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主力到底進場還是出逃?“成交量”早已暴露一切

投資的跑道上 “偷懶”的烏龜能贏拼命的兔子

寓言中的龜兔賽跑最後的贏家是烏龜,因為兔子輕敵和偷懶;投資的現實中,笑到最後的也是烏龜,但原因恰恰是因為兔子跑的太快了。

往往投資天才像先天跑的快的兔子,他們都有預見趨勢的能力,並且在眾人看到機會以前提前下注,他們對自己的能力非常有信心,所以一般都會壓上全部的身家。這種做法會讓財富在一段時間內快速增長,創造神話。但可怕的是投資這個跑道不是一馬平川,而是佈滿了陷阱和障礙,高速行進中的兔子順利的躲過了很多木樁,但可能一次運氣不好,就會撞到石頭或跌進陷阱,速度越快傷害越高,有的時候足以一次致命。

烏龜的運行速度相對較慢,但是可以平穩的狀態看清前面的殺機,保證能一如既往的前進,即便一兩次不慎撞到頭,但是平緩的速度不會造成太大的傷害,揉揉腦袋可以繼續前進。

投資到最後制勝的法寶首先是——安全邊際,避免嚴重的虧損出現。

一項投資能賺多少錢在其次,最差能虧多少就決定了風險會有多高。所以巴菲特習慣買入價值明顯打折或淨資產大幅高於股價的股票,讓自己虧損的風險儘可能低。

利佛摩爾一類的天才擁有常人不具備的能力,靠對某項投資(或投機)的未來趨勢做準確的分析判斷,並且用槓桿把價值放大,實現盈利速度最大化。不過優勢在一定條件下會轉化成為劣勢,在判斷失誤或運氣不佳時,這種投資策略就會損失慘重,最終人算不如天算,從巔峰跌到谷底。

烏龜盈利方式更安全,但賺錢的速度慢,可以通過一種方法去彌補,這就是投資制勝的第二個法寶——複利

在一條長長的雪道上滾雪球,一開始雪球可能只有核桃大小,只要雪道足夠長,最後可以滾成龐然大物,而且越到後期雪球體積越大,質量增加的速度越快。

投資領域的雪道就是長期在所投領域上的不斷堅持,本金不斷的積累。十萬元本金一年的收益20%,只能賺2萬,但是長期複利20年後就會變成380萬。

最終“安全邊際+複利”的公式造就了1%成功的贏家,但是中間長期的堅持和艱辛的過程並沒有被大家看到。很多自認為有天賦的投資者把1%的輝煌結果設定成自己的目標,毅然進入了龜兔賽跑的投資遊戲,成為了一隻極速前進的兔子。

只不過真正的天才“兔子”可能會跑出很遠才遭到重創,但大部分自認為有天賦的人,跑出幾步路就跌的頭破血流出局了,於是撐到最後的烏龜成了1%的贏家。

A股市場:主力到底進場還是出逃?“成交量”早已暴露一切



對於金融交易而言,成功的三要素則為:認賠、認賠與認賠。不認賠就給你賠光
點位的重要性,你瞭解什麼點位,就等於你瞭解了你的風險和收益是否成正比,並且瞭解你最大損失多少,獲利預期有多少
如何框住失敗交易的損失,其重要性甚至超過如何擴大成功交易的獲利 。關於出場策略,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在哪裡出場才不至於造成嚴重傷害。 唯有知道最糟情況下的損失,才可以考慮你可能賺多少錢 。

失敗部位應該在適當情況下儘快出場。如果你因為不願意承擔損失而堅持失敗部位,這種態度絕非賺錢之道。
學習如何認輸,這是金融交易者所需要的最重要知識之一。繼續持有成功的部位,這點雖然很重要,但除非你知道如何割捨失敗部位,否則就還有一大段路要走。

對於資本充裕的交易者而言,只要處理得當,沒有任何單筆交易足以造成致命傷害。 堅持預先設定的止損,這點很重要 ,因為些許虧損不會傷及筋骨,如果聽任虧損持續累積,將成為一場災難。
首先要了解一點, 虧損只代表某個部位失敗,並不代表你的交易失敗 。每位交易者都難免發生一些虧損,這本來就屬於交易程序的一部分。 反之,在不合理的情況下,聽任些許虧損演變為重大損失,這才是真正的交易失敗 。

