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BSR”

初識“BSR”


杜懷林

乍看“BSR”大家也許不知道,但一提到“藍天救援”,人人皆知。“BSR”是藍天救援的英文縮寫,關於他們的事蹟我早有耳聞,這是一支參加過無數次救援行動具有專業素質的公益組織,哪裡有險情哪裡就有他們的身影。

初識“BSR”|杜懷林

初次接觸藍天救援隊是在這次新冠病毒疫情防控行動中。疫情防控剛開始不久,我已經在很多報道中看到“藍天”行動的消息。我是D街道某社區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員,我居住的小區屬於B街道,雖然有業委會管理,並且聯合社區居委會已經採取了一些防控措施,但不曾見有消殺人員過來消殺。作為一名業主,我很著急,我想我能不能聯繫“藍天”來給我們小區消殺,也算我為小區盡一份責任吧!正好同事有一位“藍天”隊員的微信,她把名為“藍天白雲”的名片推薦給我讓我聯繫,我想這麼有影響力的公益組織,會答應你一個居民提出的要求嗎?這樣的事情最起碼得由街辦或社區或業委會提出吧,我把我的顧慮告訴了同事,同事說:“那你試著聯繫吧,看看人家是什麼態度。”於是我通過微信添加了“藍天白雲”。想不到幾秒鐘後對方通過,並主動介紹自己:你好,我是藍天救援隊的。我很驚喜,也很激動,作了簡單的自我介紹後問:

“你們對消殺的小區有什麼要求嗎?”

“沒有,只要你們需要,我們就會去。”對方答。

初識“BSR”|杜懷林


這句簡短的話堅定了我的信心。我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沒想到對方沒有半點推辭,非常客氣地回覆:“好的,我會盡快安排,不過明天的日程已排滿,如果時間允許的話,下午可以到你們小區。”接著詢問了小區的詳細地址。為了便於聯繫,他主動給我留了隊長白某的電話,還記下了我的聯繫電話。真沒想到答應的這麼爽快,我欣喜萬分。我知道他們任務緊,非常忙,心想哪怕過兩天來也行。我把這件事和業委負責人苗某做了溝通,苗某聽到這個求之不得好消息非常高興。

初識“BSR”|杜懷林


第二天下午,我剛到單位正準備執勤,這時“藍天白雲”打來電話,稱五分鐘後就到,我趕緊和主任請了個假,騎著電動車飛一樣的趕往小區。剛到小區,“藍天”的車就到了。這時社區工作人員也在場,他們驚喜之餘感到很意外。

車停下了,從車上跳下幾位矯健的身影,一身湛藍的衣服,背上三個金黃的字母“BSR”特別醒目,隨行的還有幾位穿紅馬甲的小夥子,我定睛一看,紅馬甲上赫然印著“青年志願者協會”。他們迅速穿上防護服,背起沉重的噴霧器,熟練地操作著,沒有多餘的話。“隆隆隆、隆隆隆”,響亮的轟鳴聲驚動了小區宅家的居民,他們紛紛探出頭來觀望拍照。“紅馬甲”在藍天隊員的指揮下將樓道、車棚、院落細心的噴灑了一遍,不放過每個角落。這時,我走到一位“藍衣女子”跟前問道:“請問你們誰是負責人?”“藍衣女子”指了指身邊那位站得筆直的“帥哥”。我走上前說:

“非常感謝,你們辛苦了。”

“不客氣。”“帥哥”搖搖頭。

按照慣例我又多問了一句:“需要簽字嗎?”

“不需要的,我們不做任何登記。”他擺擺手,我不由的愣了一下。

20分鐘後消殺完畢,小區負責人感激的說:

“大家辛苦了,謝謝你們,咱們合個影吧!”

“叔叔,對不起,我們不接受合影,這是我們應該做的。”“帥哥”一臉嚴肅,後退了一步,一邊擺手一邊說。

初識“BSR”|杜懷林


隊員們迅速的整理好機器,匆匆上了車,駛出小區,又前往下一個地點執行任務。

望著他們遠去的背影,我百感交集,不敢相信我的一個請求他們卻視為己任,欣然應允,沒有任何附加條件。至今我都不知道那位“帥哥”尊姓大名,白隊長是哪一位,“藍衣女子”叫什麼,“紅馬甲”姓甚名誰,但我知道他們有自己響亮的名字:“藍天救援隊”、“青年志願者協會”。

初識“BSR”|杜懷林


大難面前有大愛,在這個特殊期我看到了“藍天”人人道、博愛、奉獻的服務理念,他們無愧於“介休好人”的光榮稱號。在這裡,我借用身邊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的那段話:放眼我市抗疫戰場,成千上萬像藍天人一樣的職業者和志願者,保護著全市,固若金湯,至今無一病例。

謝謝藍天救援隊,謝謝每一位守護者,謝謝每一位逆行者,願你們平安健康!


作者簡介:杜懷林,70後,社區工作者,知彼的忠實讀者。


初識“BSR”|杜懷林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