下,德國第4和第9集團軍給步兵部隊下令,首先死死牽制住這些敵人,而後再逐個殲滅。


感慨吧,驚歎吧!歷史上最大的勝利!

▲ 德軍用火焰噴射器焚燒一個蘇軍掩體的入口。照片中的這種靜態防禦陣地很快便被德軍裝甲部隊切斷,接下來被隨後趕到的步兵部隊逐個清除。


然而,德軍卻遭遇了一個難題,艱難跋涉的步兵部隊被裝甲部隊遠遠地甩到了後面。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巴巴羅薩”行動地圖上標出的道路,實際上只不過是一些車轍而已,而且很快又變成了小腿深的泥漿,很難在這樣的道路上達到每小時5千米的行進速度。此外,另一個問題就是後勤補給。在50多萬輛卡車中,相當大的一部分是1940年從法國戰場上繳獲的,原計劃用來向前線運送補給和人員。但是,其中的許多車輛無法在地形崎嶇的地帶進行載重運輸,零部件也很缺乏。更加糟糕的是,由於這些車輛幾乎走遍了半個歐洲,它們的有效行車裡程數差不多也用到頭了。


這時德軍內部發生了嚴重分歧。古德里安和霍斯堅持認為,行進速度將在這場戰役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因此,裝甲部隊必須繼續快速推進,朝著斯摩稜斯克和莫斯科進軍。但是,上級指揮官們並不同意他們的看法。7月1日,這兩位裝甲部隊指揮官公然違抗命令,下令所屬部隊向著下一道障礙——別列津納河衝去。在此情況下,古德里安和霍斯二人的頂頭上司馮·克魯格將軍向他們發出嚴重警告,威脅說將把他們送上軍事法庭。


就在同一天,古德里安的裝甲部隊第一次遇上了蘇聯的T-34型坦克。當時,一輛T-34坦克攔住了他們的推進步伐,雙方對峙時間竟達3小時之久,並且德軍有5輛3型坦克被擊毀。最終,德軍用一門88毫米口徑的高射炮從背後進行攻擊,才總算是清除了這個龐然大物。讓德國人感到幸運的是,接下來沒有再碰上T-34型坦克。


感慨吧,驚歎吧!歷史上最大的勝利!

▲ 一輛蘇軍KV-1型坦克正在拉脫維亞的森林中熊熊燃燒。在戰場上遭遇到像T-34型和KV-1型這樣的坦克,讓德國國防軍在惱火之餘又非常震驚,因為這種坦克的裝甲防護能力非常出眾,能夠輕而易舉地將標準的37毫米口徑反坦克炮彈彈出去。當時,只有50毫米以上口徑的重型炮彈能夠摧毀它們。


向前推進


7月3日,德軍下達了下一階段的行動命令。古德里安從位於別列津納河的橋頭堡陣地上派出第18裝甲師,向第聶伯河進發,於7月5日抵達目的地。在那裡,第18裝甲師擊退了蘇軍的一次反擊,並且一直等到裝甲集群的所有3個師沿著河岸連成一片為止。這個陣地非常不安全,兩翼全部暴露給蘇軍。與此同時,後勤補給正變得越來越脆弱,擔任支援任務的步兵部隊還遠遠落在後方,起碼需要2周時間才能趕到這裡。看到這種情況,克魯格幾乎暴跳如雷,下令嚴禁裝甲部隊再向前推進半步。


然而,就在德軍裝甲部隊一天天地等待著步兵到來的同時,蘇軍防線正變得越來越堅固。倘若繼續等待下去,德軍將徹底喪失渡過第聶伯河的最佳戰機。最終,克魯格還是做出了讓步,“你們的行動太冒險了”,他一邊抱怨著古德里安等人,一邊下達了進行下一階段攻擊的命令。在接下來的3個星期裡,德軍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激烈戰鬥。在最初10天,古德里安的第2裝甲集群需要實現3個目標:首先,需要阻擊已經被自己包抄了的蘇軍部隊,防止其向南或向東逃竄;其次,與從西北方向攻進的第3裝甲集群會合;最後,擴大德軍在斯摩稜斯克以東地區奪取的陣地,將其轉變為一個堅固的橋頭堡,為向莫斯科發起最後突擊做準備。


7月16日,第29摩托化師的先頭部隊抵達了斯摩稜斯克,但是,仍然見不到霍斯的第3裝甲集群先頭部隊的影子。7月29日,希特勒的助手施蒙特上校抵達古德里安的指揮部,給他帶來了希特勒的祝賀以及“橡葉騎士十字勳章”——古德里安是第5位獲此殊榮的德國軍人。同時,他還首次帶來了希特勒要求古德里安改變作戰計劃和戰略重點的指示。


