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竟有幅“怪畫”!還怪的特別有趣!


故宮竟有幅“怪畫”!還怪的特別有趣!

眾所周知,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崇虎”的文化傳統,老虎是力量、威嚴、權勢的象徵。

它孤傲而強大,額頭上的花紋天然形成一個“王”字,因而老虎又被稱為“百獸之王”,神話故事中的“白虎”更是鎮西神獸!

但今天小編帶大家看的這張畫,可是要刷新“三觀”了......

故宮竟有幅“怪畫”!還怪的特別有趣!

一隻老虎,瘦骨嶙峋,身體蜷縮著,眼神中流露出一副極其恐懼的樣子,相信大家看了不禁要問:這還是我們認識的百獸之王麼?

這幅圖叫做《峰虎圖》作者清代大畫家華喦(音同“巖”)。現在館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讓我們來看看特寫——

故宮竟有幅“怪畫”!還怪的特別有趣!

有人說,《峰虎》這張名畫,有兩大怪:

第一,《峰虎》這個名字就足夠奇怪了,聽起來有些不倫不類,古人畫虎喜歡以《猛虎下山》為名,聽起來威風大氣,而且猛虎下山寓意“勢不可擋”,乃是好兆頭,拿到市面上也好出手。

反觀《峰虎》之名,頗有點讓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感覺,主題不夠鮮明!

第二,名字“怪”,畫中的老虎“更怪”!一般虎圖中的老虎都是體型健碩,目光如電,威風凜凜,霸氣逼人!而華巖所畫的老虎則皮毛雜亂,瘦骨嶙峋,整個身體彎成一個“幾”字,而且還夾著尾巴,頗有點喪家之犬的意思。這哪是老虎,分明就是一隻病貓嘛!

但是我們若是把《峰虎》的眼睛放大十倍,就會發現這副畫有多麼令人匪夷所思:

只見畫中老虎的兩隻眼睛向上翻,配合其身體的姿態,竟然流露出忌憚、委屈、不甘的情緒!僅僅一雙眼睛就能傳遞出如此豐富的感情,畫家的功底可見一斑。

老虎怎麼畫成了這個樣子呢?

故宮竟有幅“怪畫”!還怪的特別有趣!

這幅怪畫,注意右上角!注意到了嗎?是一隻山裡的野峰!

很明顯,這隻老虎是剛剛被野蜂蜇過,那副驚恐和落魄的樣子原來是因為它——一隻野蜂!

故宮竟有幅“怪畫”!還怪的特別有趣!

故宮竟有幅“怪畫”!還怪的特別有趣!


堂堂百獸之王,竟然被一隻小蟲嚇蔫了!誰說老虎只有威風的一面呢?

世界上萬事萬物,相生相剋,一物降一物!就是自詡為“萬物靈長”的人,也別太忘乎所以了!

怪畫的名字叫《峰虎圖》,山“峰”的“峰”,寓意有二:

山中老虎蜷縮的身體如山峰馱著,和那隻小小的山野之蜂~

聯想到我們目前的情況,人類也確實別太把自己當回事了,亂吃野生動物,最終自己要買單的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