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輸入太可怕,防控需要更嚴謹,措施需要更果斷!

中國內地武漢遭疫情爆發攻擊時,在科學嚴謹的認知指導下、在集中突破嚴防死守的措施下,在起始兩月有餘的時間內,取得了全國各地新增病倒為零的成績。

而3月中旬以來,由於國外疫情的蔓延例數暴漲,我國的‘境外輸入病例也在不斷增長,這使我國平民對平靜生活早日到來的盼望心情又增了的了陰影,也對盼望早日復甦的各類行業加重了威脅。

科學的認知是:同一病毒對世界各地人種所具備的攻擊力度是同等的,同樣的道理,輸入性傳播的危害也是同等嚴重的。藉此論點,中國人有疫情不輸出的道德及行為的責任,也有拒絕被輸入疫情的權利。

國內製造業和其他產業以及相關從業者大約已損失了一個季度的收益,現時還沒過疫情保險期,國民經濟全面恢復的時間還無法估計會推遲多久,此時的民眾己再難承擔外加損失了。

既然境外輸入已經造成或有更大力度的造成對我們的生活影響及經濟損失,我們還應採用我們的有效措施,就是嚴防死守。對境外輸入零容忍才是對我國人民步調一致、齊心抗疫素質的價值性的認可,更是對成績的鞏固。

問題很簡單:疫情不得到徹底控制,學生何時正常開學?待業人員何時正常上班?整個服務行業何時敢放手實施復工?不及細數,總之嚴防境外輸入並非我國人冷酷,是我們的生存需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