也許,莫斯科並不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在烏克蘭,綿延千里的豐饒麥田可以滿足數量不斷增長的軸心國軍隊的吃飯需要;再往前去就是儲量豐富的巴庫油田,將為納粹軍隊進行戰爭提供必需的燃料物資。相比而言,攻佔莫斯科的目標可以稍晚實現,因此,古德里安要停止向東推進。


北方集團軍群


就在中央集團軍群向著莫斯科推進的同時,北方集團軍群在馮·勒布陸軍元帥的指揮下,向著波羅的海諸國和列寧格勒前進。北方集團軍群下轄2個步兵集團軍,共有15個步兵師的兵力。負責提供裝甲突破支援的是第4裝甲集群,下轄3個裝甲師、3個摩托化步兵師和2個常規步兵師。另有3個步兵師也擔負支援任務。


與中央集團軍群相比,北方集團軍群的裝甲進攻力量薄弱許多。這讓馮·勒布的參謀班子大為光火,畢竟從地圖上看,他們有著更遠的路程需要跋涉,有著更深的縱深需要突破。然而兩個集團軍群之間的激烈爭論並沒有擴展到他們的最高指揮官那裡,有著貴族氣派的馮·勒布和馮·博克不屑於進行任何爭吵,卻唆使自己的手下這樣做。


6月22日午夜時分,北方集團軍群的所有部隊均已進入陣地。凌晨3時5分,德軍開始向列寧格勒方向發起進攻。在最初的中路突破時,他們遇到蘇軍部隊非常微弱的抵抗,但很快就將其擊退了。第一天傍晚時分,裝甲部隊已經突入立陶宛境內縱深60千米。


第7裝甲師沿著德維納河沿岸的主幹公路,從考納斯向德文斯克推進。至6月26日上午,他們已經奪取了德維納河上的兩座大橋。蘇軍的反擊被無情地擊退,德軍更多的裝甲部隊呼嘯而至。到當日夜間,這座城市已經被德國人牢牢地控制住了。在5天之內,北方集團軍群的第一個目標——在距離東普魯士300千米的德維納河上建立寬大橋頭堡——已經實現。7月2日,第4裝甲集群長途奔襲250千米,進入奧斯特羅夫和普斯科夫地區。7月4日,奧斯特羅夫被第1裝甲師攻克。同一天,第6裝甲師突破“斯大林防線”的北端延長線。該裝甲集團的另外3個摩托化師越過奧波奇卡對面的拉脫維亞—俄羅斯的老邊界,向著普斯科夫推進。因此,當蘇軍集結大批坦克於7月5日從東部發起反擊時,德軍的裝甲力量已經得到了加強。第二天結束時,在德軍裝甲師駐地與普斯科夫之間的陣地上,橫七豎八地躺著140輛蘇軍坦克的殘骸。


一次斷斷續續的進攻


支援第4裝甲集群作戰的步兵部隊無法與其保持同步。俄羅斯境內坑坑窪窪、凹凸不平的地形條件,使得即使是摩托化步兵也無法保持正常推進速度,他們在清理完畢陶格夫匹爾斯的蘇軍之後,已經落後裝甲突擊部隊100多千米了。然而,形勢很快向著有利於德國人的一方發生了轉變。與俄羅斯相比,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境內的道路狀況非常好,在此情況下,德國第18集團軍的推進速度幾乎與裝甲部隊不相上下。至7月7日,有12個蘇軍師被殲滅,塔林和納爾瓦已經處於德軍的炮火攻擊之下,另外4個德軍師正向著佩普西湖的南端快速進逼。


對於在德國後方的指揮官們而言,尤其對於希特勒而言,整個“巴巴羅薩”行動的戰場態勢正變得越來越危險:不僅裝甲部隊和步兵部隊之間的“縫隙”越拉越大,就連各個集團軍群之間的“縫隙”也愈發明顯。在這些“縫隙”中間,最初在德軍打擊下陷入懵懂和混亂狀態的蘇軍部隊正逐漸恢復過來。這些由不計其數的勇士組成的部隊,已經能夠判斷出德軍什麼時候將會對自己發起進攻。


感慨吧,驚歎吧!歷史上最大的勝利!

