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免疫力抗击病毒的方法:健康睡眠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从官方信息来看,预防很重要!除了科学防护之外,我们除了不给国家添堵,在家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同时也要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假期的延长,不出门就是做贡献,我们更多的宅在家里,在床上躺着。更有网友笑谈:大年初一躺、初二抱着手机躺、初三抱艾派躺、初四横躺、初五竖躺、初六侧躺、初七趴着躺........


提高免疫力抗击病毒的方法:健康睡眠

睡眠作为一个人免疫力的基础,一个人的身体越健康,越有能力正常运转。睡眠中心给出一些建议,希望让大家在这场疫情中多一些心安。

睡眠维持免疫系统

如果你希望自己身体健康,就必须重视睡眠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为了健康只注重饮食和运动而忽视了睡眠。人体的大多数功能都有昼高夜低的运转规律,免疫系统却相反,呈昼低夜高的运转状态。也就是说,在我们开始睡觉的时候,免疫系统就要开始工作了。

作为一个睡眠充足身体健康的人,自身免疫力较强,能抵御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侵扰。反之睡眠不足,自身免疫力相对较差,就会很容易患上疾病。据研究结果显示,连续两周每天少于6个小时的睡眠,就会导致体内淋巴细胞减少28%,免疫细胞减弱28%,而淋巴细胞是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它能杀灭入侵人体的细菌和病毒,长期失眠,淋巴细胞的活力明显降低,各种疾病容易入侵机体,人体的健康也因此受到威胁。也就是说,睡眠不足会导致我们的免疫功能下降,身体抵御体外病毒和体内病变的能力就会变差。

规律作息

但是,也千万不要因为睡眠与免疫力如此息息相关而沉迷于睡觉。其实,睡眠长短是次要的,关键在于睡眠的质量,也大可不必过分计较睡了多长时间,只要保持规律的起居,保持自己适当的睡眠模式,睡眠质量好,睡眠时间充足,就可以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人体最佳睡眠时间是每晚十点到第二天早上的六点或七点。充足的睡眠可以帮助预防或者控制病毒的生长。而晚上11点至次日凌晨3点为睡眠的黄金时间。此时肝脏的代谢最为旺盛。若长期错过这段睡眠黄金时间,将会发生睡眠障碍,导致身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

提高免疫力抗击病毒的方法:健康睡眠


改善睡眠环境

温馨舒适的睡眠环境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舒适的睡眠环境包括适宜的卧室温度、舒适的寝具、柔和的灯光等。睡觉时室内的温度在20~23度最为适宜,若在20度以下,我们会因为冷而蜷曲身体并裹紧被子,有的人还会不知不觉形成蒙头大睡的姿势,这对呼吸新鲜空气非常不利:而超高23度则会感到热,这时新陈代谢加快,出汗增多,能力消耗增加,也会影响睡眠,并且醒后会出现疲劳、困倦的感觉。

卧室的灯光不宜太亮、太刺眼,柔和、偏暗的灯光会促进睡眠,过量的光线会抑制松果体分泌褪黑素。褪黑素是一种有助于睡眠的物质,可以抑制交感神经兴奋,使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增强免疫力、缓解疲劳。因此,晚上睡觉时应该关闭电视、电脑等发出光线的电器,如果对漆黑环境恐惧或者夜间经常如厕的人可以在卧室低处的墙壁上亮一盏红色或黄色的小夜灯。

睡前自我调整

1.睡眠姿势 睡眠有主要4种,即仰卧、俯卧、左侧卧 和右侧卧。不同的人群最佳睡姿也不同。对于健康成人来说,仰卧位是最佳的睡姿。俯卧位会压迫肺和心脏,影响呼吸,易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左侧卧位会压迫心脏,一般不建议左侧卧位睡觉。而对于打鼾的患者而言,仰卧位睡眠则会加重打鼾,右侧卧位是最佳的睡眠姿势。

2.睡前冥想 冥想又称静坐,是正念心理治疗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其对于改善睡眠有很好的效果。冥想的方法如下。

(1)冥想姿势:盘腿而坐,双手叠放,掌心朝上,拇指相抵,置于肚脐下4横指处:身体正直:双肩放平、放松:舌尖轻抵上颌,嘴唇轻轻闭合:眼睛半闭,观看鼻尖方向:头颈保持正直,略微低头。如果无法盘腿而坐也可以坐在椅子上,双腿自然下垂、交叉。

(2)冥想技巧:意念专注呼吸,并数呼吸次数。一吸一呼为一次。

3.睡前暗示 积极正确的睡前暗示可以帮助失眠患者缓解压力,改善夜间睡眠质量。睡前暗示包括:①当入睡困难时,有意识地想象能使自己放松的美好情景:②用积极的语言鼓励自己,消除消极观念,换个角度来看待引起烦恼的事情,给予自己鼓励:③不去思考无需思考的问题,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4.适度运动 适度运动主要包括运动时间、运动量、运动方式三个方面。运动时间以白天为宜,睡前3小时内应该避免大量运动,睡前大量运动往往会加重失眠。运动量因人而异,正常人一天的运动量一般应该在30分钟以上,最好每天坚持运动。运动方式以有氧运动为宜,如散步、快走、慢跑、瑜伽等。不要透支体力,劳逸结合才是最好的工作、学习、娱乐方式。

生命重于泰山,做好个人预防,把疫情传播的风险降到最低,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更是对社会负责。


END

日照市精神卫生中心睡眠障碍诊疗中心成立于2016年12月,是市医保定点单位。主要诊疗病种为各类睡眠障碍,如失眠症、不宁腿综合症、鼾症、嗜睡、梦魇;妇女产前产后精神心理问题;焦虑症、抑郁症等疾病。

科室开展“多导睡眠监测技术”、“事件相关电位检测技术”,采用物理治疗、中医特色治疗、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相结合的“失眠症四联疗法”,为睡眠障碍患者提供专业的诊疗服务。

中心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北大六院、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医院、浙大医学院附属杭州七院等医院的睡眠中心建立合作关系,共同致力于睡眠障碍等相关疾病患病人群的服务。‍

地址:日照市昭阳北路337#。

电话:0633-7970980/797098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