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豆芽和粉條|趙明

豆腐豆芽和粉條|趙明

作者/趙明

人有時候會認為,我們經常食用的東西,一定都是幾千年的老祖宗,一直給我們留下來的。古代人吃的東西,難道和我們現在吃的是一樣的嗎?其實不然,拿辣椒、西紅柿、紅薯、西瓜、葡萄來講,它們都是近幾百年,才從國外傳入中國的。而且每樣東西都有它傳入中國的美麗故事。今天這裡講的三樣東西,是豆腐、豆芽和粉條,它屬於我們中國人自己的獨特發明創造,不僅在青黃不接時,能充當一部分蔬菜,而且在營養和搭配上,也能產生出無窮的變化,讓我們感覺家裡的菜品又豐富了不少。如今生活中的人們,雖然對雞鴨魚肉很喜歡吃,但少了豆腐、豆芽和粉條,那家裡的飯菜,就顯得油膩和單調了。特別是在新冠疫情暴發後,人們突然覺得,別的蔬菜價格都有成倍的上漲,有時還缺貨,而豆腐、豆芽和粉條,卻很同情百姓的壓力,上漲的並不多。當遇到緊急情況時,有了豆腐、豆芽和粉條,這菜的難題就會緩解不少。

豆腐、豆芽和粉條,雖然我們會經常食用這三樣東西,但深入瞭解的人又有多少呢?如果大家清楚了這三樣東西的生產過程,以及相關的生活知識,對這三樣東西的消費,我們又將會採取怎樣的態度呢?相信有了較深的瞭解後,每個人都會得出自己的正確結論。

大家都知道,中國的大豆世界有名,它營養豐富,是重要的糧食作物。但是大豆有一個明顯的缺點,直接食用不好消化,營養也吸收的比較差,而且不好和別的東西搭配組合成新的菜餚。怎麼才能利用好大豆的優點,去除大豆的缺點呢?早在2180年前的中國漢朝時期,漢高祖劉邦的孫子,也就是淮南王劉安發明了豆腐。具體來講,是劉安在安徽省壽縣與淮南交界處的八公山上燒藥煉丹的時候,偶然把石膏點進到了豆汁裡,奇怪發現他碗裡的豆汁,慢慢凝固後變成了豆腐。人們對豆腐好處的認識也是有個過程的,據說到了五代十國的時候,豆腐才真正普及開來。唐朝以後,豆腐才成了人們餐桌上的常客。

豆腐好吃,而且價格便宜,在加工豆腐的過程中,也沒有一樣東西會被浪費。豆腐本身就可以加工成多種多樣,有豆腐乾、豆腐皮、腐竹、油豆腐、豆腐塊、豆腐腦、豆漿、醬豆腐和臭豆腐。這些豆製品在市場上本身就銷路很好。加工後剩下的豆渣,也可以用做餵豬的好飼料。

就營養價值來講:豆腐裡的高氨基酸和蛋白質含量,使它成為糧食之外的很好補充食品。另外大豆中18%左右的油脂,可以轉移到豆腐中去供人利用。每100克結實的豆腐中,含蛋白質15.7克、脂肪8.6克、碳水化合物4.3克和纖維0.1克,能提供611.2千焦的熱量。豆腐的營養也十分豐富,它含有鐵、鈣、磷、鎂等人體必需的多種微量元素,還含有糖類、植物油和豐富的優質蛋白。特別是豆腐脂肪的78%是不飽和脂肪酸並且不含有膽固醇,素有“植物肉”之美稱。製作豆腐的大豆其蛋白質生物學價值,可與魚肉相媲美,人體所必需的氨基酸它幾乎都有。大豆如果是直接烹調食用,人體對它蛋白質的消化吸收率只有65%,而製成豆腐後,消化率可以提升到92%~95%。

吃豆腐都有哪些好處呢?有什麼地方需要我們注意的呢?一、豆腐可以排毒養顏。吃豆腐對人體非常有益,它可促進體內毒素排出,令肌膚重現白滑的光澤。二、豆腐是老人更年期的“保護神”,它能有效的預防骨質疏鬆、乳腺癌和前列腺的發生。三、常吃豆腐可以增強食慾。豆腐腦中所含有的大量礦物質以及微量元素,都有利於增強食慾,還可以有效的促進人們腸胃的消化。四、吃豆腐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豆腐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可以很好的分解血管壁的膽固醇,不僅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對腎臟也具保護作用,有助於減少肥胖的機會。五、吃豆腐可以補鈣。豆腐的補鈣作用突出,和牛奶相比,豆腐和豆漿,更適合中國人體質的補鈣。但豆腐好吃,也不能食用過量,不然也會造成腎功能衰退和動脈硬化的形成。另外,豆腐吃多了,也會引起消化不良和痛風發作,還會導致碘缺乏。還有豆腐也不適合與菠菜、蜂蜜、雞蛋搭配做菜,這幾點特別需要引起我們今後注意。

豆腐雖然好吃,但你知道它是怎麼製作出來的嗎?簡單過程是:把黃豆泡在水裡,等它泡脹變軟後,磨成豆漿,再濾去豆渣,煮開。這時候,黃豆裡的蛋白質會變成鬆軟的豆腐花,把這些豆腐花攏在一起,在上面點上滷水,上面再壓上蓋板等它凝固,這樣過幾小時把蓋板除去,豆腐就做好了。一般來講,1斤5元錢的東北大豆,可以做5到6斤豆腐,按1斤豆腐2.5元計算,大概有五成的利潤可以賺,所以加工豆腐收益還是相當不錯的。做豆腐一般家庭就可以做,開一個豆腐加工廠的話,只需要準備一萬元到五萬元啟動資金就夠了,如果成規模的話,一年賺幾十萬到上百萬都是有可能的。

