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武鳴駱越文化的三千年傳承

南寧武鳴駱越文化的三千年傳承

大明山被認為是武鳴駱越古都的腹地

南寧市武鳴區作為駱越古國的都城,早在商周時期就創造了燦爛的駱越文化,這些文化和民間習俗有:稻作文化、棉麻紡織文化、航運文化、象形方塊字 、銅鼓文化、冶煉製造文化、崖壁畫文化、巫文化、三界觀、太陽文化、龍母文化、玉器文化、柱子崇拜文化、幹欄式建築文化等,對中華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時至今日,駱越古人文化習俗仍然在武鳴這片土地上盛傳經久不衰。

南寧武鳴駱越文化的三千年傳承

武鳴獨山戰國巖洞葬遺址

駱越七大民間文化習俗:

南寧武鳴駱越文化的三千年傳承

壯族的原始信仰青蛙圖騰

1、貝丘遺址是一種以採食軟體動物和捕魚、狩獵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原始文化遺址。在武鳴兩江龍母金洞也發現了堆積10多釐米的文化層,還發現了唐代、宋代的瓷片和明代的銅錢等文物,考古專家認為,武鳴兩江龍母金洞與邕江沿岸貝丘文化有傳承的關係。駱越是喜食異物水產的民族。壯族普遍喜食“魚生”,武鳴兩江鎮還有“八寶魚生”,直接將黃豆粉、粉絲、花生豆、木耳、木瓜、香菜等與魚片攪在一起,吃起來別有一番滋味。這些喜食異物的風俗,淵源是從駱越先祖那裡傳承來的。

南寧武鳴駱越文化的三千年傳承

武鳴元龍坡墓葬群遺址

2、斷髮、椎髻和文身。《淮南子·原道訓》說:“九疑之南,陸事寡而水事眾,於是人民被髮文身,以象磷蟲。”顏師古注引應勳曰:越人“常在水中,故斷其發、文其身、以象龍子,故不見傷害也”。羅香林先生在《古代越族文化考》一書中指出:“古代越人文身,殆為一種以龍蛇一類水族為圖騰之遺俗。”1998年出版的《武鳴縣誌》中也記載:“古代壯族先民蓄髮、挽髻,男戴青巾,女帶斗笠。清代,封建統治階級曾強迫壯族人留長辮子,但一般仍蓄髮或挽髻,只有少數官史、文人等留長辮子。清末到上世紀50年代以前,男子多剃光頭或剪短髮”。

南寧武鳴駱越文化的三千年傳承

武鳴獨山戰國巖洞葬遺址

3、二次葬俗。現代壯族普遍盛行二次葬,叫拾骨葬。一次葬比較簡單,人死後,在野外荒地——一般是村裡共用的“長墳”坡,找一個地方將屍棺掩埋即可,並在其上起圓形封土堆。武鳴縣一些壯族村莊則乾脆不挖墓穴,斂屍入棺後,抬至荒坡小樹下,兩端各砌九層火磚的四方柱,或用兩條板凳代替,架上棺材呈架橋狀,然後採取帶葉樹枝加以覆蓋,任其風吹雨淋日曬。三五年後,拾骨裝壇,擇地另葬。這種第一次葬法稱露棺葬,又稱“天葬”,壯語稱“亢屍”。在馬頭鎮的靈坡、六戶、敬三一帶,此俗至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尚有。目前兩江、馬頭一帶還盛行不挖土埋棺習俗,但砌磚於四周,頂上取土覆蓋,俗稱“莫陽橋”(莫是壯語墳墓的意思)。巖洞葬,也是一種二次葬的埋葬方式。1986年和1987年分別在武鳴陸斡覃內村岜馬山和兩江鄉三聯村獨山等處發現春秋戰國時期的巖洞葬。這種葬俗至今仍見於駱越古都中心地帶的馬頭、兩江一帶,其起源是由駱越遠古時暴屍拾骨土葬演變而來。

南寧武鳴駱越文化的三千年傳承

武鳴勉嶺出土的牛首提樑卣

4、壯族的“七月十四”鬼節(駱越民族的國殤日)。農曆七月十三日開始,以十四日為主,延續至二十日,是壯族群眾一年中與春節一樣別具特色的最隆重而盛大的節日,俗稱“鬼節”。壯族的“七月十四”,不管其內容有多少,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即是祭祀野外的各種鬼神和先人。我們將這一習俗與流傳在這裡的民謠:“十七大(泰)王吉(病痛),十八大(泰)王結(死),十九枓木架(做棺材),二十葬大(泰)王”來分析比較。我們認為“鬼節”必定與駱越人的某個重大事件有密切聯繫。“鬼節”,這是壯族人一年中最隆重而盛大的節日,應當是駱越人祭奠先人的國殤日。

南寧武鳴駱越文化的三千年傳承

武鳴敢豬巖巖洞葬遺址

5、用火驅邪避邪。武鳴縣一帶壯族,拾骨葬時,不是直接將骨殖置放陶罐內,而是先放在一個泥箕(或新編竹篇)裡,然後將裝有骨殖的泥箕架在火上烘烤一段時間再裝入陶罐內,轉移到別的地方安葬。這樣做的目的是用火驅邪。用火驅邪還表現在宅居方面。壯族現在仍如此盛行用火驅邪習俗,應當說是駱越先民傳承的遺風。

6、崇拜男性生殖器。崇拜男性生殖器的實質是祖先崇拜,目的是希望祖先的神靈保佑氏族人畜興旺,村寨平安。就此意義而言,性器是為神器。到現在仍有不少地方崇拜性器的習俗。龍母金洞所在地是武鳴縣兩江鎮聚群村淥昌屯,“馬鞍山”東面,正面對著大明山龍母大峽谷。未入金洞,最吸引人眼目的便是洞口一端一根高約3米、直徑約1米的“石柱”。這根“石柱”由兩塊豎立著的石頭疊加而成,上短下長,上下之間有一條明顯的隙縫,形狀顯然為男性的生殖器。石祖在許多新石器時代遺址都有發現,但像龍母金洞遺址這樣巨大的石祖,在嶺南地區卻相當罕見,專家們都稱它為“嶺南第一祖”。

7、駱越文化的精華——銅鼓。清朝《武緣縣誌》“泉志”節中載“雷圩團”有“銅鼓泉,相傳有人於其地掘得銅鼓,故名。”據史料記載,賓陽早在900多年前已出土銅鼓,還作為祥瑞載入《宋史·五行志》:“元豐七年(1084年)十一月,賓州(今賓陽)獲古銅鼓一面。”可見在古代在大明山地區早就發現了銅鼓。

南寧武鳴駱越文化的三千年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