▲ 在德軍對佈列斯特-利陶夫斯克的猛烈炮擊過後,一名被炸得頭暈眼花的蘇軍士兵向德軍投降。在德軍的野蠻進攻之下,數以萬計的蘇軍士兵淪為戰俘,但數量更多的蘇軍士兵在絕望之下仍選擇了繼續抵抗,他們後來成為游擊隊中的骨幹。


儘管裝甲指揮官萊因哈特和曼施泰因不斷地懇求和抱怨,但是,立即向列寧格勒心臟地帶發起突擊的想法必須暫時擱置下來。在他們身後,步履艱難的步兵部隊一邊戰鬥,一邊前進,就這樣一路下來,他們的有生力量逐漸消耗殆盡。德軍在戰鬥中遭受了難以避免的傷亡,大量的步兵營、步兵團甚至步兵師不得不停下來,全力對付包圍圈中的蘇軍。結果,到了7月中旬,德軍高層下達命令,決定從中央集團軍群北翼抽調部隊,填補其與北方集團軍之間的不斷惡化的“縫隙”。德軍的這個延誤為蘇軍守備部隊提供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他們抓緊一切時間大力加固己方陣地。隨後,德軍向北發起了一次進攻,但在伊爾門湖以西受阻。之所以出現這種局面,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戰爭中的一個永遠不變的因素:經過長達一個多月的連續作戰和強行軍(很多時候是在炎炎烈日下進行),德軍步兵已經筋疲力盡,很難再保持初期的進攻銳利勢頭了。


這次進攻遭到了蘇軍的頑強反擊。雙方進行了異常激烈的交鋒,喊殺聲、槍炮聲震耳欲聾,場面恐怖。然而,德國人平素的訓練和戰鬥力發揮了功效,4個裝甲師最終突破了蘇軍陣地。到了8月11日,他們已經清除了所有的殘餘蘇軍,進攻矛頭再次指向列寧格勒——但是,在那裡,他們最終將被蘇聯人的頑強抵抗所擊退。


感慨吧,驚歎吧!歷史上最大的勝利!

▲ 在戰爭最早期,納粹國防軍在蘇聯境內有些地區被視為解放者而受到熱烈歡迎,但是,德國人對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的野蠻暴行卻將這種支持變成了仇恨。莫斯科方面充分利用德國人的這種暴行大做文章,蘇聯共產黨把“衛國戰爭”宣傳成為“把俄羅斯母親從納粹壓迫下解放出來”的一場鬥爭。


此時,希特勒向中央集團軍群親自下達命令,要求從霍斯將軍的裝甲集群中抽調出一個裝甲軍增援北方集團軍群。接下來,根據希特勒的指示,霍斯派出的先頭裝甲部隊沿著沃爾霍夫河西岸向前推進,很快就抵達了伊肖拉,這裡距離列寧格勒中心區只有17千米。與此同時,摩托化步兵掉頭向東,朝著涅瓦河和拉多加湖前進。列寧格勒,這座以前的俄國首都被包圍了。


但是,包圍並不等於佔領。德軍這兩支先頭部隊很快便陷入了迷宮般的反坦克塹壕和零散不堪的土木工事之中。這些障礙物是在德軍中途停下來重組隊伍時,幾乎陷入絕望之中的列寧格勒人佈設下的。至9月10日傍晚時分,德軍部隊已經抵達位於列寧格勒西南10千米處的杜戈爾多夫高地。然而,由於大量坦克被擊中和擊毀,德軍裝甲部隊基本上已經喪失了進攻的動力。第二天,德軍步兵悄悄地從裝甲部隊左翼經過,進入列寧格勒的郊區斯魯茨克和普希金小鎮,當天晚上攻佔了位於克拉斯諾耶塞羅的俄國沙皇的夏宮。但是,德軍繼續進攻列寧格勒的推動力卻徹底消失了,因為就在這時,烏克蘭的千里麥田和儲量豐富的巴庫油田的強大誘惑力徹底控制了希特勒的大腦。就像進攻莫斯科一樣,進攻列寧格勒的事情也必須擱置一邊。


南方集團軍群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直到1941年8月,希特勒才斷定“巴巴羅薩”行動的南部戰線最為重要。但在此之前,希特勒派往這個方向的兵力——南方集團軍群——卻是三個集團軍群之中最薄弱的。希特勒隨即對其進行了加強,並且派遣陸軍元帥格爾德·馮·龍德施泰特擔任司令官。接下來,龍德施泰特將最強大的兵力放在北翼,它們分別是:賴歇瑙指揮的第6集團軍、克萊斯特指揮的第1裝甲集群、施蒂爾普納格爾指揮的第17集團軍。在南翼,德軍的兵力相對薄弱,從摩爾達維亞出發的德軍只有1個集團軍,協同他們作戰的有2個羅馬尼亞集團軍、1個匈牙利軍和1個意大利軍,使用的都是老舊過時的裝備,火炮和車輛少得可憐。


