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作品後期必修圖嗎?為什麼不能一次成像呢?

雪山山韻


後期修圖有些人存在誤區才會提出這樣的問題,你去看的電影其實都是經過後期處理的,有些僅僅是調色有些科幻的還會添枝加葉,但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符合表現的主題,讓觀眾賞心悅目。

對藝術的追求不同

這個沒有定論,有些人就是直接拍完了就發片,這根自己的習慣個對藝術的感知有關係,沒有誰對誰錯之說,攝影本身就是追求真實追求自然,不後期直接出圖沒什麼問題,只是有些瑕疵。

後期不意味著畫蛇添足

後期大部分還是修改前期拍攝中的不足,例如畸變、色調、二次構圖、去除雜物、這些後期都是前期無法獲取的。

適當的調色修圖我覺得是合理的,但不意味著隨便後期,將本來沒有的內容自己通過ps加上,這樣就失去了真實性,如果你是玩科幻除外。

鼓勵前期能做的儘量不在後期做

根據你說的延展一下說就是前期能做的儘量不後期,但是一些前期辦不到的還是建議後期來彌補,只要是正常的調色矯正我覺得是ok的。

不要過度妖魔化後期,咱們看的電影本身都是經過後期處理調色的,攝影是藝術,藝術就有自己的獨特的美感屬性,為了這個屬性我們才會去儘量去追求在真實的基礎上展現美感。

一次成像需要極大的耐心

有些紀實大師確實就是一次成片,但你知道那有多難嗎?99.9%的紀實作品都是失敗的,只有0.1的機會才是成功的,為了那個0.1的機會很多人是耐不住的,為何不通過後期去矯正這些不足呢?

一次成片對攝影師拍攝的技能和那個瞬間有極大的挑戰和極大的耐心,需要有強大的毅力。

如果您有不同看法或者還有其它問題也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謝謝。


小魚大魚看世界



後期修圖看什麼情況。

一般來說商業圖片要後期修圖,目的一個是使照片"完美"比如物體或人物皮膚的瑕疵等,還有就是完成創意設計等。



我說的商業圖片包括廣告,影樓人像,還包括賣給圖片庫的照片。不僅是人像還有風光產品等。


我個人除了商業圖片外經常拍攝會議或活動。現在的客戶一般要求直播,這樣就不可能進行修圖。
我到現場後根據情況來設定相機的參數比如反差,銳度,色彩飽合度等。然後再設定曝光。
對於一些新聞或街頭抓拍的紀實類後期我也會修,但僅限於調整反差和色調。

所以後期的調整根據照片的用途要求來決定是否進行。不能一概而論。


芷丘攝影


攝影作品後期必修圖嗎?這個問題對於現在的年輕人真的太好了。

小的時候常常看到父親在暗箱裡操作交卷底片,自己還製作燙金紙覆在照片上,拿個鐵質的筆在上面寫字也許那就是最初的後期製作,能夠在照片上寫字感覺好神奇。這張照片是80年代爸爸給媽媽拍的,加的燙金字。

膠片時代沒有現在的後期製作,只有顯影和出自自己的小創意。隨著科技的進步,相機進入了數碼時代,也出現了很多數碼修圖師。一群對照片進行深加工的人們。

我認為照片需不需要修飾分為兩個部分:1.對於初學者來說,那就好好的前期拍攝,不要去考慮後期。只有內心深處堅定自己可以拍出好的照片,才能學好攝影。過分的想著反正還有後期呢,那是學不好攝影的。2.對於專業攝影師也僅僅有後期來彌補前期拍攝的不足。攝影師一次瞬間的記錄,後期只是道具啊不是手段。有時候看到過去的老照片,不僅會感慨,如果讓自己回到膠片時代是否能拍出,光線、構圖如此講究的照片,答案是否定了。就是因為我們過分的依賴,後期,導致自身的攝影水平,不是那麼高超。個人覺得攝影師對待攝影和後期就像武術家練內功和外功一樣。只有先把自身內功修煉好才能不被外物擊垮。3.新聞類拍攝儘可能不用後期,因為讀者需要真實性。

後期修圖,我們只看作是一種修辭手段,是前期拍攝達不到的一種手段。比如人像拍攝,大家都是愛美的,而人又不是十全十美的,有的人,胖,有的人瘦,有的人臉上有瑕疵,等等。這時候我們會使用後期使得人物更加完美,色彩上也可以更趨向於主題風格。

後期不是萬能的,後期的修飾要在前期的拍攝基礎上,不能是真,這才是攝影記錄的本質。後期的本質只是讓照片更加美觀。

綜上,攝影作品後期未必一定要修圖,把更多的心思都用在前期拍攝上,把專業技術應用到位就是一張好的照片。還是那句話,運用後期是因為我們前期完成的不好,在攝影的本質基礎上還需要提高。希望大家共勉,多提升攝影技術,少些後期深加工。謝謝!


