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患者,血壓是不是降得“越低越好”?

張之瀛大夫


當然不是!


對於血壓、血脂、血糖這些人體的生理指標,都是有正常值範圍的。升高的不符合生理,會帶來損害,因此需要治療(包括藥物和非藥物),使之回覆到正常值範圍內。只是某些指標在某些疾病特定的情況下(比如夾層動脈瘤患者的血壓、心血管病高危患者的血脂等)會要求更低一些。注意,那是在某些疾病特定的情況下,而不是治療的普遍要求。

無論哪種生理指標,說 “越低越好”本身是個偽命題!拿血壓來說,血壓過低了、甚至沒了,人還能活嗎?所以,說這麼極端的話顯然是錯誤的。

高血壓患者,疾病的問題和損害主要在於血壓的升高。那麼治療的問題,就是要讓升高的血壓降下來,降到符合生理需求的正常範圍。

早先之所以把140/90mmHg作為高血壓的切點,是因為研究發現,正常人的血壓高限應該在這個水平之下。還因為研究發現,降壓治療在把血壓降到140/90mmHg以下可以使病人獲益,可以有效減少高血壓對身體的損害,再降低一些是否獲益還不清楚。

後來進一步的研究發現,對於大多數患者,把血壓在140/90mmHg以下進一步降低,降到130/80mmHg以下,還可以進一步獲益。甚至有研究發現,降到120/70mmHg以下還可以更獲益(當然這還有爭議)。所以,有專家認為,血壓在130/80mmHg以下還可以進一步降低。但是這種降低也是有條件、有適應證的。

再有,對於血壓的研究也發現,血壓升高對於人體的不良影響,並不是從≥140/90mmHg就開始的,而是在正常的120/80mmHg以上,隨著血壓的升高就逐漸增加的。

根據這些研究結果,醫學上普遍的認識是,在降壓目標值之下、病人可以耐受的情況下,血壓降得“低一點,好一些”。

說血壓降得“越低越好”,還來自東西方語言文化的差異。對於降壓(降脂),英文有“the lower the batter” 的說法。我國教英文,這種比較級的翻譯,就是“越……,越……”,套上句型一用,就成了“越低越好”。於是,血壓“越低越好”、血脂“越低越好”都出來了。明眼人一看就是有問題的,不可能是這樣的。所以,現在的說法都是“低一點,好一些”。這個“低一點”,是有一定指標範圍的。

高血壓降壓治療的目標值,一般成年人,降到140/90mmHg以下;可以耐受的,進一步降到130/80mmHg。老年人,先降到150/90mmHg以下,年輕一些(65~79歲)的老年人,如果耐受,還可以降到140/90mmHg以下,如果130mmHg以下也耐受,也可以保持在這個水平。

一些特殊的疾病對血壓的要求要降得更低一些,比如主動脈動脈瘤、夾層動脈瘤、器官移植後的高血壓等;但有些疾病時可能還要保持血壓高一些,比如頸動脈狹窄。總之,是要在總體原則下的個體化治療。


心血管內科侯曉平


眾所周知,高血壓是導致人類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一個重要的危險因素,而對於像腦梗塞這類疾病來說,高血壓在其中發揮的作用更是巨大。所以說,在現在高血壓慢慢走近千家萬戶的現實情況下,我們越來越重視對於血壓的控制。甚至對於很多人來說,覺得血壓是不是越低越好?

的確,即使是在醫學界,也存在著類似說法。比如說,很多研究就提示,一個人把血壓控制到140/90mmHg的目標值不足以達到最大獲益,因此在患者能夠耐受的情況下,力爭能夠更加嚴格的控制血壓,比如說把血壓降低到120/80mmHg,這可能對身體更好,有更大的收益。在這種背景下,就出現了一種聲音,那就是血壓“越低越好”的說法。但是,這靠譜嗎?

後期的很多研究也顯示,當血壓降得太低,尤其是舒張壓(低壓)過低的時候,人類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會增加。這就是醫學界著名的“高血壓J型曲線”。其實這個“J型曲線”並不難理解,無外乎就是血壓降低到某個程度,就不會再有好處,隨之而來的是壞處。

於是,很多高血壓的朋友就會問,既然血壓需要降得更低一點,同時又不是越低越好,那讓我們普通老百姓怎麼認識這個問題啊?其實,嚴格的講,血壓絕對不是越低越好,但是如果在自己能夠耐受的情況下,儘量的低一點可能會有更大好處,而這個降壓目標值絕對不是所有人都是一樣的140/90mmHg,能夠耐受的情況,可以更低一點,比如說120/80mmg。但是,絕對不是越低越好,而且對於老年人來說,也可能需要稍高一點,太低了危害可能更大。總而言之,在醫生指導下,在自身情況可以耐受的情況下,血壓儘量稍低一些,可能有更大收益。這也就是高血壓“J型曲線”的意義所在。


張之瀛大夫


高血壓患者通過藥物加健康康的生活規律把血壓控制在高壓130

低壓80

血壓降的太低會引起心梗,和腦供血不足


夏和德


不是


富生巖山


不對


用戶3507316471048


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血壓並不是降得越快越好,高質量降壓達標才是關鍵。換句話說,不能只追求降壓速度,還要關注降壓效果、降壓的持久性和穩定性等。對於大多數慢性高血壓患者而言,最好在四到六週的時間裡將血壓逐漸降低到理想水平,片面追求降壓速度,會導致心率加快,甚至引發心絞痛、心肌梗塞,嚴重的還會危及生命。

有時候,一些患者會由於自己的血壓降得不是那麼低或者不夠快,而誤以為是治療效果不好,對醫生或降壓藥產生埋怨或質疑。事實上,就像讓一輛疾馳的汽車停下來一樣,需要通過逐漸剎車,讓速度慢慢地降下來,車和人才都不會有什麼不適的感覺。降血壓也是這個道理,高血壓是在很長的時間裡逐漸形成的,身體已經逐漸適應了在血壓偏高的環境中運轉。此時,若在短時間內把血壓降下來,那麼就會造成頭昏、心悸、無力等身體不適,甚至造成嚴重後果。

所以,降壓治療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對於高血壓患者而言,需要耐心進行治療,爭取高質量達標。

血壓比較高,肯定會影響到我們的心理健康的,但是在生活中如果是經常的去亂服一些藥物,或者是平時的時候吃藥比較多,這種情況也可能會影響到身體健康的,因為降低血壓肯定會有一定的過程的,如果是降的比較快,可能會引起出現一些併發症,所以大家一定要多注意才可以的。


妖木公子


不是越低越好,應該保持在合理的範圍內,120/7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