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天下父母心」,到底什麼是孝順?聊聊中國式父母的那點事

令中國人最不能抗拒的三句話恐怕是:1.孩子還小嘛!2.來都來了!3.都這麼大年紀了!

從這三句話也可以看出,我們一向有尊老愛幼的傳統,雖說家和萬事興,但問題是,在現實中怕沒有那麼美好。

“可憐天下父母心”這話本是慈禧說的,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大概是因為同治和光緒沒一個是省心的,所以“老佛爺”當年可能也很無奈,故發此感慨。

“可憐天下父母心”,到底什麼是孝順?聊聊中國式父母的那點事

啃老族也好,敗家子也罷,更多的問題其實在上一代身上,你既然養了一頭豬,就不要指望他能像狗一樣看家護院。

有人說,孝順孝順,順就是孝。我不認同。孝是態度,必須盡責任;順是行為,要看什麼事。一味無原則的順從就和父母溺愛孩子一樣,有害而無益。

一句“我是為了你好”,這恐怕就是中國式父母愛的方式。也不問問孩子喜不喜歡、需不需要。

“可憐天下父母心”,到底什麼是孝順?聊聊中國式父母的那點事

都說養兒防老,又說可憐天下父母心。其實養孩子是你自己的事,與孩子無關。

你如果指望他將來養活你,那這是交換。你如果覺得養孩子壓力大,你可以不生。不要用所謂的親情去綁架孩子,讓他總覺得欠你點什麼。

當然,作為子女長大了,孝敬父母是理所應當的,但最重要的是注意方式方法。中國人本就不善於表達情感,所以多交流、多關心總是沒錯的。

“可憐天下父母心”,到底什麼是孝順?聊聊中國式父母的那點事

人們寧可自己不相信夢想,也要殊死捍衛子女的“夢想”。然而,又並不真正瞭解自己的孩子。其實,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邏輯問題,你做不到的事,又憑什麼要求下一代去替你做到?

其實,中國式家庭的最大問題就在於情感和事不分,還動不動拿道德說事兒。比如不聽話就是不孝順什麼的。排除那些沒人性的,其實沒什麼過不去的事兒。

父母與子女之間,其實很多矛盾並不複雜,不過就是在情感或面子上過不去。父母別老想著左右子女的想法和做法,子女也多體恤一下父母的辛勞,都理性一點,多一點換位思考,這世上便會少很多雞飛狗跳。

張鋒 2018.9.2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