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這次疫情後,身邊不少家庭表示,不再準備送子女出國留學了,你呢?對此怎麼看?

武漢大城小事


瘟疫屬不期而至的無妄之災。也許三五十年,一百年不會出現。

碰上這種倒黴事的機會比碰不上小的多,收益比風險小的多。

人不會因為一場瘟疫改變設定的目標。

災難總得過去,用不了三年就忘到脖子後頭。該幹嘛還幹嘛!


正道蒼桑


有條件的,該去還得去,因為這個世界是開放的。只是不要把太小的孩子放在國外,有國家對自己都沒有多少好處。

除非你認為中國人太多,把孩子戰略轉移到國家,等中國實現共產主義的時候來個裡應外合,一舉拿下世界各國,一步到位地實現了共產主義。


飛飛貓說話


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經驗和身邊人的事情的感受。研究生階段不予評價,單說本科階段。兩種人適合留學。

第一種,學業非常優秀,被國外的牛逼大學錄取的,取得獎學金的那種學霸。國外有很多頂尖的專業,出去學習能開拓眼界,以後與國際接軌。不論回來還是不回來,都是個人的選擇,不與評價。

還有一種,國內只能考個三本或者大專的,職高技校畢業也可以,家裡能資助至少第一年的費用的可以考慮一下。日本的情況瞭解一點。歡迎中國留學生,普通大學容易考,就業壓力不大,也能打工賺學費生活費,國內日企比較多會日語優勢比較大。個人條件一般,家庭條件一般都小孩至少多一條出路。

當然風險也有,個人困難個人解決,自律差的人容易犯錯。還有就是新冠瘟疫這樣的意外。不是中介啊,單純個人經驗之談啊。


胖板凳


大家好,我是愛講故事的牛仔爸,很高興能夠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闡明我的觀點,送孩子出去留學除了考慮孩子的接受程度、適應情況以及留學所在地的安全等因素外,還需考慮家庭經濟能力等等,至於疫情過去後各個國家的情況如何,所以現在暫時不明朗的情況下可以先做觀望。


我之前的的文章《那些留學失敗的小學生們,請先學會游泳,再挑選泳池》中有說過對低齡孩子出國的意見,在此再做一下複述。


對於是否能把孩子從小送到國外去留學這個問題,我的回覆是需要因人而異、因家而異。有的孩子雖然有親戚(一般都是舅舅、叔叔、阿姨)在國外工作、生活,但孩子是在國內出生、國內長大的,因此這並不能說明孩子能夠適應國外的生活。還有一種孩子,在國外出生國內長大,有外國國籍,但是卻沒國外成長的經驗,適應起來同樣有難度。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留學應該越早越好,這樣能夠比較好的適應國外的教學方式,為了以後在能上好大學提前打好基礎。因此現在低齡留學的趨勢表現得越來越明顯,2015年到美國讀初中的孩子就有4萬多,2016年便超過了5萬,而且近年還呈現出持續穩步增長的趨勢。


我的表弟原是新東方一名優秀的英語教師,從新東方出來後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專職提供留學前英語培訓及留學指導。他接觸過、教過很多想要出國或是已經出國留學的學生及其家長。他告訴我留給他印象最深的學生不是獲得很好成就的那幾位,反而是留學失敗的那些孩子。這讓人有些不可思議,同時也很沉重,因為這些留學失敗或者受挫的孩子和家庭,他們出於面子,大都不願發聲、不願分享,就這樣漸漸消失在別人的視野中。



舅舅在新西蘭,孩子出國留學後全家鬧矛盾

這個男孩是一個典型的乖孩子,四年級了,非常聽話、愛學習、懂事。孩子的親舅舅、舅媽在新西蘭上學後取得新西蘭國籍,留在奧克蘭工作。舅媽是一名普通的文員,舅舅給旅遊公司開車,家裡兩個男孩,收入尚可。孩子去留學之前到我表弟的培訓中心上課,表弟對他印象非常好。上了不到半年的課,孩子到新西蘭上小學了,據說家長花了不少錢也費了很大勁。但是僅僅只是一年半後,他就回來了。據說過去之後,生活非常不適應,學業也比較吃力,舅舅舅媽無法像在國內的家長一樣照顧他、輔導他,加上舅舅家本來就有兩個男孩,三個男孩在一起簡直就是一個大型“車禍現場”,舅舅家放養的方式一直被孩子媽媽詬病,但是卻無法改變,最後導致矛盾一再激化,不得不回國上學。回來之後,孩子的性格變得內向,不愛說話,甚至和家長的關係都出現了問題。


