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孫儷徹底跟“媽媽”決裂:別讓原生家庭毀掉孩子的未來

《安家》孫儷徹底跟“媽媽”決裂:別讓原生家庭毀掉孩子的未來

最近電視劇《安家》正在熱播,收視率居高不下,每套房子背後,都道出了不為人知的辛酸:買不起房只能在馬桶上改論文的博士宮蓓蓓、功成名就卻背叛家庭的闞文濤、農夫與蛇現實版中的農夫龔先生···

但我們今天要說的,不是房子,而是劇中每個人背後的原生家庭。

孫儷飾演的房似錦,開頭的一句臺詞:“沒有我賣不出去的房子”狂妄且強勢,讓人印象深刻。

一開始,她業務能力很強,業績突出,月收入很高,生活得光鮮滋潤,典型的成功職場女形象。

《安家》孫儷徹底跟“媽媽”決裂:別讓原生家庭毀掉孩子的未來

但隨著劇情的發展,她漸漸暴露出在為人處世方面的缺陷,她太過張揚跋扈,不懂得圓滑世故。只要能賺到錢,可以撬下級的單,跑道房、凶宅各種平常人絕不會買的房子,她都會想盡一切辦法賣出,哪怕添油加醋,隱瞞事實。

吃相難看,自私不合群的她遭到了同事的排擠,沒有人喜歡和她相處,直到她的債主——親媽追上門要債後,同事們才知道她的苦衷。

而當她敞開心扉,對著大家自我介紹:同事們“你好,認識一下,我是房家要扔在井裡頭沒死成的老四,房四井,一二三四的四,水井的井。”同事們才知道,原來房似錦吃相難看,是因為她的原生家庭。

01

原生家庭對子女的影響有多大?

馬東在《奇葩說》裡問過武志紅這麼一個問題:

很多人把長大以後的所有不順心,不如意,改不了的毛病,克服不了的性格障礙,過不了的接人待物的那些門檻,都歸結為原生家庭,有那麼嚴重嗎?

武志紅毫不猶豫的回答:有!

這絕不是誇張,劇中另一位主角徐姑姑也深受原生家庭的影響。

徐姑姑15歲前家庭幸福,父母和睦、衣食無憂,這造就了他比較健全的性格:遵守職業道德,賺錢有底線。作為店長,他懂得尊重店員,共情能力強,能理解別人的辛苦和難處,願意伸出援手幫助別人。

但由於十五歲時,父親的出軌導致母親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還在生日那天親眼目睹母親自殺,他留下了嚴重的心理陰影。

自此以後,他的性格發生了巨大的轉變,他開始變得易怒且優柔寡斷。

原生家庭不僅影響了他的性格,還很明顯的影響了他的新生家庭。

《安家》孫儷徹底跟“媽媽”決裂:別讓原生家庭毀掉孩子的未來

在第一段失敗的婚姻中,他極力想擺脫父親的影響,做一個負責任的男人。因此,面對性情乖張的前妻,他一忍再忍。即使兩人沒有再結合的可能,卻還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滿足了前妻的無理要求。

這叫反向形成現象:即子女在目睹父母的強勢統治後,產生了不愉快的情感體驗,於是在他們成家後,試圖避免與父母行為的相似性,轉而過度尊重伴侶的意見,這也是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

原生家庭是每個人避不開的,連高曉松都講過:自己以前不相信原生家庭這個東西,直到40歲後他才發現,自己年輕時,不喜歡別人干預,愛較勁的一面,其實都和自己的父親有關。

他本以為,自己早就擺脫原生家庭,後來才發現,他一直沒有走出來。

原生家庭的影響,會伴隨人的一生。

《安家》孫儷徹底跟“媽媽”決裂:別讓原生家庭毀掉孩子的未來

02

那些擁有好的原生家庭的孩子過的有多好?

