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謀略11:人才篇

每篇文章都做了語音版,可在喜馬拉雅FM搜索浪兄筆記收聽。

三國謀略11:人才篇| 選人到底有什麼標準?

《三國演義》中還描述了以貌取人以致失去人才、錯用人才的例子。

  孫權是一位珍惜人才、善識人才的明君,但卻曾“相馬失於瘦,遂遺千里足”。周瑜死後,魯肅向孫權力薦龐統。孫權聽後先是“大喜”,見面後卻變成“心中不喜”;因為他看見龐統生得“濃眉掀鼻,黑麵短髯,形容古怪”,再加上龐統並不怎麼推祟孫權—向器重的周瑜,孫權便錯誤地認為“狂士也,用之何益”!魯肅進一步提醒孫權,龐統在赤壁大戰時曾獻連環計,立下奇功,以期說服孫權。孫權卻先入為主,頑固表示“誓不用之”,結果把龐統從江南逼走。魯肅見事已至此,轉而作書把龐統推薦給劉備。早知龐統價值、愛才心切的劉備,競也犯了同樣的錯誤。他見龐統“貌陋,心中亦不悅” ,就讓他去當了個縣令。有匡世之才的龐統,只因相貌長得不怎麼漂亮,竟然幾處遭到冷落,報國無門,不得重用,也可稱作《三國演義》中的一個典型事例。

  一向慧眼識珠的曹操也有這樣的錯舉。益州張松過目不忘,乃天下奇才,只是生得“額钁頭尖,鼻偃齒露,身短不滿五尺”,當張松暗帶西川41州地圖,千里迢迢來到許呂,打算進獻給曹操時,曹操見張松“人物猥瑣”,先有“五分不喜”,又嫌張松語言衝撞,揭了他的短處,竟把張松打出國門。劉備這才乘虛而 入,爭取了張松。如果曹操在此沒有以貌取人,而是禮待張松,益州誰屬,恐怕有另一番結果。

  選人不以名望

  《三國演義》既褒揚了不計資歷選用人才的典型孫權,也譏笑了另一個只務虛名的典型——劉表。劉表從小就好與名士結納,和其他七人當時被稱為“江夏八俊”。其實那七人是徒有虛名,《三國演義》裡沒有他們建功立業的蛛絲馬跡,從未幫過劉表什麼忙。 結交這樣的“名士”,除了給劉表頭上增加幾道“光環”,滿足他的虛榮心外,沒有任何用途。因此劉表也就成了“虛名無實”的假英雄,真草包,一擊而潰。豈不知“良劍期乎斷,不期乎鏌鋣”。如果你是真幹事業,為什麼不“取其道不取其人,務其實不務其名”呢?

  舉賢要出以公心

  《三國演義》對魯肅推薦龐統寫得頗有深度。周瑜臨死之前,特意寫信給孫權,推薦魯肅繼任大都督。魯肅卻力薦龐統。他對孫權說:“肅碌碌庸才,誤蒙公瑾重薦,其實不稱所職。願舉一人以助主公。此人上通天文,下曉地理,謀略不減於管、樂,樞機可並於孫吳。往日周公瑾多用其言,孔明亦深服其智;現在江 南,何不重用?”魯肅的做法,簡直使那些慣於搞“武大郎開店”的人無法理解。放著高官厚祿不要,卻主動讓位,找—個才學超過自己的人代替自己,魯肅可謂“愚”!但是正是在這種“愚”裡,見到魯肅的“忠”,見到魯肅的“公”,見到魯肅的廣闊胸懷,見到魯肅愛惜人才、舉賢薦能的好品德。

  諸葛亮有句名言:“忠益者莫大於進人。”(《諸葛亮集·稱姚仙教》)他對此身體力行。龐統與諸葛亮齊名,諸葛亮不但沒有心存嫉恨,反而積極為龐統施展才華創造條件,一心把他拉到劉備這邊。《三國演義》第57回寫道,諸葛亮到柴桑口為周瑜弔喪,回來時在江邊邂逅龐統。當時龐統還是一個“白身”,諸葛亮留下一封信與他,囑咐道:“吾料孫仲謀必不能重用足下。稍有不如意,可來荊州共扶玄德。此人寬仁厚德,必不負公平生之所學。”後來他又在劉備面前極力誇讚龐統:“士元非百里之才,胸中之學,勝亮十倍。”這些言語和行為,更加顯示了諸葛亮性格的豐滿和完美,更能激起後人對諸葛亮的高山仰止之情。聯想到龐統在死難前對諸葛亮的猜忌,不免使人感到龐統的蝟瑣和狹隘。

  對魯肅、諸葛亮的所作所為,《三國演義》注入了作者個人的讚美之情。舉賢薦能,是為國為民的公事。只有“公天下之心,然後能舉天下之賢”(《風憲忠告》)。非賢莫能舉賢,舉賢者更賢,這是《三國演義》向人們提出的一個更高層次的觀點。