孩子才4年級,一個人出國,雖然住在舅舅家,但是生活習慣各方面都不盡相同。表弟也告訴我,新西蘭雖然是一個英語國家,但是英語口音、語法和英美還是有很大區別的。而且新西蘭是一個移民國家,除了畜牧業、旅遊業之外,並沒有很好的經濟環境,當地的治安環境也要比國內差。另外新西蘭的好大學並不多。如果只是想讓孩子逃離國內的高考而選擇到新西蘭的話,他是不太建議的。不知道這個孩子的父母是怎麼考慮的,居然會把那麼小的孩子送到新西蘭去。


孩子回來後繼續在我表弟那兒上課,他告訴我表弟回到國內後語文跟不上了,作文水平遠遠落後於其他孩子;數學也掉隊了,因為新西蘭的數學相對要簡單;英語也並不好,因為新西蘭的小學考試並不像國內那麼緊張那麼繁多的題目,孩子基本無法在規定時間內答完題。最終的結果是成績一落千丈。


出生美國籍,北京長大。出國不到半年回國

我一個好朋友是老北京人,家庭條件優渥,一子一女均在美國出生。兒子今年3年級,在北京一所知名的寄宿式國際學校上學。孩子的出生比較“傳奇”,孩子媽媽因為工作的原因,懷孕期間還能便利往返中美之間,最終選擇在美國獨自(孩子爸當時工作忙,無法過去陪產)把孩子生下來,而且兩個孩子都是如此!孩子一出生就是美國國籍,滿月後才回國,一直在國內生活。


真正出現問題和讓人尷尬的問題是從孩子上小學開始的。朋友家老北京人,戶口在西城,但是因為孩子是外國籍,無法正常享有普通北京孩子能夠享受到的優待,甚至無法正常上公立小學。只能舉家搬遷到五環外,就近讓孩子上了一所私立的寄宿式國際學校。


不知道是出生在美國的緣故,還是北京近兩年霧霾確實太嚴重,朋友的兒子上呼吸道特別容易感染,而且常年犯鼻炎。但是有趣的是,每當孩子隨家長一到美國就沒毛病,一回北京又咳嗽、打噴嚏、、流鼻涕、嗓子發炎……終於,在孩子一年級下學期,我朋友一家出於對孩子健康的考慮,決定把孩子送到洛杉磯,由爺爺陪讀。


最終的結果是不到半年,孩子爺爺就帶著孩子回來了。原因有二,一是孩子從生活到學習都不適應,吃不好,學習也完全跟不上,發展到最後就是死活都不去上學了,任爺爺怎麼勸怎麼嚇唬也不去。二是老人也不適應,成天無所事事待在家裡,不敢外出也沒有消遣。只能帶著孩子回北京,繼續在國際學校上學。


有哪些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1、關於出國留學的年齡

我有一個朋友在澳洲留學,我曾和他探討過這個問題。他給我的建議是,如果不能舉家都一起過來的話,最好讓孩子在高中甚至是大學在選擇留學。因為孩子在高中之後的年齡,已經基本成年或即將成年,有一定的適應力和自制力。否則,很小的年紀單獨過去留學的話,很難在後期能夠有好的規劃和發展。這和父母讓孩子去留學的初衷是相違背的。

2、留學前的準備

出國前讓孩子提前做好預備和銜接。因為很多孩子到國外面臨的最大難關是語言,因此在國外的第一年時間,上課都基本聽不懂。因此出國前學術英語的能力應當是要提前掌握的。“學術英語”指的是美國高中或大學課堂中所使用到的一些專業的語言,不論是小組討論、課堂報告、或是論文寫作都要使用學術英語進行表達。而我們在國內所學習的英語基本都屬於都是交流性的英語,這是在日常的生活和交際時使用的“低階”英語,而到國外留學時需要更“高階”的“學術英語”。