還記得17年北京文科狀元熊軒昂麼?他說:“現在的狀元,都是家裡好自己又很厲害的。”

他說:自己的父母都是外交官,從小營造了一種很好的家庭氛圍,包括對學習習慣,性格上的培養,都潛移默化的,因為每一步基礎比較牢靠,所以最後自然水到渠成。

好的原生家庭給孩子的,是一輩子的福氣。

1.他們總能構建一套幸福的情感模式。

之前有段話在微博上很火:

“一直覺得家庭氛圍好的小孩很幸運,他見過好的感情是什麼樣的,擁有對健康的愛的敏銳嗅覺,對於不健康不幸福的關係,能毫不猶豫的拒絕,轉而往正確的方向跑。”

是的,因為自己的家庭和諧幸福,她們知道什麼樣的感情是健康的,知道什麼樣的人是對的,所以,他們很少被渣男/渣女騙,也很少陷入一段壞的感情中無法自拔,他們也知道如何去維護一段健康的感情,所以總是過很幸福。

《安家》孫儷徹底跟“媽媽”決裂:別讓原生家庭毀掉孩子的未來

2.她們擁有足夠的安全感。

當一個孩子感受到了父母的愛,她的內心就會充滿安全感,她相信自己的是值得被愛的,這種底氣,會體現在她所有的行為中 。

當遇到挫折,這份來自心底的底氣讓他能夠振作起來,相信自己一定能夠成功。

當他遇到糟糕的感情,他相信自己值得更好的,然後轉身離開,而不會陷入泥淖中浪費時間浪費人生。

3.她們擁有良好的性格。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性格的影響,就類似於肌肉記憶,一言一行不需要經過大腦思考都打著原生家庭的烙印。

當父母善良、有禮貌、有分寸,懂尊重,孩子自然會潛移默化的變成一個善良、有禮貌、有分寸,懂尊重的孩子。

《安家》孫儷徹底跟“媽媽”決裂:別讓原生家庭毀掉孩子的未來

03

如何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原生家庭?

1.寶爸寶媽自身要擺脫自己原生家庭的影響。

原生家庭的影響最可怕的地方在於具有延續性!那些對孩子使用暴力的父親,向上追溯,基本上有一個愛用拳頭解決問題的爺爺。

所以,想要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最重要的是自己先走出原生家庭的枷鎖。

原生家庭是性格的來處,不是歸處。接納原生家庭的不完美,但堅信自己可以改變。

好的人生,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狀態;是一個方向,而不是終點。

學會打破原生家庭的桎梏,才能學會了創造自己的再生家庭。

2.給孩子營造有愛的家庭氛圍。

知乎有一個上萬人參與的選擇題,題目是這樣的:

有兩種家庭,家庭收入一樣,但一種是爸爸愛讀書,媽媽愛旅遊,父母有空就帶著蓋子看山看水,你喜歡體育就叫你打球,你喜歡音樂就帶你學鋼琴;另一種是爸爸喜歡打牌,媽媽喜歡看電視,打牌輸了罵你一頓解氣,電視看得開心就忘了輔導你做作業。你選哪種?

《安家》孫儷徹底跟“媽媽”決裂:別讓原生家庭毀掉孩子的未來

沒錢不可怕,如果你有溫柔體貼的媽媽和以身作則的爸爸,沒錢根本不是事兒,怕就怕在錢給夠了,精神補給卻少的可憐。

因為原生家庭帶給孩子最重要的,是為人處事的方式,和認識世界的途徑,而不是你給孩子花了多少錢。

3.尊重孩子,給孩子選擇的權力。

一位媽媽經常逼自己女兒學鋼琴,她對女兒的期盼是將女兒培養成為一名鋼琴家,因為她認為鋼琴家未來的發展會更好。

可實際上,女兒並不喜歡鋼琴而是喜歡書法,但媽媽太過強勢,無論女兒如何講述自己對書法的愛好,這位媽媽依然聽不進去,最後極度牴觸的女兒為了擺脫這種痛苦的生活竟然切斷了自己手指。

紀伯倫在《先知》中說到: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卻不是他們的靈魂,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

給孩子選擇的權力,在合理的範圍內,她有權決定自己的一切。

《安家》孫儷徹底跟“媽媽”決裂:別讓原生家庭毀掉孩子的未來

東野圭吾在《時生》一書中說:“誰都想生在好人家,可無法選擇父母,發給你什麼樣的牌,你就只能儘量打好它。“

也許我們並沒有足夠幸運,擁有一個成熟完美的原生家庭 ,但我們可以努力盡力為孩子創建一個好的原生家庭!

-end-

*互動時間*

親愛的寶媽,

原生家庭給你最大的影響是什麼?

你是如何擺脫這種影響的?

歡迎來評論區聊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