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皇帝大事年表

愛新覺羅·載淳即清穆宗,清朝第十位皇帝,清軍入關後第八位皇帝,是清朝皇帝中壽命最短的一位,年號“同治”。為清文宗咸豐帝長子,生母為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慈禧),在位時間(1861-1875)。

同治皇帝大事年表

同治在位時,依靠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一批重要漢臣先後鎮壓了太平天國起義、捻軍起義。同時大力興辦洋務運動,在清朝後期出現了一個政治相對穩定的時期,史稱“同治中興”。

咸豐十一年(1861年)

恭親王奕訢請赴熱河行在被拒,以李鴻藻為皇長子載淳的師傅。咸豐帝臨終前,召御前大臣載垣、端華、景壽、肅順、軍機大臣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宣諭立載淳為皇太子,並命此八大臣贊襄政務。同治皇帝尊皇后鈕祜祿氏為母后皇太后,懿貴妃、載淳生母葉赫那拉氏為聖母皇太后;準允恭親王奕訢赴行在叩謁梓宮;定明年為祺祥元年。同年,美國人華爾入中國籍,改組洋槍隊,助清廷鎮壓太平軍,次年該隊被清廷改稱“常勝軍”。

慈禧聯合奕忻發動宮廷政變(又稱北京政變、辛酉政變、祺祥政變)罷免八大臣,命恭親王奕訢為議政大臣,在軍機處行走,改年號祺祥為同治。賜載垣、端華自盡,肅順被處斬;景壽、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被革職,穆蔭遣戍軍臺效力。皇長子載淳即位,以明年為同治元年。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同年,曾國藩在安慶設立內軍械所;洋務運動開始;山東幅軍起義;廣西延陵國起義;貴陽教案發生;浙江金錢會起義;黃崖山在山東開展抗清鬥爭;山東宋景詩起義;馮桂芬提出“中體西用”口號。

同治皇帝大事年表

同治元年(1862年)

同治帝奉懿旨在弘德殿入學讀書,祁寯藻、翁心存授讀;關於帝王政治及前史太后垂簾事蹟的書籍編撰完成,起名《治平寶鑑》; 設立京師同文館,附屬於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以培養翻譯人才為主,促進開展洋務運動;英、法、美、俄駐華公使根據《北京條約》陸續進駐北京東交民巷;清政府迫於列強壓力,對太平軍確立“借師助剿”政策;李鴻章的淮軍成立,投入戰場。

同年,太平軍遠征西北;中俄《陸路通商章程》簽訂;“洋槍隊”改名“常勝軍”,隊長華爾北擊斃;左宗棠聯合法國人組建“常捷軍”;天平天國設立海關,英王陳玉成被叛徒苗沛霖捕獲,不久遇害;曾國藩組織湘軍、淮軍包圍天京;美國旗昌輪船公司在上海成立;江蘇巡撫李鴻章委託英國人馬格里在松江城外成立上海洋炮局;南昌、衡陽相繼發生教案;大清第一支艦隊阿思本艦隊解散;西北迴民發動起義。

同治二年(1863年)

太平天國叛徒郜永寬等刺殺蘇州守將慕王譚紹光,清軍收復蘇州;清廷在上海、廣州設立“廣方言館”學習外語;清軍在博羅胡吉爾卡倫與沙俄侵略者激戰;石達開被四川總督駱秉章殺害,終年32歲;英國人赫德取代李泰國繼任總稅務司。

同治皇帝大事年表

同治三年(1864年)

奉兩宮太后懿旨進講《治平寶鑑》;太平軍忠王李秀成被曾國藩殺害,天王洪秀全病逝,長子洪天貴福繼位,不久天京陷落,幹王洪仁玕、洪天貴福在南昌被處死,天平天國運動失敗,曾國荃下令屠殺南京七日;匯豐銀行在香港設立,同時在上海開設分行。同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訂立。

同治四年(1865年)

