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和西江流域的重要人文始祖之――龍母

珠江和西江流域的重要人文始祖之――龍母,是珠江流域民間信仰的至高無上的女神。

一、龍母溫氏

傳說先秦之時,嶺南程溪誕生了一位溫姓奇女子,她聰穎智慧、美麗善良、樂於助人,是時人口中傳頌的好姑娘;某天,溫氏到程溪水口的西江邊浣衣,偶然拾得巨卵一枚,溫氏對這枚巨卵產生好奇之心,於是帶回家中安置,巨卵逾七七四十九日而孵化,竟然孵出五條小龍,溫氏驚訝之餘,又知道龍性喜水,於是便將五龍子放入程溪中豢養,馴養如親,於是溫氏便被時人尊稱為“龍母”;後來五龍長大,經常出入西江,一遊千里,龍母經常教育五龍要適時施雨、為民播福,還帶領五龍幫助程溪鄉民疏浚河道、修堤築壩,抵禦西江洪水,開闢一方樂土。


珠江和西江流域的重要人文始祖之――龍母


二、秦與龍母

及至秦徵南越,秦始皇得知嶺南程溪有龍母養育龍子之奇事,以為是自己德政所致,遂遣使南下,禮聘龍母進京;秦使至程溪,向龍母宣讀秦始皇聖旨,龍母雖不願舍卻程溪鄉民及五龍子,但考慮到王命難違,便毅然隨使登船而去,鄉民無不悲慟;及使船至桂林郡(一說始興郡),已去程溪千里,使船夜泊之時,卻被五龍子作法引返程溪,一連四、五次,秦使以為是天命,便不再強求,龍母得以如願迴歸程溪,與鄉民、龍子同慶團聚之樂;秦始皇三十六年,龍母仙逝程溪,鄉民先將龍母葬於龍母生前經常放牛、馴鹿之地,五龍子卻認為此地瀕臨潮汐、會為洪水所淹沒,遂作法遷葬龍母於程溪水口的青旗山上,並派黃猿、白鹿、螣蛇等神獸為龍母守墓;龍母仙逝後,鄉民就將其生前故居改作祠廟,奉祀龍母神靈,因廟處程溪水口,因而得名程溪祖廟。這便是程溪祖廟及程溪龍母的故事。


珠江和西江流域的重要人文始祖之――龍母


三、評價

發生在程溪浦口的龍母豢龍的傳說,在中國人與龍和諧共處的系列傳說中獨樹一幟,譜寫了人與自然共存史上的傳奇。

龍子報恩這樣的最樸實無華的事蹟來彰顯仁道、孝思、良俗的精神,南越的龍母傳說如同中原的三皇五帝傳說一樣,是能夠構建一個地域的最初的道德框架的傳說,它所彰顯出來的精神就是南越地區最初的道德基石。


珠江和西江流域的重要人文始祖之――龍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