很多人認為,認賠就等於承認自己交易失敗,實際上並非如此。這些人越早體會到虧損是一種常態,瞭解大約有半數的交易會以虧損收場,就越能及早以正確的態度處理失敗部位。 所謂的成功交易者,就是那些知道如何處理失敗部位的人 。

不論你是多麼笨拙的交易者,偶爾總是會碰上賺錢的部位。所以,如果你知道如何把失敗部位的損失侷限在最小程度,就有機會成功。這意味只要成功部位的獲利還在持續擴大,就繼續持有部位。

請注意,立即認賠並不代表你不給虧損部位任何反敗為勝的機會。交易部位通常都應該有一些虧損的空間,但只要你察覺部位顯然是錯誤的,那就應該立即出場。

認賠的原則很簡單,任何一筆交易都應該享有最大的獲利潛能,但前提是它也不允許構成真正的傷害。



K線實戰注意事項

由於K線描述市場走勢有很強的視覺效果,因而它是最能表現市場行為的圖表之一。

無論K線包含的4個價位,還是K線形態上的實體與影線、單根K線形態、多日組合K線形態,它們均代表了一定的市場含義,我們在分析K線形態時,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準確地解讀它們所蘊藏的市場信息,在運用K線形態進行實戰時,以下幾點是特別應該注意的。

加強對周K線形態的運用

周K線是指以週一開盤價、週五收盤價、全周最高價和全周最低價來畫的K線圖。單根周K線形態與組合周K線形態的市場含義及用法基本上與日K線沒有什麼區別。

但在實戰中,周K線往往能更有助於我們看清大勢、規避風險、把握機會。

我們知道,市場上的偶然因素有很多,既有消息面的因素,也有人為控制的一面,但這些因素是無法與市場趨勢相抗衡的。單日的K線形態僅僅反映了當天市場的交投情況,無法反映出市場的整體走勢,甚至無法反映出市場階段性的走勢,如果只把目光侷限在單日K線形態上,就很容易出現一葉障目的情況。

但是周K線就完全不同了,周K線反映的是一週的交易狀況,短期K線上出現的較大波動在周K線上一般都會被過濾或燙平,因為股市的走勢是講趨勢的,一個趨勢一旦形成,短時間內無法一下子改變,就中長期來看,大的趨勢是一般資金難以控制的,有的個股走勢在日線難以判斷的時候,用周線和月線則一目瞭然。

所以在判斷趨勢的時候,對於K線形態而言,周K線是中線大波段的真正代表,是我們特別需要關注、最需要認真掌握的技術指標。

在運用K線進行實戰的時候,我們可以從周K線與日K線的關係入手,它們之間的以下兩種關係是較為實用的。

  • 兩者發出相同的買賣信號,這可以稱為周K線與日K線的共振,此時的買入或賣出操作既可以得到日K線所反映的短期信號的支撐,也可以得到周K線所反映的趨勢性信號的支持,因而成功率會更高一些。
  • 兩者發出了相反的信號,即一個發出買入信號,而另一個發出賣出信號,我們稱這種關係為相悖,這時投資者不妨等等再操作,畢竟股市裡的機會很多,我們沒必要冒較大的風險進行操作。

此外,我們還應對周區線的組合形態給予關注。由於主力實力強大,因而可以人為地製造一些日K線組合形態,但是周線的組合形態則不同,由於投資者關注較少,主力沒有必要再去刻意製造區線走勢,並且周K線組合形態的時間跨度較長,主力即使有心製造假象,也是難以操作的。

因此,在運用K線組合預測後市行情時,日線組合形態配合周線使用效果往往更佳。

看K線組合形態,理解原理是關鍵

K線的各種經典組合形態只是經驗的產物,在實際市場中,完全滿足我們所介紹的K線組合形態的情況是不多見的。雖然技術派投資者所認為的“歷史往往會重演”這一觀點並沒錯,但由於市場走勢是複雜多變的,“歷史走勢重演”並不等於“歷史走勢複製”,而且實際的市場情況可能與我們的判斷有距離。