張Shoot


攝影,是否一次成像,是否後期修圖,沒有明文規定。可以一次成像,不去修圖,並非一律修圖。

攝影,大致要經歷這幾個階段。

第一是滿意自己拍攝的照片階段。在這個階段裡,只要把主體拍入鏡頭,無論是風景還是人像,主體不虛不暗,自己就滿意了。這個時期,攝影人想都不想“後期修圖”的事。

第二是發現自己的照片存在不足階段。拍攝實踐中,潛移默化地提高了欣賞水平和鑑賞能力,逐步發現自己拍攝照片的不足之處,開始注重並模仿心儀照片的拍攝技巧,在構圖、用光、角度等方面有所理解並開始應用。但在這個階段中,心裡想的,還是如何把照片拍好,沒有想去“後期修圖”,甚至仍在排斥“後期修圖”。

第三是發現不足、彌補缺陷、完善照片階段。這個階段的照片,一般來說在構圖、用光、角度等攝影技巧方面,沒有問題或問題不大,但環境因素影響和光電轉換特性帶來的不足,攝影人開始發現併力圖解決,於是開始接觸“後期”軟件。

例如,光照不足的風光片明顯發暗,通透性差;再如,光比大時的拍攝,儘管開啟了HDR模式,但為了避免亮部細節的丟失,出來的照片暗部更暗;還如,拍攝逆光人像時,雖然選擇了點測光,但主體的臉部還是較暗。顯然,這些不足和缺陷,主要是環境和設備等因素影響的。還要說明的是,這些“先天不足”,本來一直存在於自己的照片中,只是因為當時的鑑賞能力問題,沒有發現而以。不過,這些不足和缺陷,利用修圖軟件很容易得到調整和改善。因此,攝影人到了這個階段時,開始認識“後期修圖”並使用後期軟件。

最後要說的是,後期修圖,是為了修補照片的不足之處,使其更加完善。因此說,後期修圖,是對照片的第二次創作。現在,老人和孩子拍過照片後,都知道用“美圖秀秀”美顏一下;做為攝影人,如果仍在排斥“後期修圖”,是不應該的。


曉軍趙


有的作品需要後期修飾才更能體現她的美感。打個比方環境條件比較惡劣,天有點黑光不足,那拍出來的圖可能不那麼分明也沒那麼清晰,那麼後期就非常有必要了。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在平常拍攝中如果天時地利人和非常好的話不修圖也是OK的


Echo123


攝影就是真實的記錄,觀景是為攝,記錄是為影。強調攝影作品後期,尤其是過度後期,應該是走入電腦特技的行當,誤導了不少攝影人。

拍攝時認真選景、構圖,拍出的佳作才可以快速提高攝影水平。

筆者沒有後期(只添加文字)的作品。



三秦行客


拿我的這張圖裡來說 我的相機拍不到月亮 但是我想要這種明月襯出的孤獨感 所以後期p了一個上去

當然 大部分時候 我都是原圖直出

後期與否 取決於你的藝術表現是否需要 而不是一味地為了修圖而修圖



九天映畫


理論上修圖是一項提升作品內涵的過程,將所要表達的思想充分體現出來,但也不建議過度修飾而偏移事物本來面貌。



芒果家的鯉魚


第一修圖是後期的,好的天氣,好的角度,光線的角度,去構圖,也絕不對不是什麼照片都要修圖的,在拍攝前要精確構圖,完美曝光,好的照片不一定要去修圖。


hjh7120357


攝影不一定都要後期,當然商業攝影除外。新聞攝影和紀實攝影基本都是直出的,畫面的內容才是最重要的。攝影可以不後期,但是需要更好的內容表達,對光線更精準把控,對色彩更深的理解,對焦精確景深的恰到好處,對構圖考究,需要熟練的運用才能做到直出都是好片。就拿風光攝影來說,只有在合適的季節合適的時間出現在合適的位置,有著合適的天氣和光影構圖才能得到一張漂亮到極致的直出照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