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琦1.3億豪宅事件反轉:比努力更重要的,是做正確的事

李佳琦1.3億豪宅事件反轉:比努力更重要的,是做正確的事

01

前段時間,有網友爆料,李佳琦花1.3億買了一棟複式豪宅,鄰居還是胡歌和唐嫣。


李佳琦1.3億豪宅事件反轉:比努力更重要的,是做正確的事


不得不說 ,大多數網友的三觀還是很正的。


看到博主的這句酸言酸語:“姐妹們,你們買的每一支口紅,都成了內環線大平層的磚下之魂。”許多網友感到不適,認為李佳琦憑本事賺的錢,就算花13億買房也正常。


李佳琦1.3億豪宅事件反轉:比努力更重要的,是做正確的事


雖然幾天後,李佳琦助理在粉絲群辟謠了,說消息是假的。但這件事也表明,大多數人對他的付出是認可的。


從網友的評論可以看出,關於李佳琦,人們提到最多的詞,還是“努力”。


他努力拼命的故事,也曾在網絡上刷過屏。


比如,一年365天,他做了389場直播,是普通主播的三倍;


一年中極少有休息的時候,甚至連春節都不能過;


有時一場直播6小時,能夠塗300多支口紅,直播結束後,嘴巴沒有知覺,直到吃飯的時候才覺得火辣辣的疼……


他的這些事蹟總會給人一種錯覺,似乎只要夠努力,夠拼命,就一定能成功。


但其實,比努力更重要的,是做正確的事


2015年大學剛畢業時,李佳琦還在南昌做一名化妝品櫃哥,月薪只有不到4000元。


那個時候,所有同事都在爭先恐後地向顧客推薦產品,急切希望開單。


李佳琦卻選擇默默暗中觀察,走到其他品牌的櫃檯,翻翻他們的瓶瓶罐罐,瞭解各個品牌化妝品的特點、優劣、價格。


中午別人休息時,他甚至會穿過馬路,到其他商場去看櫃檯。


很快,李佳琦對各個化妝品牌有了比別人更透徹的瞭解。


當客戶前來詢價時,他能準確洞察顧客的潛在需求,然後量身推薦。


由於他足夠專業,客人也更願意找他推薦。


有時一番介紹下來,不少人還會多買好幾樣原本不在計劃內的產品。


兩年後,李佳琦以門店銷售冠軍的身份來到上海,開啟了直播之路。


秉承著一貫的專業和用心,李佳琦成為了一個擁有五千萬粉絲,雙十一銷售額破10億的重量級主播。


02

從李佳琦的故事中,我們能得到什麼啟示?


事有輕重緩急,重者為先


管理學家柯維提出過一個四象限法,精讀君稱之為緊急重要矩陣。


李佳琦1.3億豪宅事件反轉:比努力更重要的,是做正確的事


根據這個矩陣,我們遇到的每一件事,都可以歸為A、B、C、D4類事件:


A類:代表重要且緊急的事情,比如增加收入。


B類:代表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比如:深入瞭解產品,讓自己變專業。


C類:代表不重要但緊急的事情。比如:增加客戶訂單、衝業績。


D類:代表

不重要不緊急的事情。比如:毫無目的地刷微信、微博、新聞App。


大多成功者,都是按照事情的重要程度,而不是緊迫程度,來決定事情處理的優先級。


因為B類事情,如果長期不做,必將讓我們付出沉重的代價。


李佳琦正是深諳此道,先行修煉自己的專業能力,這才為日後的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


敢於對C類事情說“不”


緊急但不重要的C類事件,大多是一些人際關係方面的事務,比如,別人請我們幫忙,我們抹不開面子,只好勉為其難地接受。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處理C類的緊急事件能讓人有充實感、成就感。


這就很容易讓人沉溺於應付C類事件,卻沒有時間停下來問問自己,現在手頭上所做的“緊急事件”,是否值得耗費如此多的時間和精力?


“嗜急”成癮是一種消耗性行為,最終的結果就是:看似忙忙碌碌,卻無真正成效。


為什麼會過著平庸的人生?為什麼是個低水平的管理者?為什麼都是瞎折騰?這都是因為,把時間都放在C類事情上了。


因此,我們必須勇敢地拒絕C類事件,讓自己從這些瑣事中解放出來,用更加理性的態度對待人際關係。


儘量少讓D類事情佔據你的時間


比如說,幾乎所有的採購員,都普遍認同與各商店老闆建立良好關係,最有助於業績發展。這應該屬於B類事情。


但在調查中發現,大多數的採購員在這類活動中,花費的時間不到5%。而他們卻把大多數的時間,都花在行政事務,比如開會、寫報告、打電話等D類事件上。


因此,不緊急不重要的D類事件,仍然需要深度思考來判斷,不要不帶腦子地按慣性去做。


在時間使用的問題上,應該比考慮金錢的使用,多花一倍的時間


足夠重要的事情,值得花足夠的時間去思考。


只有這樣,你所有的努力,才不會打水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