另外,如果有能力、有條件,應該多讓孩子參加一些“試留學”或是“學前交流”的夏令營活動,能夠在留學前讓孩子對即將面對的新環境產生一些初步的認識和了解,避免後期留學期間的不適應。

整體來講,低齡留學需要謹慎,也許孩子和國外都不能像家長想象的那樣發展。很多家長認為給孩子換一個環境,“逃離”國內呆板的教學機制,是否就是對孩子好?其實並不盡然,還是要因人制宜、因家制宜!最後,祝所有想要留學的孩子和想要孩子留學的家長一切順利!


愛講故事的牛仔爸


我的看法就是:這些家長只是說說而已,不必當真。😂😂😂

一、為什麼他們現在說不準備送子女出國留學?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在全球爆發,中國採用了最嚴厲的防控措施,現在已經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在看看國外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許多國家的做法令我們中國人愕然。

日本“佛系”,不著急、不積極,其實是為了保住東京奧運會順利舉行;

英國在疫情即將大爆發之際,竟然提出了群體免疫力的策略,無異於“草菅人命”;

美國面對疫情最初的態度是不著急、不積極,結果造成了疫情爆發、美國大跌。

現在國外許多國家看到疫情不可控制,才採取嚴厲的管控措施。

留學生們看到國外爆發,紛紛想回國,但是連坐飛機都是那麼困難,一張飛機票漲到了十幾萬元。就是在國外也受到歧視,最近還有報道毆打留學生的。英國的一些小留學生更是讓中國的家長揪心。

二、等疫情一過,家長們心裡就會發生變化。

據報道疫情可能要持續近兩年時間,但兩年一過,家長們就會想到留學的種種好處。

留學有什麼好處,相信家長們都知道。面對中國的高考制度,那些家裡的孩子成績不太好的,他們就會想走捷徑。而走捷徑最好的辦法就是出國留學。出國留學回來之後好像鍍了一層金一樣,在中國比較容易找到一個像樣的工作。哪怕是直接流到國外也是受益多多。

人都是善變的,記住這句話你就知道了這些說法不可信。


作文馳騁


從世界各個國家的發展看,中國是最朝氣逢勃,充滿活力的國家,我們自己可能沒感到什麼,但在世界上為什麼多人說我們是超級大國,當然我們自己一在說我們是發展中國家,通過這次疫情的表現別人還信嗎?現在為什麼那麼多國家求中國幫助,因為他們看到了中國的實力,實力是什麼,是各行各業都行累積起來的,你現在能說中國的科技水平不行嗎?科技水平上去了,就說明一個國家的教育基礎是牢固的,水平是高的,有些人把自已的孩子從小學就送去英國留學,學什麼啊,英國現在需要抱緊美國的大腿才能算上二流國家,你不在超一流大國讓孩子接受教育,去一些二,三流國家學習,併為了加入人家的國籍,也不知有些人怎麼想的,通過這次疫情,肯定能讓好多人明白,還是別出去了,做個大國公民吧。


工農兵189207942


要是孩子優秀到國內沒有能力培養自己時,為了孩子的前途應力主其出國留學;如果連考個985和211都需要嘔心瀝血,還是在國內努力吧——畢業找個工作養家餬口足矣!別老以人才自居。




高長老


我覺得應該因材施教。看看你家孩子是不是那塊料。不要以為有錢就可以出國,出國容易,深造未必,國家應該把品學兼優的學生送出去,畢業後以優厚的待遇讓他們回來,否則讓他們加倍的賠償損失。


原鄉人47626442


中國需要建設者、奮鬥者,難道非得要把小孩送到國外去留學、“鍍得金身方顯大成”後才談回國報效嗎?何況誰能肯定地說這些孩子將來報效的是祖國還是他國?別找理由搪塞了,說到底就是虛榮心和自私心作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