浩罕國阿古柏率兵入侵南疆;太平軍康王汪海洋部戰敗,被殲滅;恭親王奕訢重用漢臣被慈禧太后革除議政王;清廷在沿海各省設立防軍;李鴻章設立“江南製造局” 也稱“上海製造局”、“上海機器局”、“江南機器製造總局”;李鴻章在南京設立“金陵機器製造局”。同年,四川酉陽人民不堪教會欺凌,數百人奮起搗毀教堂,即酉陽教案;賴文光等指揮捻軍在山東殲滅僧格林沁統率的清軍主力,僧格林沁突圍時被殺;英國在上海租界設按察使署。

同治五年(1866年)

欽差大臣曾國藩剿捻不力改由李鴻章繼任,捻軍一分為二成東西捻軍;中國最早的私營機器製造廠上海發昌機器廠設立;閩浙總督左宗棠設立“福州船政學堂”又稱“求是堂藝局”,在福州馬尾設立“馬尾船政局”,又稱“福州船政局”。同年,同文館學生赴國外考察。

同治皇帝大事年表

同治六年(1867年)

賴文光等率東捻軍大戰淮軍於湖北尹隆河,淮軍損兵折將;不久,賴文光被俘後在揚州被殺,東捻軍失敗;美軍強行登陸臺灣被擊敗。同年,陝甘總督左宗棠設立“西安機器局”;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在天津設立“天津軍火機器局”也稱“天津機器製造局”。

同治七年(1868年)

烏蘇里江人民發動抗擊沙俄起義;《中美續增條約》簽訂;西捻軍被剿滅,捻軍起義徹底失敗;左宗棠開始西征,鎮壓回民起義。同年,中國自制的第一艘木質明輪蒸汽軍艦“恬吉號”(“惠吉號”)下水;江南製造局翻譯館成立;基督教會的《萬國公報》刊行;清政府派前美國駐華公使蒲安臣率中國外交使團出訪西方各國,是中國第一次派使團出訪外國;臺灣鳳山、江蘇揚州發生教案;四川酉陽再次發生教案。

同治八年(1869年)

中俄改訂《陸路通商章程》,《中英新定條約及善後章程》簽訂;四川遵義、安徽安慶教案發生;山東巡撫丁寶楨處決慈禧太后親信太監安德海。

同治皇帝大事年表

同治九年(1870年)

著名的天津教案發生,曾國藩、李鴻章、崇厚前後赴津處理善後;清廷設立北洋通商大臣由直隸總督兼任;左宗棠任欽差大臣率軍鎮壓回民起義,起義軍首領之一馬化龍降清被殺死;兩江總督馬新貽被刺殺。

同治十年(1871年)

沙俄出兵進佔伊犁;《中日議定修好條規》和《通商章程》簽訂;美國基督教會創辦“武昌文華書院”  

同治十一年(1872年)

《俄阿條約》簽訂;在浙江巡撫丁日昌和曾國藩、李鴻章的建議下,清廷派第一批留學生赴美留學;李鴻章在上海創辦輪船招商局,是洋務派創辦的最早的民用企業;華僑商人陳啟源在廣東南海開設“繼昌隆繅絲廠”俗稱“繼昌隆絲偈”,是中國第一家民族資本經營的近代繅絲廠。同年,英國商人美查創辦《申報》;曾國藩去世;著名的楊乃武與小白菜案發生;同治帝舉行大婚,冊立戶部尚書崇綺之女阿魯特氏為皇后。

同治皇帝大事年表

同治十二年(1873年)

同治帝親政;王韜在香港創辦《循環日報》;劉永福督率黑旗軍入越抗法,殺死法軍將令安鄴,迫使法軍退出河內。

同治十三年(1874年)

日本以臺灣高山族誤殺琉球船民為藉口,出兵侵佔臺灣;清廷與日本簽訂《臺事專約》;19歲的同治帝在養心殿駕崩。醇親王奕譞次子,4歲的載湉入承大統,為嗣皇帝,稱光緒皇帝。賜奕譞親王世襲罔替,並免朝會行禮。王大臣等以遺詔迎載湉於太平湖醇親王邸,與慈安太后居鍾粹宮;慈禧太后居長春宮;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封同治帝皇后為嘉順皇后。

同治帝一生十分不幸,幼年稱帝,婚姻不如意,經常受到慈禧斥責,一生碌碌無為。所謂的同治中興跟其並無太大關係;同治親政後,一度被朝臣們寄於厚望,但是其卻英年早逝,可悲的是連個後代都沒有留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