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億人背後的糧食安全

  • 2019年10月14日,國務院新聞辦時隔23年再次發表了中國的糧食安全白皮書。其中明確,從中長期看。中國的糧食產區仍將維持緊平衡態勢,也正如白皮書所述,糧食事關國運民生,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


14億人背後的糧食安全

一提到糧食安全,國內一直標榜。中國用佔全球不到9%的耕地,養活了全球近20%的人口。國務院2008年制定的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規劃綱要,提出糧食自給率要穩定在95%以上。

11年後的2019年農業部表示中國主要穀物自給率超過95%。粗略一看,95%的成果似乎已經達到目標。但細究起來卻發現並不是一回事,翻閱近年海關數據,糧食進口每年都超過1億噸。2019年中國進口糧食1.1億噸。而國產糧食為6.6億噸,進口占國產比例約為17%。達到標準的列出來以證明糧食安全顯然說服力不足!他混淆了糧食和主糧的概念,因為國人除了吃小麥,水稻,玉米3大主糧外,同樣需要豆製品和肉類,特別是大豆。

14億人背後的糧食安全

2019年中國大豆進口8851萬噸,自給率不足15%。也許有的朋友會問,為什麼要進口這麼多大豆?其實大豆是一種富含蛋白質的穀物。這一特點也決定了它的宿命成為不可或缺的飼料配料。我們餐桌上的肉蛋奶都是飼料轉化而來,豬每吃2.7斤飼料才可以長出一斤肉,而雞每吃二斤飼料才能長出一斤肉或產出一斤的。

在上個世紀中期,是中國大豆的輝煌時期,中國大豆種植面積佔全世界的40%。而在80年代下降到20%,現在只有7%。也許有人會問,那麼為什麼不擴大國產大豆的種植面積?中國是全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一方面是持續增長的人口和肉蛋奶消費,另一方面是捉襟見肘的耕地面積。為了優先保障水稻小麥玉米的種植面積,只能用進口大豆節約出來的耕地來種植相對高產的主糧作物。而且農民也缺少種植大豆的意願,因為大豆產量低。種植收益只有玉米和小麥的1/2。

美洲的大豆出口價格是每噸2600元,從地球另一端漂洋過海運到中國,加上25%的運費和關稅到岸價,每噸3300元。比國產大豆每噸3700元還便宜15%。歸根結底其實是國內的農業生產力的相對落後,中國大豆每公頃的平均產量不到2000公斤,只相當於美國3300公斤的60%。巨大的產量差距,一方面是土壤和田間管理,另一方面則是品種優勢。從某種意義上說,能夠讓14億人吃飽,就是中國對世界最大的貢獻。

然而中國為此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如同為了增加出口創匯,犧牲了資源和環境,為了增加糧食產量,中國使用了全世界1/3的化肥,中國自1984年已經連續30多年成為世界第一。然而國內的化肥利用率僅38%,遠低於發達國家50~60%的水平,糧食作物的化肥用量佔農作物總量的1/2,今天平均每100斤糧食就需要施肥6斤,過量施肥破壞了耕地的土壤結構,造成土壤板結。過剩的化肥又隨著雨水流入江河湖泊。導致富營養化,藻類植物水體發臭,大量藻類覆蓋水面遮光好氧。影響整個水生生態系統遭受破壞,太湖藍藻爆發就是最典型的事例之一。

14億人背後的糧食安全
  • 到了2020年,我們還不得不面臨蝗災肆虐的巨大風險。

今年以來發生在非洲印度巴基斯坦的蝗災令人觸目驚心,黑壓壓的黃群遮天蔽日,所過之處寸草不生,甚至用飛機播撒農藥都無能為力。聯合國糧農組織的高級官員表示,6月份蝗蟲數量恐怕會達到目前的400倍。受災地區糧食生產將面臨滅頂之災,令國人稍感欣慰的是,蝗蟲最高飛行高度為2千米,根據其飛行路線判斷,平均海拔超過6千米的喜馬拉雅山脈,足以成為中國的天然屏障。這是中國農業部官員並不擔憂蝗災的底氣,

  • 草地貪夜娥的威脅


14億人背後的糧食安全

更要命的是3月5日農業農村草地貪夜娥已經入侵到我國,在西南華南地區,適於生存,為什麼要對這種蟲子如此警惕?因為這種飛蛾的殺傷力一點也不比蝗蟲低,2019年正是它造成了中國25個省份受災,在去年9月份的數據中,影響面積達到了1500多萬畝,達到246萬畝。

  • 草地貪夜娥的特點

草地貪夜娥是起源於美洲熱帶地區的一種害蟲,超過300種幾乎不挑食,只要是綠色的植物都吃。草地夜蛾的防治目前主要靠化學手段,也就是撒農藥。因為草地貪夜蛾主要是依附於莊稼葉片上,農藥噴砂都會起到一定的滅殺效果。看起來防治手段似乎並沒什麼難點。草地的三個特點能吃,能飛,能生。前面說過這種蟲子幾乎不挑食,只要是綠色的植物,而且還非常能吃,一頓就可以吃下接近自身體重的葉子。舉個例子就是一個120斤的人一頓吃120斤的飯。雖然這舉例不太恰當,但食量是非常驚人的。比蝗蟲還能飛,藉助氣流,它一夜能飛100公里。雌蟲產卵前可飛500公里。這相當於從上海到合肥的距離。跨洲際飛行都不在話下。再是草地貪夜蛾,反應極快。蝗蟲還要在合適氣候把卵產在土裡,但草地貪夜蛾對周圍環境有極佳的適應能力。在溫度11攝氏度至30攝氏度之間均可以正常繁殖,每次可產卵100~200粒,一生總產量可達1500粒左右。

  • 草地貪夜娥抗藥性問題

中國農科院對於草地貪夜蛾的基因組序列研究表明。除蟲菊酯類等傳統目前不宜用於入侵我國的草地貪夜蛾防治。換句話說草地夜蛾對傳統農藥的抗藥性很強。再加上是新來的物種,一些農戶也不會辨認農藥,撲殺會有一定的困難。據監測今年草地貪夜蛾基數大,時間提早,預計將是一箇中期發生的態勢。2020年1月2日,中央1號文件特別指出要抓好草地等重大病蟲害防控,一句話顯露了其年度害蟲榜首之位。

3月5日農業部的消息一出,立即引發了全社會的關注。預防草地貪夜蛾的雙重作用,農民們對於殺蟲劑需求的提升。對於農藥公司而言,無疑是一個增長銷量的好時機,進而促使企業級提升。不少券商的研報,也紛紛看好農藥股。所以可以看到,近期的農藥板塊紛紛看漲。且面對蝗災,國內缺乏有效的應對手段,對國內糧食生產的破壞疊加。影響全球糧食出口市場,就很成問題了!

14億人背後的糧食安全
  • 糧食是人類的生存之本,石油是人類的主要能源。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曾說過,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所有國家。誰控制了糧食誰就控制了所有人。誰掌握了貨幣發行權,誰就掌握了世界。這是對糧食能源貨幣最深刻的詮釋

糧食安全是邦國根本,糧食是戰略資源。很多人感受的是衣食無憂,傷腦筋的是營養過剩。其實中國人能吃飽飯,不過是最近30年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