因而,僅僅照搬經典的K線形態來進行實戰其成功率不會很高,也有可能長時間碰不到合適的機會,我們要根據具體情況適當地改變組合形態。

另外,主力在股價走勢中往往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有的K線形態實實在在地反映了多空雙方的交戰過程,我們稱這樣的K線反映出了真實的市場交投情況。

但有的K線是主力通過做早盤、做收盤等操盤手法刻意“畫”出來的,主力只需要做一個開盤價、收盤價、最高價、最低價,這樣便製造出了一根大陽線或者大陰線或者十字星。如果不查看當時的分時線走勢,我們就很容易被它的K線形態所欺騙,我們稱這樣的K線為虛假的K線,並沒有反映出真實的市場交投情況。

由此可見,不理解K線組合形態的含義,盲目地套用K線組合形態,是難以取得成功的。即使是相同形態的單日K線、雙日K線甚至是多日的K線組合,由於個股不同、大盤環境不同、主力操盤手法不同,這些相同的K線形態也往往會有其不同的意義。

我們要理解每一根K線的具體實戰含義以及每一種K線組合形態的實戰含義,這樣才能在實戰交易中取勝。


成交量是一種供需的表現,指一個時間單位內對某項交易成交的數量。當供不應求時,人潮洶湧,都要跟進,成交量自然放大;反之,供過於求,市場冷清無人,進氣稀少,成交量勢必萎縮。而將人潮加以數值化,便是成交量。廣義的成交量包括成交股數、成交金額、換手率;狹義的也是最常用的是僅指成交股數(1手=100股)。

一、成交量的實際應用

成交量可以在分時圖和K線圖中繪製,包括日線圖、周線圖、月線圖甚至是5分鐘、30分鐘、60分鐘圖中繪製。

市場成交量的變化反映了資金進出市場的情況,成交量是判斷市場走勢的重要指標。

一般情況下,成交量大且價格上漲的股票,趨勢向好,成交量持續低迷時,一般出現在熊市或股票整理階段,市場交易不活躍。

三、成交量參數設置

在證券股票軟件的個股K線圖下面,有一欄VOL圖,都是紅綠的豎方(條形)圖,就是成交量。

A股市場:主力到底進場還是出逃?“成交量”早已暴露一切


VOLUME線畫法:顏色與相應的K線相同。MA1、MA2、MA3分別為成交量的M1日、M2日、M3日均線參數:M1、M2、M3一般取5日、10日、20日。


成交量的三大核心應用

摘要:對成交量有基本的瞭解後,我們就需要了解成交量在A股市場

對成交量有基本的瞭解後,我們就需要了解成交量在A股市場,或者說各類金融市場中的核心應用手法!

看多空

成交量是一種買賣表現,是買賣雙方平衡的結果,如果但是看成交量紅色或者綠色來用一些分析師說"紅色大成交量"="資金進場"這種分析顯然是不科學的,紅綠看買賣意義不大!

科學的分析只需要看大小,成交量大表示買賣雙方的分歧大;成交量小,則說明買賣雙方的分歧小!

A股市場:主力到底進場還是出逃?“成交量”早已暴露一切


跟主力

通常意義的跟莊我們會關注龍虎榜或者各種平臺給到的大中小單統計來確認一直股票是否有莊在做盤,但往往的結果是滯後或者跟不上節奏,數據顯示多數是資金已經入場,再買入容易追高!

而通過成交量的深度變化分析,我們能從量價形態來分析主力莊家的運動軌跡,更真實和直觀的發現到莊家主力的做盤方向(後面章節會深度教學);

明趨勢

股價沿趨勢變動,老話說的好:"看價不看量,虧錢沒商量!"在確認股票的趨勢後,要分析趨勢的力量和長度,就需要成交量的配合!

比如當趨勢加大其變化軌跡時,必須要相應的成交量配合!否則就會有風險!



成交量經典洗盤技術,學會不再被莊家坑!

