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外甥女騙過我幾萬塊錢,現在外甥女要結婚了,我去嗎?

csc春意盎然


這個其實看你和你外甥女父母的關係。

1.如果你們關係很好,你外甥女借你錢,她的父母也知道,也幫你要過,那麼你可能得去,不是衝你外甥女,是衝她的父母,前提是人家邀請你參加或者告知你參加;

2.如果你和她父母關係好,但她們不知道借錢的事,你也得去,理由同上;

3.如果本身你同她父母關係不好,自己又不想去,那就隨個禮得了,就別去了,去了還尷尬,知道親戚是什麼樣的人就行了;

4.親戚之間有時候很難斷絕關係的,但是切忌利益又容易糾葛。

因為不清楚其他的事情,以上只是我個人的看法,僅供參考。


小花的花花世界


題主你好,看題目你或許是個舅舅,或許是位小姨,之所以這麼理解,是因為我自己也有外甥和外甥女,是我兩個姐姐家的孩子。

先說說我自己吧,我大姐的孩子,也就是我外甥,前年,對我說他媽媽,也就是我姐姐要過生日了,他想送他媽媽一個鉑金項鍊,買個小點的就行,在我這拿了3000錢,告訴我,要給他媽媽一個驚喜,千萬不能讓我說,我當時覺得孩子真的是長大了,這種孝心無論如何我都應該支持才對,後來我微信把錢轉給了他,可就在去年底我才知道,我姐脖子上戴的是條銀項鍊,根本不是鉑金的,後來我問外甥咋回事,孩子當時就說對不起小姨,那時他處了個女朋友,是女朋友要讓他買項鍊給自己的,孩子手裡沒錢,所以就對我謊稱說要給他媽媽買,我當時也沒說什麼,沒有怪他,我知道,有時欺騙跟錢多錢少沒關係,但畢竟是姐姐的孩子,還能怎樣呢。

所以題主說的情況,我是這樣想的,外甥女騙了你的錢,肯定是孩子做的不對,但孩子的媽媽,你們應該還來往吧,那就看在她媽媽的面子上,還是去參加外甥女的婚禮吧,不管什麼原因欺騙你,畢竟已經過去很多年了,我猜測你的外甥女早已經後悔當初她對你做的行為了,得饒人處且繞吧,畢竟這裡還有親情在,還有姐姐這層關係。



寶寶jiao


你好,針對你這個問題我談談我的想法。

去,作為舅舅。外甥女結婚當然要過去呀。不僅要過去,而且最好還去隨禮,最好隨禮還隨大一點。我相信,幾年前外甥女騙你幾萬塊錢你這些年一直都是耿耿於懷,久久都不能放下來。我相信,你也想跟以前一樣能夠跟外甥女談笑風生。這次她結婚豈不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呀。為什麼要隨大點禮?我認為你外甥女看到舅舅來參加婚禮,並且隨了大禮,外甥女內心肯定會對你更加十分的內疚,她會認為:我曾欺騙過舅舅,舅舅卻原諒了我。在這種內疚心理的促使之下,你和你外甥女關係會和好如初,甚至會更好。


陳的香


這個關係有點尷尬啊,騙過自己的外甥女結婚了。。。

情況一:外甥女沒邀請,但你知道了。去!外甥女都不給你面子了,也就是說這親戚關係她都不在意了,跟她父親母親說清楚,找個說法,要個理!(別大鬧婚禮,丟臉的是家族)

外甥女敢請就敢去!為什麼不去?做錯事應該心虛的人不是你,你更應該大大方方的去,至於隨禮,您看著辦,別失身份被別人詬病最好。

當然,你若夠霸氣,也可以對外甥女說:“隨禮被你提前消費了”。哈哈,開個玩笑,這麼說完,估計外甥女臉都黑了,這親戚關係也到頭了。

所以,被騙錢的事,只要你手裡有證據,先給足外甥女面子,以後再商量解決。

不去

被騙的錢就當買教訓了,親戚也能下手,說實話,關係再好,也只能維繫在表面了。不去也沒有關係,找個好點的理由搪塞過去就好了,免得自己去了,回來還生一肚子氣。

至於那被騙的錢,就當隨禮了,外甥女如果心虛,也不會說什麼的。

以上,就看這段關係,值不值得題主放下這幾萬塊錢的心結,還能心平氣和的去參加婚禮了。


載舟子


題主好!

