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新了,故宮》背後的非遺技藝——桑皮紙製作技藝

最近熱播的《上新了,故宮》第一期中,鄧倫、蔡少芬、週一圍帶領我們走進了乾隆皇帝的秘密花園。其中,一處名叫“倦勤齋”的建築給我們帶來了美輪美奐的驚豔。

《上新了,故宮》背後的非遺技藝——桑皮紙製作技藝

《上新了,故宮》背後的非遺技藝——桑皮紙製作技藝

在北京故宮的東北部,有一處建築,面南向,東西共九間,是寧壽宮建築群的一個組成部分,名為“倦勤齋”,是乾隆晚年成為太上皇之後為娛樂而修建的一座宮殿。堪稱故宮裝修最豪華的殿宇。

倦勤齋中,最為珍貴的是通景畫。據專家考證,為乾隆時宮廷畫師王幼學所繪。畫面巨大、畫工精美、中西合璧。

《上新了,故宮》背後的非遺技藝——桑皮紙製作技藝

《上新了,故宮》背後的非遺技藝——桑皮紙製作技藝

《上新了,故宮》背後的非遺技藝——桑皮紙製作技藝

21世紀初,年久失修的倦勤齋迎來了建成後最大規模的一次修繕保護。

通景畫自然成了這次修復的重點。當時的通景畫斷裂、老化、黴變、水漬、蟲蛀等現象較為嚴重。

修復工作遇到的第一個難題就是材料的問題。據記載,通景畫所用的背紙是乾隆時期的高麗紙,也就是桑皮紙。為了最大限度的恢復原貌,尋找與乾隆時間工藝水平的桑皮紙就成了擺在工作人員面前的重要任務。

通景畫所用背紙是乾隆時期的高麗紙,由桑樹皮製成。為了儘可能地恢復原貌,這次大修選用的桑皮紙至少要達到乾隆時期的工藝水平。從2002年開始,時任故宮博物院文保科技部副主任曹靜樓便開始了尋找桑皮紙的歷程。

他先後到達高麗紙發源地韓國等地尋覓,但都未能如願以償。最終,2005年9月,曹靜樓第六次到安徽尋訪之時,終於在大別山區的潛山、嶽西一帶發現了桑皮紙的蹤跡。

安慶市嶽西縣有位農民叫做王柏林,他一直在桑皮紙槽間默默堅守。在得知故宮尋求桑皮紙材料後,毛遂自薦。經專業機構檢測後,故宮博物院決定選用王柏林製作的桑皮紙,作為專供用紙。

《上新了,故宮》背後的非遺技藝——桑皮紙製作技藝

桑皮紙製作技藝國家級傳承人王柏林

自此,桑皮紙與故宮正式結緣。桑皮紙技藝也從此名聲大噪。

其實,桑皮紙不僅在安徽的大別山區傳承,幾千公里之外的新疆南疆地區也保留著傳統的桑皮紙製作技藝。

在故宮博物院為修復倦勤齋通景畫而遍尋古紙之前,新疆的桑皮紙技藝就已走出國門。2002年,美國史密梭民俗生活與文化遺產中心得知,在新疆民間有一位掌握千年桑皮紙造紙技藝的手工藝人,便邀請託乎提·巴克到威斯康星州舉辦的第36屆史密梭民俗生活藝術節上表演。這是新疆桑皮紙技藝為世人所知的開始。

《上新了,故宮》背後的非遺技藝——桑皮紙製作技藝

維吾爾族桑皮紙製作技藝國家級傳承人託乎提·巴克

因此,桑皮紙成為少有的分批兩次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傳統技藝。2006年,新疆維吾爾族桑皮紙製作技藝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安徽省桑皮紙製作技藝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桑皮紙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它起源於漢代,又稱“漢皮紙”。據史料記載,漢代的

古皖地區已經開始製作桑皮紙,大約在十四世紀前後傳入新疆地區。自此,安徽和新疆成為桑皮紙的兩個重要產地。

《上新了,故宮》背後的非遺技藝——桑皮紙製作技藝

桑皮紙古籍

桑皮紙在古代應用廣泛,具有柔嫩、防蟲、拉力強、不褪色、吸水力強的特點。除用作包裝、制傘、制扇外,還成為高檔書畫用紙和裝裱用紙。

除倦勤齋通景畫背紙為桑皮紙外,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唐代韓滉《五牛圖》經檢測為桑皮紙所作。蘇軾《三馬圖贊》用的是加蠟、砑光的桑皮紙。

《上新了,故宮》背後的非遺技藝——桑皮紙製作技藝

韓滉《五牛圖》

《上新了,故宮》背後的非遺技藝——桑皮紙製作技藝

蘇軾《三馬圖贊》

在不同的產地,桑皮紙的製作方法和成品也略有不同。一般來講,新疆地區所產桑皮紙多采用澆紙法,紙張粗樸厚實,顏色較深略偏土黃色。而安徽所產桑皮紙則採用抄紙法,工藝精細並有漂白工序,成紙勻整挺韌、色澤潔白略偏米黃,在側光照射下紙面有明顯的絲質光澤。

《上新了,故宮》背後的非遺技藝——桑皮紙製作技藝

桑皮紙燈光透視圖

桑皮紙製作工序繁複,工序多至72道。基本工序也有12道。

《上新了,故宮》背後的非遺技藝——桑皮紙製作技藝

託乎提·巴克製作的桑皮紙

所以,我們在欣賞故宮通景畫之時,透過精美的畫紙,也能感受到背後的桑皮紙中所蘊含造紙工匠們對於傳統技藝的那一份堅守。

中國的傳統技藝浩如煙海,故宮是其中集大成者。我們通過《上新了,故宮》這樣的紀錄片,能挖掘出更多隱藏在背後的傳統技藝,讓更多的堅守者走到臺前,獲得更多的關注和讚譽。也能讓這些珍貴的技藝得到更好的保護,走出瀕臨失傳的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