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 花夢 青蔥歲月 (七) 上

……我乘在一艘輪船上,船艙里人很擠。我努力地朝船頭那邊擠。船在一條很窄的小河裡開。船的兩側是密密的水草,水草擦著船舷。船的前方是一座洩洪的大閘門。我很疑惑,大閘門平時是不開啟的,一定要等到河水很滿時,才會將閘門打開,將河水洩出去。現在的河水這麼淺,船為什麼開到這裡來?大閘門上的橋上,似是有人在朝輪船急急地揮手。船很快開到大閘門前,大閘門並不開啟。但在河岸上都站滿了人,河岸是那種階梯式河岸,站在那邊的人群似在大合唱,也像似在拍攝集體照。都張大了嘴巴。卻沒有聲音傳過來……

學制要縮短也體現在初中階段上,初中定為兩年。在我升入初二時,學校開始設立高中部。高中不是每一個初二畢業生都能順利升入的。小鎮中學初二畢業有六個排,在大隊一級的初中,還有一部分生源。那時,鄉鎮統一稱為公社,村一級稱為大隊。小鎮周圍的那些大隊為了學生上學方便,大部分都建有小學。這類小學不是全建制小學,一般只有一到三年級。各個片區又設立了初中部。所以,初二畢業要求升入高中部的,遠遠不只是鎮中學的六個排。

小鎮中學開始設立高中部時,只定編為一個班級,按那時的叫法,是一個排。姐初三畢業時,小鎮中學還沒有設立高中部。姐畢業後的第二年,中學才有高中部,鄰家女孩倒是趕上了。在設立高中部的那一年,也就是我讀初二的時候,學校發生了一件大事。

那時的校長從鄰縣調來,是一個剛進入中年的英俊男人。不知怎麼一回事兒,他居然跟女學生搞在了一起。校長原本有家室。這在那時叫做“亂搞男女關係”。我那時並不十分清楚,這“男女關係”怎麼個亂搞法?但既然大家都在竊竊私語,而且臉上都浮現出很曖昧的笑容。那麼“亂搞”必定是很耐人尋味的。

第33  花夢 青蔥歲月 (七) 上

大家議論最多的是認為校長的不值。那個女學生是小鎮東街的人。大概是因為自小便邋里邋遢,小鎮人便給她起了個綽號叫做“遢肚”。一個“遢肚”居然勾搭上了校長,而且,校長還是一個算是比較英俊的男人,這實在太讓人大跌眼鏡了。這個女孩雖然叫作“遢肚”,但在讀初中時,便已長得人高馬大了。顯然,比別的女生髮育得早,成熟得更早些。

那時,又正值"九一三"事件爆發了沒多久,校園內頓時草木皆兵,校長的豔事頓時成了階級鬥爭的新動向了。“亂搞男女關係”被稱作生活作風問題,這在那時是很可以被上綱上線的。何況是一個有家室的校長和一個在校的女學生之間。在那個年代,還沒有現在那麼多的行賄索賄等經濟案件。社會雖然以階級鬥爭為綱,生活作風問題是很容易被上升到階級鬥爭的高度的。

在人們的思維中,生活作風的好壞,是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兩種迥然不同的生活態度的體現,這在那個對資產階級口誅筆伐的年代,校長的結果是可想而知的。校長很快被撤了職。儘管校長一再狡辯,他跟她只是摟抱一下,不!是她抱了他一下。這又有什麼可以辯解的呢?誰抱誰不都是抱了嗎?如果,男人行得正,女人會去抱嗎?女人既然敢去抱,證明男人肯定行得不夠正。不然,她為什麼去抱這個男人,而不去抱其他的男人呢?

反過來說,如果母雞不蹲下,公雞能踩上去踏雄嗎?所以,誰抱誰,性質是一樣的,並沒有本質的差別;根本不需要在誰主動,誰被動問題上糾纏不休。新的負責人很快便被派了來。那個叫“遢肚”的女孩,依舊嘻嘻哈哈,一副與己無關的模樣。連同她那個剛上初中,被叫做“夜壺”的弟弟,睜著一雙好奇的眼睛,看著校園內新奇的一切。

第33  花夢 青蔥歲月 (七) 上

那時的校園內,確實夠新奇的。我們的袖筒上,都套了一個紅臂章。雙手抓著一根齊眉短棍,木棍被油漆漆成草綠色,木棍的兩端又被漆成大紅色。這是仿照紹劇《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中孫悟空手中的那根金箍棒的樣式製作的。小鎮上的人誰也沒有看過紹劇《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但是,報紙上有劇照。領導親自觀賞過這出戏,觀賞後還跟演出人員拍了照,這就夠了!

哦,還有更讓人崇拜的呢!領導還因此專門寫了詩呢!“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埃”!現在校園裡一下子奮起了這麼多的千鈞棒,階級鬥爭新動向不是一下子便被澄清了嘛!

