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做人要懂得隔岸觀火,不要沒敗給敵人,反而敗給了自己


“隔岸觀火”意思是說,如果敵方內部分裂、矛盾激化,相互傾軋、勢不兩立、這時切切不可操之過急、免得反而促成他們暫時聯手對付你。正確的方法是靜止不動、讓他們互相殘殺,力量削弱,甚至自行瓦解、從而達到兵不血刃、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鬼谷子:做人要懂得隔岸觀火,不要沒敗給敵人,反而敗給了自己

曹操乃一世之奸雄、隔岸觀火的伎倆玩得是爐火純青。公元202年,袁紹一病不起,繼而去世。三個兒子開始了爭權奪利的鬥爭:長子遭摒棄在外,權力由次子接管。幼子支持這一決定。長子當然不買賬、為此、袁家兄弟開始互鬥。


當時,狡詐的曹操把他們兄弟的內訌看成是一次機會,於是發動攻擊。然而、他的威脅使袁家兄弟把爭鬥置於一旁,團結禦敵。曹操撤回部隊、留給袁家兄弟更多的時間去醞釀內戰。袁家兄弟又各持已見,戰爭逐步升級。此後3年,曹操充分利用了袁家兄弟的不團結,佔領了他們的部分領土。


鬼谷子:做人要懂得隔岸觀火,不要沒敗給敵人,反而敗給了自己

公元205年,曹軍襲擊並殺死了袁家長子。此時,曹操已經佔領了袁氏家族的大部分領地。袁家兩兄弟被迫逃離自己的疆土。跑到北方烏桓尋求庇護。兩年後,即公元207年,曹操對庇護袁家兄弟的烏桓族發動襲擊。一番長途行軍後,曹軍推毀了烏桓族,並殺死了族首領,袁家兩兄弟乘機逃跑。他們又投奔到公孫康的麾下。平定河北之後,夏侯惇等人勸曹操說:“遼東太守公孫康一直沒有臣服我們。現在袁熙、袁尚又去投奔他,必定成為我們的後患。


鬼谷子:做人要懂得隔岸觀火,不要沒敗給敵人,反而敗給了自己

不如趁他們還沒有防備之際就去討伐,這樣就能取得遼東了。”曹操卻笑著說:“不煩你們再次出兵了。幾天之後,公孫康會把二袁的首級親自送來。”諸將都不相信。沒過幾天,公孫康果然派人將袁熙和袁尚的首級送來了。眾將大驚,都佩服曹操料事如神。


鬼谷子:做人要懂得隔岸觀火,不要沒敗給敵人,反而敗給了自己

曹操大笑說:“果然不出奉孝所料!”說著,拿出郭嘉臨死前留給他的一封信。郭嘉在信中寫道:“如果聽說袁熙、袁尚去投靠遼東,主公千萬不要加兵。公孫康一直擔心袁氏被吞併之後,二袁去投奔他。倘若率兵去攻打他,他們肯定併力迎敵,欲速則不達;倘若慢慢地謀取,公孫康、袁氏兄弟必然會互相圖謀對方。”


鬼谷子:做人要懂得隔岸觀火,不要沒敗給敵人,反而敗給了自己

原來,袁紹在世之日就一直有吞併遼東之心,公孫康對袁氏家族恨之入骨。這次袁氏二兄弟去投奔,公孫康就存心想除掉他們,但又擔心曹操引軍攻打遼東,想利用二人助己一臂之力。所以,袁熙、袁尚二人來到遼東,公孫康並沒有馬上相見,而是派人迅速前去探聽曹軍的動靜。當探子回報曹操並無攻打遼東之意時,公孫康立即將衰熙、袁尚斬首,使曹操兵不血刃便達到了目的。


鬼谷子:做人要懂得隔岸觀火,不要沒敗給敵人,反而敗給了自己

鬼谷子《中經》有言曰:“解仇鬥郄,謂解贏微之仇;鬥郄者,鬥強也。”解仇,說的是調解弱小者的仇鬥;鬥郄,說的是令有嫌隙的強者相鬥,以便我們既控制住弱者,又控制住強者。人性就是微妙,有時候不是敗給對手,而是敗給自己。


鬼谷子:做人要懂得隔岸觀火,不要沒敗給敵人,反而敗給了自己

袁氏兄弟面對強敵,能夠齊心協力、一致對外,使得曹操不敢輕舉妄動;但是外界的威脅一旦解除,又開始相互爭鬥,從而給了虎視眈眈的曹操可乘之機,讓他得以各個擊破,並逐步蠶食袁氏地盤。這已經展現了曹操的高明之處。但是,更高明的還在後面,慌不擇路的袁氏兄弟竟然逃至公孫康處避難,對此,素有“鬼才”之稱的謀士郭嘉是深知公孫康與袁氏家族間有“隙”,故曾獻策於曹操,正好可以利用公孫康之手借刀殺人,免除後患。


可嘆,這袁氏兄弟本想找尋避難所,沒想到竟然是羊入虎口。所以,表面看來意氏兄弟是死於曹操與公孫康之手,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死於人性的自私貪婪和愚昧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