1、成交量堆積

成交量是主力做盤時最容易留下的痕跡,K線可以畫,但量只有拿錢堆得起來。堆量說明有實力的資金開始進場,短則十幾天,多則幾個月,必有動作。這種圖形一般是有耐心的主力喜歡做的,目標高遠,通常磨到讓你失去耐心,然後突然放量啟動大幅拉昇,軋空股民。所以,可忽略期間的小震盪,安心持股。

識別要點

(1)經過長期下跌,均線已移至底部區域

(2)連續溫和放量,跌時縮量識

(3)底部依次抬高

A股市場:主力到底進場還是出逃?“成交量”早已暴露一切

2.量堆

當個股在底部出現“量堆”時,一般來說是有實力資金介入,儘管短期內股價波瀾不驚,但是有可能意味著拉昇只是時間問題。“量堆”表現為成交量在持續低迷後突然出現連續溫和放量形態。一般個股在底部出現溫和放量之後股價會隨之上升,縮量時股價會適量調整。“量堆”的調整沒有固定的時間和模式,少則十幾天,多則幾個月,投資者可以分批逢低買入,只要買進的理由沒有被證明是錯誤,那就耐心等待吧。

A股市場:主力到底進場還是出逃?“成交量”早已暴露一切

3.該股前期走出趨勢操盤線爆發點之後列入強勢股關注範疇,前期一根單針探底陰線之後回暖,隨後展開一波吸洗合併式拉昇。量能溫和放大,盤中振幅較大。介入此種形態個股可以在其分時相對低點半倉介入,後日另半倉操作T+0不斷賺取差價。留意量能變化,有所放大可加倉操作。這一點之前我們在公眾號中也提到過。

A股市場:主力到底進場還是出逃?“成交量”早已暴露一切

4.長陰砸盤

有些個股在平緩的上升通道上突然拉出難看的長陰線,跌破通道下軌,此種走勢多為主力的洗盤震倉行為,。

A股市場:主力到底進場還是出逃?“成交量”早已暴露一切


“成交量”出現這些特徵,說明主力在出貨

1、高位盤整放巨量突破

巨量是指超過10%的換手率,在投資者心裡,盤整後放巨量突破通常是買入時機,但如果是高位盤整放巨量突破,那麼通常是假突破。

A股市場:主力到底進場還是出逃?“成交量”早已暴露一切

因為在高位,主力已獲利豐厚且控盤,而突破放巨量很顯然是跟風盤吃貨及主力派貨共同造成的。

2、除權後放巨量上攻

在除權之前,莊股通常被炒得很高了,這時一般的投資者都不願在高位買入,對主力出貨造成困難。而一旦除權,股票的絕對價位大幅降低,投資者警惕性也降低了;

A股市場:主力到底進場還是出逃?“成交量”早已暴露一切

這時主力利用廣大投資者追漲的心態,在除權後大幅拉抬股價,乘機出貨,如圖所示。


牢記這9張思維導圖,你就是贏家!

1、股市導圖總綱

A股市場:主力到底進場還是出逃?“成交量”早已暴露一切


2、k線基礎

A股市場:主力到底進場還是出逃?“成交量”早已暴露一切


3、均線基礎

A股市場:主力到底進場還是出逃?“成交量”早已暴露一切


4、切線基礎

A股市場:主力到底進場還是出逃?“成交量”早已暴露一切


5、指標分析

A股市場:主力到底進場還是出逃?“成交量”早已暴露一切


6、統計分析

A股市場:主力到底進場還是出逃?“成交量”早已暴露一切


7、選股方法

A股市場:主力到底進場還是出逃?“成交量”早已暴露一切


8、板塊輪動

A股市場:主力到底進場還是出逃?“成交量”早已暴露一切


9、股市中的各色騙局

A股市場:主力到底進場還是出逃?“成交量”早已暴露一切


(注意:導圖看不清晰的可以找我要高清圖片,這裡會被壓縮了)


施瓦格的15條“市場智慧”