我後來才知道,學校這樣的草木皆兵,既不是因為校長跟女學生搞在了一起;也不是因為"九一三"事件的餘波所及;而是因為小鎮上出現了反動標語。怪不得讓我們日夜巡查時,一再告誡,要注意陌生人潛入校內。

當我們得知這個消息時。學校已被徹底查了一遍。據說,所有學生的字跡都已被作了比對;所有老師的字跡也都做了比對。反動標語是用粉筆直接寫在牆上的。用的是彩色粉筆,平時經常寫粉筆字的人,更被列為比對的重點。我經常出黑板報,所以,我理所當然是得知這個消息的最後一個人。

第33  花夢 青蔥歲月 (七) 上

儘管像篦子一般地梳理著,但嫌疑人卻一個也沒有浮出水面。沒有知道這個消息時,我一直被矇在鼓裡。一旦知道了實情,各種消息便紛至沓來。一開始,縣裡的偵查部門認定寫反動標語的必定藏在小鎮中學。所以,對中學進行徹底檢查時,完全採取了背對背的秘密偵查方式。也就是說,當我正手持著齊眉短棍,在校園內巡邏時,他們正對我查得熱火朝天。當然不是針對我一個人。

倘如,一開始我們便知道小鎮上出現了反動標語;知道了小鎮中學已列為檢查重點;知道要求我們手持木棍巡邏,是為了防止有人潛入校園內,將反動標語寫在學校的牆壁上;知道其實我們也被列為暗中清查的對象。那該是一副什麼樣的景象啊!該有多少人,人人自危啊!該有多少人,如坐針氈啊!

儘管學校的牆壁,一律地青磚平砌到頂,並沒有雪白的粉牆可供人恣意妄為。要寫,也只能寫在每間教室的黑板上,或者是擦掉黑板報的內容,寫在黑板報上,那該是多麼地讓人震撼啊!第二天一早,同學們來上學,看到學校的黑板上,到處寫滿了反動標語。或者同學們一走進教室,一條反動標語在黑板上是迎面而來。那該是多麼地讓人目瞪口呆啊!

我知道我當時產生這種惡作劇的想法,完全是因為當我知道自己曾經被列為重點排查對象後,產生的逆反心理。但是,在那時的情形下,任誰都會在內心產生不被信任的錯覺。在不被信任的情況下,又被賦予了保衛校園安全的責任,這不是太荒唐可笑了嗎?

第33  花夢 青蔥歲月 (七) 上

我一直不知道,小鎮上出現的那條反動標語到底寫的是什麼?就算是我張口問別人,也不見得有人敢將反動標語重述給我聽!一不小心,便會成為傳播反動言論的人,這是任誰都噤若寒蟬的。

後來,又傳來了許多消息,說那個寫反動標語的人,是一個“白皮白心”的人。於是,將小鎮上當時被列為“地、富、反、壞、右”之類的人被徹底檢查了一遍。儘管查者小心翼翼,不敢疏漏了任何的蛛絲馬跡;儘管被查者戰戰兢兢,唯唯諾諾。但還是一無所獲。這實在令負責此案的人百思莫解。

從反動標語的內容分析。判斷是“白皮白心”的人是恰當的。但是小鎮人中屬於“白皮白心”的人都已經被拉網式的檢查了一遍,應該已是無一漏網了。怎麼寫反動標語的人,還是沒有浮出水面呢?“白皮白心”的人查完了之後,又歸納出了是“紅皮白心”的人。

於是,又費勁對這一類人進行了梳理。梳理完了之後,又挨個進行了筆跡比對。還專門進行了被稱為“攻心戰術”的談話法。談來談去還是不得要領。最後,也實在是辦法用盡了,無可奈何的情況下,又實施了“外鬆內緊”法,也就是在外面散佈消息說,這個案件已成了無頭案。上級決定不再往下查了。

並且,裝模作樣地讓全體偵查人員登上汽艇,在小鎮人的眾目睽睽之下,駛離小鎮。但是,汽艇並沒有駛往縣城,還沒有到梅花洲呢,便拐進一條小河。將汽艇隱匿後,留下了看守人員,所有的偵查人員乘著天黑悄悄從陸路返回小鎮。將人員散佈在小鎮街道和弄堂的陰暗處蹲守。

第二天天還沒亮,便將所有人員撤回小鎮機關大院。大院內臨河的那幢宅院的二樓,成了他們的蝸居點。閒雜人等一律不得靠近這幢宅院,偵查人員也一律不得在窗戶上探頭。當然,窗戶是絕對不可以開啟的。飯菜由專人送至宅院下的會客室內。會客室內並沒有人接應。送飯菜的人放下飯菜便按規定立馬走人,順便將上一次的碗盤撤走。讓人以為,這會客室內每天都在開會呢,只是從來看不見是哪些人在開會。

……

(未完待續)

PS:選自胡楊木著作紀實文學《百年夢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