對於你的問題,我覺得應該去。畢竟那是你的外甥女,血濃於水啊!

況且你萬塊錢對你來說,應該不至於傷筋動骨。不然的話,幾年之後你還會把她當做你的外甥女了。

有些東西是錢買不到的,尤其是親情。

愛情可能會因為利益走在一起,有錢人終成眷屬;友情也可能會出現很多酒肉朋友,卻沒有幾個會以誠相待。

但是親情就不同了,親情是與生俱來的。就算平時可能因為各種因素而慢慢疏遠,只要一有重修舊好的機會,還是會再次找回本來應有的親切。

因為親情的骨子裡面有很多相似的基因,再大的分歧也會在適當的時候重新磨合。

這次外甥女結婚,何嘗不是一個重拾親情的機會呢?

即便你至今依然心存芥蒂,但是作為一個長輩,適當的大度和包容還是應該要有的。而且你若裝出不計前嫌的樣子,不是狠狠的給外甥女上了一課麼?

說不定她得到你的祝福,終於良心發現,正好又收了不少彩禮,手頭寬裕,於是一次性把欠你的連本帶利都還給你了,那你豈不是一舉兩得?

既彌補了損失,又收回了親情,何樂而不為呢?

——個人淺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謝謝!


耕根


你好,我是荷鋤種香人。

幾年前外甥女騙走你幾萬塊錢,現在的你,提起來心中一定還十分慪火。因為幾萬塊錢必竟也不是一萬塊,而且採用還是非正當手段。咱中國人有句話,“救急不救窮。”看起來她即不是急,也不是窮。只是想佔用親人的錢財。那麼不管是否接到請柬,我建議:不送禮金,不去參加。

一、不去。讓她知道自己犯下的錯誤,失去了一個親人對她的祝福,以及今後對她的呵護。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不良行為買單。

二、不去。小小年紀,就知道動用手段來騙取錢財,不給以懲誡,讓她沾沾自喜,以為自己有本事,不知道將來還會釀成什麼大錯。

三、不去。雖然你的不在場,並不傷及她多大顏面,但至少讓自己平撫下這多年鬱積的氣悶。

當然如果她親自來請,並低頭認錯,咱也不是把金錢看的太重的人,只是氣她把親人當傻子耍。這麼緊的血緣關係,必竟有姐姐牽扯,就給她個臺階下,不再生氣。

財來財往,她騙得錢財,流失最快。你捨得小財,說不準就自來大財。這是幾千年老祖宗留下的密鑰。

不知道香人的回答你是否認同,如果覺得還可以,請給我個贊哦。


荷鋤種香人


大家好,我是愛尚了追劇。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

那麼幾年前外甥女騙過我幾萬塊錢,現在外甥女要結婚了,我去嗎?

本人觀點,必須得去。而且還需要按照你與你家姐妹間互相往來的人情禮數隨禮。也就是說要體面大方的去。

至於為什麼要去呢?下面我來給你們分析一下。

一 血濃於水,兄弟姐妹是父母賜予我們最好的禮物。不好輕易傷了感情。

外甥女結婚,說到底還是你的姐姐或是妹妹嫁女兒。

在我們鄉下,娶兒媳、嫁女兒可算是頭等大事了。鄉里鄉親的,多少雙眼睛都盯著看呢。冷不丁就會有人在等著看你姐姐(妹妹)的笑話呢。因為做為至親舅舅的你,無論在你外甥女的孃家還是婆家,代表的都是你姐姐(妹妹)的顏面。