豆腐的吃法有多種多樣,有小蔥拌豆腐的一青二白,也有很下飯的麻婆豆腐,還有豆腐燒魚,豆腐乾炒芹菜,豆腐皮炒辣椒,西北的臊子面和湯麵片更是離不了豆腐的參與。特別是小孩和老人,幾乎三天兩頭都要吃點豆腐,這樣他們才感覺胃裡舒服,口感軟滑,味道醇厚。豆腐的搭配還可以有更多的創意,豆腐的開發,也還有無限的空間讓我們去琢磨。

豆芽,也稱芽苗菜,它是各種穀類、豆類、樹類的種子培育出可以食用的“芽菜”,也稱“活體蔬菜”。常見的芽苗菜有30多個品種呢。這裡我們主要講講黃豆芽和綠豆芽的一些事。這兩種豆芽烹調做法都差不多,都可以炒也可以涼拌,口感上黃豆芽有嚼勁,而綠豆芽特點是爽口綿軟清香。用黃豆芽燉排骨吃起來十分鮮美,而綠豆芽最佳搭配就是韭菜了。經常吃豆芽,可以治療壞血病,防止心血管病變,對口腔潰瘍的人很適合食用;它還富含膳食纖維,是便秘患者的健康蔬菜,具有預防消化道癌症(食道癌、胃癌、直腸癌)的功效,常吃豆芽,可以達到減肥的目的。在食用功效上它能清熱利溼,養氣補血,預防高血壓,美容護髮。但是豆芽對腸胃不好的人有不利影響,這一點需要人們特別的注意。

眾所周知,豆芽幾乎是市場上最便宜的一種蔬菜,一斤才賣1塊錢,一天澆六次水,4個小時澆一次,天氣熱的時候澆8次。每斤黃豆的市場價大約是3塊錢,而一斤豆子在7天以後可以產出8斤左右豆芽,按每斤豆芽8毛錢的批發價計算,一斤豆子的豆芽毛收入能達到3塊左右。 一桶豆芽是放下去50斤豆,能夠長到400斤豆芽,一桶豆芽生產者可以賺到150元錢。雖然豆芽價格不貴,從事大規模化生產的人,一年盈利也有2000多萬元。

買豆芽一定要會挑選,有些品相好的豆芽不一定是合規生產的豆芽。為了幫助大家不要買到有添加劑的豆芽,這裡簡單介紹一下選購豆芽的技巧:1、聞豆芽上的氣味。健康的豆芽聞起來很清爽,而有“尿素”味道的豆芽是不正常的。2、看豆芽身:自然培育的豆芽芽身挺直稍細,芽腳不軟、脆嫩、光澤白,而用化肥浸泡過的豆芽,芽身粗壯發水,色澤灰白。3、看豆芽根:自然培育的豆芽,根鬚發育良好,無爛根、爛尖現象,而用化肥浸泡過的豆芽,根短、少根或無根。4、看豆粒:自然培育的豆芽,豆粒正常,而用化肥浸泡過的豆芽豆粒發藍。5、要把豆芽掐開看水分,健康的豆芽水分比較大。

最後我們來說說粉條。大家知道紅薯原本來自菲律賓。它產量高,適應性強,能當糧食和菜吃,所以在我國各地,農民都有種植。為了把紅薯變成受到歡迎的食品,加工粉條成了人們的致富路子。粉條不光是能做涼拌菜,還能做湯,做豬肉燉粉條。粉條的製作很多人沒見過,它是先把地裡收穫的紅薯洗乾淨,然後磨碎了,用水把紅薯粉過濾出來,具體做粉條的時候,要支一口大鍋,鍋中把水燒開,鍋的上方支一個帶孔眼的器皿,盛裝上流質的紅薯粉,從上往下壓,這樣一條條生粉條就落入了開水鍋中,等到鍋中的粉條煮熟漂起來,就可以撈出鍋進行涼曬,曬乾的粉條就可以運出去賣錢了。

一般來講6斤紅薯可以出1斤粉條,按8毛錢1斤紅薯來算,1斤粉條的成本已經遠遠超過了5塊錢,但是現在市面上的好多紅薯粉條的銷售價格卻在5 元以下,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為了節省成本,生產者只用了少量的紅薯粉來加工粉條,還有相當一部分原料,是摻入了質量較差的木薯粉和玉米粉,這些木薯粉和玉米粉,有的是從泰國和越南進口的,價錢要比紅薯粉便宜很多。這就是這些粉條不抗煮,不滑爽,煮熱了不亮不滑的主要原因。總之,你買的粉條價錢如果低於了5元錢1斤,那麼這絕對不是純正的紅薯粉條,好的紅薯粉條要近10元1斤才可能是正宗的好的紅薯粉條。

豆腐、豆芽和粉條,我們經常吃它,但中間的很多事情我們並不清楚。現在簡單說說,大概心裡就會了解清楚,它們雖然會被我們經常食用,但內裡的各種名堂還真不少呢。讓我們知其然時,也能更多的知道其所以然吧。

豆腐豆芽和粉條|趙明

趙明:一個退休的老新聞工作者。42年前考進新疆人民廣播電臺任播音員、主持人、記者和編輯。30歲時,獲全國優秀廣播節目一等獎和二等獎。1992年起從事電視事業。在新疆電視臺拍過很多紀錄片,作品多次獲全疆優秀電視節目大獎。39歲時破格評為主任記者職稱。2000年在深圳拍攝20集紀錄片“外國人在深圳”來深圳電視臺工作。所拍20集紀錄片“道德的力量”,在中央臺播出獲獎。前年退休。現居住在深圳市龍崗區。本人愛好廣泛,除了朗誦外,攝影水平也不錯,另外多年的新聞生涯,也練就了很好的觀察能力和寫作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