  選才有道,致才有方

《三國演義》中出色的管理者,在考察、選拔、羅致人才上有一套辦法,概括起來有如下一些。

  觀察

  聽言觀行,察能考績,是發現人才、選拔人才的常用方法。

  相貌不能作為選才的依據,但一個人的氣質、儀表、精神面貌,特別是言行,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一個 人的思想、品德、才學和見識。俗話說,形能傳神,言為心聲,而行動又是人物思想和性格特徵的具體表現。《三國演義》善於從這些方面突出人物的鮮明個性,並且描寫了以此選拔人才的許多成功的例子。

  汜水關前,關羽要求出戰華雄。書中對關羽有一段描寫:“其人身長九尺,髯長三尺,丹風眼,臥蠶眉,面如重棗,聲如巨鍾,立於帳前。”這形象,這氣勢,嚴如天神一般。曹操評價:“此人儀表不俗”,因而堅持讓關羽出戰,果然斬了華雄。

  曹操聽說有人與典韋大戰,從辰至午,又戰到黃昏,不分勝負,大驚。隨後又親到戰場,“見其人威風凜凜,心中暗喜”。這才設計收服,得了許褚。曹操移駕許昌,途中被徐晃攔截。曹操見徐晃“威風凜凜,暗暗稱奇”(第14回),接著讓許褚出馬與之交鋒,兩人戰五十餘合,不分勝負,從而認定徐晃是位將才。派人把他爭奪到自己手下。這“一聽一看”和“一看一試”,對於古代的一位武將來說,已經能夠比較客觀地衡量他的本領。在今天,也不失為考察和選拔人才的最直接的方法之一。

  對於文臣謀士,《三國演義》中多是通過面談識別和考察。

  荀彧投奔曹操,“操與語大悅,曰:‘此吾之子房也’!遂認為行軍司馬。”曹操請郭嘉來到兗州,“共論天下之事”。孫權得了魯肅,“與之談論,終日不倦”。到了半夜,孫權請教天下大計,魯肅言簡意賅,談了爭奪天下的戰略。孫權聽後“大喜,披衣起謝”,“次日厚贈魯肅”。劉備通過與諸葛亮隆中一席談 話,確信諸葛亮並非“有虛名而無實學”(第38回),遂堅請諸葛亮出山相助。諸葛亮最終識鄧芝,是通過詢 問,認為他能夠執行聯吳抗魏的外交路線,因而派他“往結東吳”,重修蜀吳之好。

  至於到一個人的治所考察瞭解一個人,《三國演義》中也不乏其例。張飛就曾受劉備派遺,去巡視荊南諸縣,親自看龐統辦案。粗魯之如張飛,從考察中也瞭解到真實情況,發現龐統是一個被屈沉的人才。這說明“聽言不如觀事,觀事不如現行”。深入下去,實地考察,是選拔人才的更可靠的辦法。

  考試

  通過考試,區分良莠,是一種客觀、公平的選拔人才的辦法。

  《三國演義》第10回有這樣一個情節:夏侯惇帶典韋來見曹操,極力誇讚典韋勇力過人。曹操就“令韋試之”。典韋“挾戟驟馬,往來馳騁。忽見帳下大旗為風所吹,岌岌欲倒,眾軍士挾持不定;韋下馬,喝退眾軍,一手執定旗杆,立於風中,巍然不動”。曹操不由讚揚道:“此古之惡來也。”(惡來乃商約王之臣子,以勇力聞名)當下封為帳前都尉。

  在慶賀銅雀臺落成的宴會上,曹操曾別出心裁,考試部下的文臣武將。他以西川紅錦戰袍一領作為獎品,讓武將射箭爭奪。整個武官分為兩隊:曹氏宗族俱穿紅,其餘將士俱穿綠。大家你爭我奪,最後綠袍隊中的許褚和徐晃獲勝,接著曹操又令文官以紀念銅雀臺落成為題目,進獻詩章,以顯示其才學和見識。

  曹操這裡運用的考試有兩個特點:一是公開,二是公平。這就為大家造成了一個在公眾監督下的、平等的競爭機會,對每個人使用同等的衡量本領的尺度。這如同體育比賽,參賽者在一定規程、規則的制約下,在相同時間、相同場地、相同器材、相同氣象條件下爭奪名次,無一人可以例外。跳高就講橫杆面前人人平等,賽跑就講跑表面前人人平等。最後的勝利,靠的只能是真本領、硬功夫,濫竿充數的東郭先生混不下去,拉關係、靠後臺、走後門在此行不通。任何不公平的裁判,都處在眾目睽睽之下,任何偏私行為都會受到公眾輿論的譴責。這樣造成的平等競爭機會,才能產生貨真價實的尖子,才能更好地促進人才的成長和優異成績的湧現,也才能推動事業的發展。