然而,進攻從一開始便取得了輝煌的戰果。當時,為了躲避德軍的鋒芒,蘇軍指揮官基爾波諾斯(西南方面軍司令員)將部隊化整為零,卻被德軍各個擊破。在第一次強大突擊中,德軍第1裝甲集群將蘇軍第5集團軍擊退。蘇軍隨即退入普里皮特沼澤地區,在這裡,德軍裝甲車輛和摩托化車輛無法繼續跟進,只有望洋興嘆。接下來,蘇軍第5集團軍很快進行了重組,並於7月中旬從科羅斯堅向西南方向發起了反擊,與從別爾季切夫方向對進的蘇軍第6集團軍共同夾擊德軍。這時,有著豐富作戰經驗的德軍部隊巧妙地將88毫米高射炮用作反坦克火炮,挫敗了蘇軍的進攻勢頭。蘇軍第5集團軍再次退入沼澤地帶。在隨後的6個星期內,這種局面使得克萊斯特和賴歇瑙始終覺得如鯁在喉、如芒在背。


德軍繼續向著布格河到德涅斯特河的中間地帶推進。蘇軍主力部隊在德高望重但能力平庸的布瓊尼元帥及政治委員尼基塔·赫魯曉夫的指揮下,集中部署在基輔和烏曼周邊的兩個地區。為了分割和消滅這些蘇軍,克萊斯特的裝甲集群和第6集團軍密切配合,向著布格河—德涅斯特河之間的陸橋地帶進攻。同時,賴歇瑙的部分兵力掉頭西進。在那裡,他們先後與從摩爾達維亞出發的斯蒂爾普納格爾和舒伯特的部隊會合。


與北段戰場相比,這裡的地面路況相對堅硬許多,德軍步兵部隊得以向前快速推進。很快地,蘇軍第6、第12集團軍和第18集團軍的部分兵力便被優勢的敵人孤立起來。8月3日,他們與外界的聯繫完全中斷。到了8月8日,他們已經處於來自所有方向的德軍炮火的攻擊之下。兩天後,蘇軍停止了抵抗,大約20個師被殲滅,10.3萬人成為戰俘。


與此同時,兩個羅馬尼亞集團軍沿著海岸線向前推進,開始對敖德薩進行包圍。儘管羅馬尼亞人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但是對敖德薩長達64天的圍困,防止了駐守該要塞的蘇軍部隊在烏克蘭腹地的戰鬥中發揮重要作用。在這裡,蘇軍將最大規模的一支部隊集結在基輔及其北部地區。於是,希特勒下達命令,要求古德里安的裝甲集群立即從中央集團軍群脫離出來,與克萊斯特的部隊會合,將蘇軍3個整編集團軍和至少2個集團軍部分部隊徹底切斷。


實際上,古德里安並沒有立即執行元首的命令,他仍然把自己的目光和雄心放在莫斯科方向上。8月4日,希特勒親自到新博羅索前線視察,並與他的高級指揮官們進行了交談。博克和古德里安向希特勒極力進言,懇求他不要放棄進攻莫斯科。希特勒當時曾被深深地打動了,然而,在隨後的三個星期裡,他的態度卻逐漸堅決起來,並於8月24日單獨接見了古德里安,命令他立即率領整個裝甲集群協助攻佔烏克蘭。於是,在接下來的兩天裡,“古德里安裝甲集團”(這一改名是為了撫慰古德里安的個人心情)來了一個90度的大轉向,揮師南下。


(全文改編、摘錄自《第三帝國的興亡》一書)


END


感慨吧,驚歎吧!歷史上最大的勝利!

《第三帝國的興亡》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一部全新的納粹德國興亡史

一本地圖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簡史


本書是一部以納粹德國的興起和滅亡為主線的第二次世界大戰重大戰役全史。全書配以近百張四色高清的軍事形勢和戰場態勢地圖,附以珍貴歷史照片,生動真實地再現了納粹軍隊征服歐洲和北非的過程,也記錄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局轉化,從北非決戰,大西洋海戰,盟軍進攻意大利,蘇軍反攻,直至納粹德國的滅亡,展現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曲折艱難而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