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騷擾業務,是通訊公司的切實業務,還是另一個溫柔的陷阱?

茶姐按捺不住,要吐槽下通訊公司。

防騷擾業務,是通訊公司的切實業務,還是另一個溫柔的陷阱?

近幾天接了好幾個移動客服的電話,我以為他們有什麼大事找我,終於有一通客服電話在我空閒時候打過來,我就耐著性子聽聽看,他們這回是要推銷什麼業務。

不聽不知道,一聽嚇一跳。

移動開通了一項業務,騷擾電話攔截業務,具體說,為了保護消費避免受到電商的騷擾,問我是否需要開通該業務?

頓時心裡就來火了,保護客戶的隱私,這個業務不就是你們的本職工作嗎?我最多的時候一天可以接5-10個騷擾電話,簡直深受其害,最近一年情況才略微好轉。

有的人可能要說,我們的電話信息不是通訊公司洩露出去的,但是我是有親身經歷的,曾經我辦了張電話卡,專門用於流量號,從未對外打過電話或留過這個號碼信息,居然還有賣商鋪,賣投資理財的號碼打進來,我也是服氣了。

防騷擾業務,是通訊公司的切實業務,還是另一個溫柔的陷阱?

請問這些廣告商家是從哪裡得到我的號碼的?從0到9,數字自由排列組合後一個一個挨著打嗎?

這時候有人會說,可能這個號碼以前有人用過,通訊公司回收了,然後重新發放給新客戶使用。

那這種情況下,這個號碼以前的故事,通訊公司是否有責任做好分截,既然從新開始,是不是讓客戶感受它是一個全新誕生的號碼,而不是遺留各種歷史問題呢?

且不吐槽大陸的網絡資費問題,在幾乎壟斷的領域內,為數不多的幾家通訊公司獨大一片天地,對於防騷擾業務這一方面,通訊公司給我的感覺非常不好,有點類似於悄悄放了個賊到客戶家,而後在客戶受難之時,提供捉賊服務,雪中送炭,客戶甚是感激。

防騷擾業務,是通訊公司的切實業務,還是另一個溫柔的陷阱?

移動的此次動作加上工信部出臺的管理規定,希望可以真正從“治標”和“治本”兩個方向上,很好的處理這個客戶困擾,不再是虛晃一槍,做到正在的落到實處的關懷客戶。

因為我沒興趣考證,

不想理財,

沒錢買商鋪,

也沒房可賣,

沒有貸款需求,

不想知道內幕消息,

不會炒期貨,

不出國也不留學,

只想靜靜聯繫我想關心的朋友,做我熟悉的領域。

有跟我一樣想法的,沒接到客服推薦防騷擾業務電話的朋友,也可以手機開通該業務,發送KTFSR到10086即可。

大家共同來監督關注此事,希望通訊公司切實落到實處,讓我們又少一份煩惱,多一點清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