  訪求

  隱居林泉,不入時俗,常常是古代一些士大夫的處世之道。因此訪詢拜求,是廣泛網致高賢的一種途徑。荀彧向曹操推薦了程昱,曹操便派人到鄉中尋問。“訪得他在山中讀書,操拜請之”,程昱終於歸順。曹操攻下冀州後,令人遍訪冀州賢士,得到崔琰。劉備取得荊襄之後,求賢而得馬良兄弟。孫策為請張昭、張紘,先是“令人齎禮往聘”,然後“親到其家”,“力聘之”,終於如願以償。諸葛亮高臥隆中,劉備三訪三請,才換來臥龍出世騰空起,“一聲長嘯安天下”。

  招聘

  招聘是廣開才路的一個好辦法,可以引來許多有用之才。

曹操陳留起兵,先向各地發矯詔,“然後招集義兵,豎起招兵白旗一面,上書‘忠義’兩字。不數日間,應募之士,如雨駢集”,即象落雨一樣彙集而來,樂進、李典、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都是在那時投到曹操麾下的。在兗州時,曹操也“招賢納士” ,遂有荀彧、荀攸、于禁等人來投。孫權“承父兄基 業,廣納賢士,開會館於吳會”,“延接四方賓客”,“由此江東稱得人之盛”。

 推薦

  推薦是利用人才的“共生效應”連鎖發現人才的有效措施,常常收到一而十、十而百的好效果。

  曹操經荀彧推薦得程昱,程昱繼而推薦郭嘉,郭嘉又推薦劉曄,劉曄又推薦滿龐、呂虔,滿龐、呂虔又共同推薦毛階。就這樣,曹操的智囊人物短時間便濟濟一堂。

  周瑜向孫策推薦了“江東二張”(即張昭、張紘),向孫權推薦了魯肅,魯肅接著又向孫權推薦了諸葛瑾,張紘又推薦顧雍。以後“連年以來,你我相薦”,文得闞澤、嚴畯、薛琮、程秉、朱桓、張溫、駱統、吾粲等;武得呂蒙、陸遜、徐盛、潘璋、丁奉等。這些人都成了東吳集團的骨幹力量。

  諸葛亮沒有出山前,有司馬徽的兩次推薦,有徐庶的走馬推薦,其雄才大略已經先聲奪人,在劉備的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這就為劉備的三顧茅廬和重用諸葛亮打下了鋪襯。

  自薦

  自薦在《三國演義》中也是選才得賢的辦法之一。關羽在汜水關前,正是靠大呼出戰,才引起曹操注意,斬了華雄,初露頭角。徐庶在新野縣城迎著劉備,長歌而來,歌中唱道:“山谷有賢兮,欲投明主;明主求賢兮,卻不知吾。”這正是一首自薦詩。如果當年關羽、徐庶攝嚅不言,那麼他們的才能,還不知要費 多少曲折,才能為世人所知,甚至可能屈沉一生。

  《三國演義》還通過一些情節片斷和人物刻劃,提醒人們注意自薦可能出現的弊端。西川的張松,自薦出使許昌,其實他是別有他圖,懷中揣著個人的小算盤。東吳的孫桓,魏國的夏侯楙,都曾吹得天花亂墜,自請出戰,其實都是草包一個,結果導致了失敗。

  爭奪

  在千方百計選拔人才和網羅人才的同時,曹操、劉備、孫權各集團都施展種種計謀,設法挖去對方的人 才。曹操為了奪走關羽,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送美女十人,金帛無數,更贈赤兔寶馬,封官漢壽亭侯,真可謂費盡心機。

  姜維原是魏將,諸葛亮愛才心切,決心收服姜維。他“思之良久”,打聽到姜維是個孝子,其母又在冀縣,便派魏延虛張聲勢,詐攻冀縣,把姜維賺到冀縣。然後施展一系列計謀,造成姜維降蜀的種種假象,逼得姜維無處可去,只得投降。

  在《三國演義》裡,對人才的爭奪有時真是達到了不揮手段的地步。曹操得知徐庶很有才能,為把徐庶奪到自己手下,他按程昱的計策,星夜搬取徐母到許昌,先是以禮厚待,企圖讓徐母寫信召來徐庶;一計不成,又賺得徐母手跡,仿其字體,偽造書信,終於把徐庶騙到許昌。周瑜見諸葛亮計謀高超;曾經令其兄諸葛瑾去說服諸葛亮,讓他“棄劉備而事東吳”。無奈諸葛亮不為所動,反而要勸說其兄歸附劉備。周瑜看奪 爭不成,才決心要除掉諸葛亮。忽視這個重要情節,一味責備周瑜忌賢妒能,不符合《三國演義》所塑造的周瑜性格的全貌。

  綜上所述,《三國演義》以豐富的事例和令人信服的情節,從正反兩個方面突出宣揚了選賢任能的正確標準,即唯才是舉。這和現代成功管理者的選才標準是異曲同工,沒有什麼大的差別。這種今天和過去的彼此認同,說明了“唯才是舉”的正確性和強大生命力。

來源:電腦和網絡文章整理 感謝原作者

歡迎大家關注本號 浪兄筆記 ,解讀文史,記錄生活,感知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