所以說,若你不去,你姐姐(妹妹)面子上自然是掛不住的。即使你事後和她說明情況,她若通情達理能理解你,心裡也免不了會生出嫌隙來。 若她不是個通情達理的主,你這姐弟(兄妹)之間的感情也算是了了。

二 保全自己在親朋好友中的體面

當天去參加你外甥女婚禮的,肯定還有你們宗族的其他親戚。這其中少不了些三姑六婆愛八卦的主兒。

作為女方的舅舅是上賓,參加婚禮是情理中的事。若你不去,除了你的姐姐(妹妹)臉上無光外,作為當事人的你也不免被人詬病。

再加上,你和外甥女之間原本就有過節。若有心人在親朋好友間添油加醋的稍作點撥。人都說先入為主,你這情、理、先機一樣不佔。以後就等著學竇娥一樣,冤死吧。

三 為日後爭取自己的權益,解決外甥女騙你錢的事情做一個好的鋪墊

當然,這一點並不是說要你在結婚的當天去解決這個問題。否則,那就不叫去參加婚禮,而是去攪局拆臺了。

我們體面的參加婚禮,體面的按習俗隨禮。做到了身為哥哥(弟弟),以及身為舅舅該做的事情。在親朋好友,鄉里鄉親面前也算是情、理,面樣樣俱到了。這樣我們才能有一個正確的姿態去維護自己的權益。且在爭取權益的時候不會輕易的被人詆譭而失去立場。

那麼如何解決外甥女騙錢的事情呢?

首先我們需要擺明一個立場。那就是親戚之間的金錢往來,可以是給,可以是借但絕對不可以是騙。這是原則和底線。

下面我就解決步驟做一下簡單的闡述。

首先婚禮過後,找一天先和你的姐姐或是妹妹瞭解一下,看她是否知情。若不知情你便告知。然後讓她去問問你外甥女看看她是什麼態度。

情形一 如果你外甥女原本就打算結婚了就給你還錢,也就不存在騙一說,算是萬事大吉了。

情形二 你外甥女這次沒有錢還,但是認賬。這種情況也不算太壞,你可以和你姐姐(妹妹)商量下,看是讓她打個借條,或者協商分期還都行,視你們情況而定吧!

情形三 你外甥女既不還錢也不認賬。這種情況就是比較惡劣了。不過還是建議先多和你姐姐(妹妹)溝通,可以跟她強調一下你們之間的感情,以及你之前對她們的努力和付出。如果你確實需要這些錢的話,也可以透露下自己的難處。最後重點指出這件事情的關鍵不在於錢的問題,而在於你外甥女的這種做法太寒人心。然後讓她去做你外甥女的思想工作。至少得讓她認賬,認錯。

情形四 如果你外甥女依然屢教不改,屢勸不聽。建議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這種連親人的錢都騙的人容不得姑息。而介於你之前做的努力和你自身的難處,相信你姐姐(妹妹)也會體諒你的。

好了,以上便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歡迎有不同意見的朋友一起參加討論。


愛尚了追劇


這個當然得去了,而且這事還要做得穩穩當當不能糊塗!

你外孫女騙了你的錢,是你和她兩個人的事。而她現在結婚是你和他們一家人的事,更是眾多人情摻和在裡面。不管你是否原諒她偷過你的錢這事,但現在這事與那事根本無關,你得先放一放,可以計較,但是不能與這件事計較相互!

禮尚往來,可不能因為你與她的事,攪和了你和他長輩、一家人的關係啊!


悠悠蝸牛君


你外甥女騙過你幾萬塊錢,如今結婚,去不去?

這事應該兩方面來看:如果你外甥女有請帖來請,可以去,說不定你會知道外甥女騙錢的原因,事情發生轉機,這也是你消除記恨的機會;如果沒來請帖,就不必去,眼不見,心不煩,免得招惹氣生。

人是應該有大度,但也應該有底線,過分的大度就成了懦弱。親戚應該互相關心,互相幫助,沒有了親情的親戚,不如沒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