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线医护日志】再接再厉,我会坚守到最后胜利!

文本整理/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余燕红 通讯员 周晋安 甄晓洲

图/中山三院提供

讲述者: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驰援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医疗队儿科护士 朱惠燕

驰援武汉已经有一个多月了,这一个多月里我们经历了刚入病区工作时的紧张恐惧、患者好转时的欣喜激动、患者出院时的诚心祝福,也有患者病逝时的沮丧低落,这一路走来,仿佛历历在目。

疫情如令,勇往直前

今年的除夕夜和元宵节是我这二十几年过得最难以忘怀的一次,在这两个本该阖家团圆和欢聚一堂的节日里,在中山三院护理工作的我亲身目睹和经历了医院两次次紧急组织医疗队前往武汉驰援。

2月8日,元宵节当晚19点,一个中央下达的紧急通知打破了这本就因新冠疫情而绷紧的夜,要求中山三院紧急组建医疗团队前往武汉驰援,并于翌日出发。我因个人原因未能前往除夕夜第一批驰援而失落不已,这次竟还有机会前往一线救助新冠患者,我激动万分,迅速报名。截止当晚22点,全院已有700余位白衣天使踊跃报名,当晚值夜班的我坐如针毡地查看手机等待结果。2月9日凌晨1点,133位前往驰援的名单出炉了,我被选中了,激动的、兴奋的、害怕的、失落的……瞬间五味杂陈的情绪扑面而来。

早晨6时许,下了夜班的我拖着疲惫的身躯和兴奋的大脑回到家里收拾行李。听着领导们和工作伙伴们一声声呐喊着:“中国加油,武汉加油,三院加油,平安归来!”,“加油,照顾好自己,保护好自己”,133位驰援者眼里泪水打转,无语凝噎,冲淡了内心的恐惧,温暖了我们的心田,增强了我们的信心。

带着三院全体人员的祝福和抗疫的决心,我们满怀胜利的希望踏上了武汉驰援的路程。飞机抵达武汉后,我望着这诺大城,灯火阑珊却杳无人迹,萧条荒凉之感瞬间袭来,内心忍不住感慨‘这本该是多么繁华的城市啊’,但也让我更坚定自己的信心,一定要战胜这场无硝烟的战争。

【前线医护日志】再接再厉,我会坚守到最后胜利!

工作中的朱惠燕

我的“不孝”,扰人忧心

刚开始报名到武汉驰援这件事并未告知我的家人,即使领导说要与家人商量好,但我并不想让他们整天为我提心吊胆,也害怕家人不理解我的工作。

抵达武汉的第三天,一切工作都在有序进行,我也想给科室的伙伴们报个平安,于是发了个朋友圈,就忙着别的事去了,没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就收到家人好几个未接电话。微信语音那头的母亲哭着询问:“为何不告知家里就一声不响地去了武汉,净让家人担心受怕……”

不会使用微信的母亲,竟跑到邻居家学习发语音联系我,听着着母亲发送来的一段段语音,一声声担忧、祝福和支持,正吃着饭的我顿住了筷子,热泪盈眶,鼻子微酸,忙抬起头强忍着把眼泪憋回去。直到接到父亲的电话,声声的嘱咐和支持里,携着颤抖和哽咽传到我的耳朵里,我心里沉重万分,我知道,我记忆中强大如山、从未哭过的父亲默默地哭了,疫情严重及父母的担忧笼罩着我,控制不住情绪的我食不下咽,潸然泪下。

我知道,父亲并不想被我发现他哭,我只能装傻,安抚好父母,为自己加油打气,在这场战“疫”中快速成长。

【前线医护日志】再接再厉,我会坚守到最后胜利!

悉心照顾患者

肩负使命,恪尽职守

试问一下哪个女生不爱美?但为了能更方便地工作,防止自己感染,我们毅然决然把自己及腰的长发剪短,发鬓、前额及颈后全都剃光,男生一个个光着脑袋,互相望着剪后的成果,都忍俊不禁哈哈大笑。

抵鄂前,我们都经过严格的系统培训穿脱防护服以及各个流程的消毒和防护,但准备要进病房工作时,还是会有恐惧和焦虑。还好真正上“战场”后,我们有专业的团队和严密的防护,我也就安心下来。

进病房工作需“全副武装”:穿戴防护服、护目镜、面屏、手套、N95和外科口罩。初到病房时,因为医用物资紧缺,为了物尽其用不浪费,我们须穿成人纸尿裤,不吃、不喝、不上厕所持续工作5小时。有一次一个伙伴因需上班未能顾及吃饭,强忍着饥饿坚持在岗,最后坚持到快要下班了出现了低血糖,在众人的劝说下,她还要坚持交接清楚病人病情,才肯脱下“战袍”。

我们不仅需克服护目镜下模糊的视线、口罩下脸部深深的压痕、鼻梁上破溃的压疮、防护服里闷热的汗水以及饥饿、口渴、憋尿这些生理上的不适,还要自我调整好心理上的各种压力。我们负重前行,只为了我们肩负“战疫胜利”的使命,这是我们医护人员应恪守的职责。

【前线医护日志】再接再厉,我会坚守到最后胜利!

患者出院,坚定我的信心

悉心照顾,暖心相报

这一个多月里,看着被病魔折磨得痛苦不堪的患者,我揪心不已,虽然我不能感同身受,但都尽自己所学所能,治疗和照顾好每一位患者。在这场战役中,我们需要“扮演”多重角色,做好白衣天使、通讯员、心理师、清洁工等每一份角色的工作,事无巨细,样样经手。每当一位位危重患者好转,一位位患者出院时,都是对我们所有努力暖心的回报;他们一封封的感谢信,一句句的感激之语,都是对我们所有努力巨大的肯定。“你们好转出院,就是我们抗疫信心之塔的顽石,我们会继续加油的!”,这是我们白衣天使的心声。

特别记得2月15日这一天。武汉漫天飞雪,微信工作群突然收到一条消息“2月15日,18:00,首位患者出院”,我开心地走至窗边,俯瞰这银装素裹的武汉城,心道:“瑞雪兆丰年啊!”。首位患者出院,无疑给了我们极大的信心,我们带着诚心的祝福送走每一位出院患者,秉着救治的仁心接收每一位入院患者。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治愈了50余位患者,现武汉确诊患者不断减少、入院患者也越来越少、大批援鄂医疗队任务完成返乡,我知道我们的抗疫之战也胜利在望,望我们再接再历,圆满完成任务,荣归故里。

广州和武汉两座城距离约1019km,一头是“魂牵梦萦”的故乡,另一头是“挥洒热血”的战场,距离断不了两座城的热情,来年武汉樱花的盛开,也有几滴我们汗水的浇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