1.確定你對炒手生涯感興趣

很多人嘴上說對做炒手感興趣,實際上不是那麼回事,其突出表現就是一遇到困難就放棄了。想在任何行業一朝致富是不現實的,除非你靠權力經商。

2.檢查你買賣的動機

你若只想找刺激,雲霄飛車可能更合適,也更便宜。

3.你的交易方式必須和你的個性相符合

有些人買了股票就永不想賣,有些人持有股票超過三天就手癢,你要了解自己的個性。如果交易方法和個性不符,你不可能長久實施這一方法。

4.你必須有“勝算”

如果你的每次交易都沒有超出50%的獲勝概率,則無論你怎麼努力,勝利都可能是短期且不確定的。你可能嚴守自己的規則,也有很好的風險控制方法,但你還是會虧光所有的本錢。坦率地問自己:“我確有把握嗎?”如果你不能確定,通常說明這時你沒有把握,你的勝算不超過50%。

5.找一個方法

無論是短期交易還是長期持有,選擇買賣點都是有方法的。什麼方法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方法。這一方法必須適合你的個性同時有勝算。你可以用技術分析,用基本面分析,用道氏理論,隨便什麼都可以,但你一定要有方法。必須指出,總結這一方法是痛苦而漫長的,否則這個世界的百萬富翁將多得多。

6.好的交易方法應毫不費力

一個好的、適合你個性的交易方法應如行雲流水般的毫不費力。到時就進,到時就出,一切清清楚楚。如果你對每一個步驟都有懷疑,做起來就很勉強,這個方法大約不是很對。

7.風險控制

施瓦格說與他所面談的所有優秀炒家都感到風險控制較所有其他的一切都更重要。因為沒有什麼方法是百分之百正確的,你必須避免被一場災難所淘汰。

8.自律

成功炒手最常提到的兩個字便是“自律”。“你可能聽到這兩個字超過一百萬次,但相信我,它極其重要。”

可以從兩方面理解這一詞:第一,要維持有效的風險控制,你必須自律。第二,要實施你的交易方法,你必須自律。你如果有炒股經歷,你就明白要嚴守自己的規則是多麼的困難。我常感嘆人為什麼容易頭腦發熱,包括我自己。

9.獨立思維和自信

就不多解釋這幾個字了,它們很重要。

10.虧損是遊戲的一部分

既然沒有什麼方法是百分之百正確的,你必須在市場證明你錯誤時認錯。你必須明白,在炒股這行,小虧損是不可避免的。

11.耐心

耐心地等待正確的出入場時機,買對了耐心坐等。記得利物莫先生賺大錢的秘訣嗎?耐心是賺大錢的條件之一。“業餘炒手因為大虧損而破產,專業炒手因獲小利而破產。”請所有的讀者記住這一華爾街的名言。

12.該出手時就出手

機會來了,不要遲疑,不要太小心謹慎。好機會不是常常有的,不要猶豫不決,該出手時就出手。如果讀者嫌這句話俗了,原文的直譯是:“有時,行動比謹慎更重要。”

13.發現壓力的根源,解除壓力

一旦你發覺自己感到有壓力,表示某一部分出了問題。就我自己的經驗,常是因為被套牢了。這時明智的做法是儘快解脫,直到晚上能睡安穩覺為止。

14.尊重自己的直覺

直覺是長久實踐產生的專業感覺,不是瞎猜。好的會計師一看報表就能感覺到什麼地方可能有問題,這就是專業的感覺,炒股也一樣。

一旦有了幾年的經驗,這一直覺通常是很有價值的,該出手時就出手。

15.價格的變動不是隨機的,你能戰勝市場

金融上的“隨機漫步”理論在學術上是成立的。在實踐中,優秀的炒手們已經證明例外多的是。希望讀者們明白,只要方法對頭,鍥而不捨,你終能成功。

最後,施瓦格強調:你要為自己的結果負全部責任。也許你的損失源自聽取了“專家”的建議,或是你自己的監控系統出了問題,但責任還是在你自己身上。因為“聽”或“做”的決定還是自己做的。我還未見過任何一位成功的炒家將自己的虧損歸咎於他人的。


想學習更多,關注筆者微信公眾號:股海睿道(bbc600519)每日圈子更新熱點板塊消息,探討交流炒股技術,分享盈利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