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疫情缓解,84岁钟南山再度落泪:这群人,值得我们铭记!


最近,我国可以说已经到达疫情的拐点。

多数省份新增病例为0 ,湖北确诊人数持续降低,治愈人数越来越多。

这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其中,鹿姐最关注的是疫情中的死亡病例,因为在每个数字背后,是一条条鲜活生命的逝去。

3月8日,84岁的钟南山院士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多次哽咽落泪。

他的眼泪,是为李文亮而流,是为坚守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而流,更是为他所热爱的这个国家而流。

国内疫情缓解,84岁钟南山再度落泪:这群人,值得我们铭记!

正如艾青所写: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在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有的只是挺身而出的凡人。

疫情发生后,除了那些冲在第一线的医护人员们,还有很多普普通通的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尽着自己的绵薄之力。

正是因为有他们的存在,才让我们更坚信阴霾终将散去,恰如阳光始终温暖。


01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32岁的潘大树是什邡的一名“新型”农民,在家乡自种了50余亩的蔬菜。

在武汉封城之后,他通过网络了解到武汉非常缺乏新鲜的蔬菜,于是决定为武汉捐10万斤蔬菜。

他说:“四川地震的时候,举国之力来帮助我们度过难关,当今疫情肆虐,我们是来报恩的!”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10万斤蔬菜的采收、运输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他在通过媒体需求帮助后,很快得到来自全国各地网友的踊跃回应。

很多车队都愿意免费为他提供运输服务,当地的普通村民也纷纷从家里端出板凳拿着镰刀帮忙收割。

他们不为钱,不为利,只要能为抗击疫情出一份力,便是最大的荣光。

国内疫情缓解,84岁钟南山再度落泪:这群人,值得我们铭记!


什么是中国向心力?

正潘大树如说:“国家发生了疫情,我们作为中国人都应该众志成城,共渡难关,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每个中国人凭着自己满腔的爱国心,有一分热,发一份光,便把点点萤火汇聚成照亮人间的星河。

国内疫情缓解,84岁钟南山再度落泪:这群人,值得我们铭记!


02

一场疫情,看似无情,却折射出无数令人动容的温情。


在武汉有一支队伍被称为外卖“护胃队”,他们自疫情爆发以来,一直在路上,风雨无阻,不曾停歇。

外卖员老计是湖北十堰人,今年快四十了,除夕那天他在电视上看到看见很多医生年夜饭在吃泡面,他感慨不已。

“别人冒着生命危险冲在一线,怎么能连一顿热乎饭都吃不上?”

于是他决定第二天出门继续送外卖。

很多市民看到他会露出惊讶的神情说道:“这个时候还送外卖?”

他说:

“是啊,一直都送。”

国内疫情缓解,84岁钟南山再度落泪:这群人,值得我们铭记!

他们只是外卖小哥,没有医生的能力和专业,不能肩负起救死扶伤的重任,但他们也想为这个城市,为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们不害怕吗?

害怕。

但他们没有因为害怕停下脚步,反而每一步走的更加的坚定有力,哪里有需要,他们就出现在哪里。

他们坚信很快明媚的阳光终会照亮这片土地;武汉的樱花会再次盛开,街道会再次人声鼎沸。

武汉会好起来的,我们的中国也会的!


03

“疫情不结束,我们不走”。


这是一位95后女孩刘仙的铮铮誓言。

2月初,在武汉疫情阻击战打响后,她带着厨师和食材,“逆行”14小时,从成都奔赴灾区,为的是“让武汉的医护人员能吃上一口热腾腾的饭菜。”

他们每天早上六点准时开工,准备五六百人的爱心盒饭。

没有专业的防护服、护目镜,她就穿着雨衣,戴着滑雪眼镜和口罩奔走在武汉市各医院。

人们亲切的称她为“雨衣妹妹”。

当记者问及她此举的初衷,她说:

“现在物资很紧缺,但医生需要吃好一点,他们需要增强免疫力,提高战斗。

因为他们是战士啊。”

医护人员是战士,她又何尝不是。

一次本能的善意驱使,她带着团队千里驰援武汉。

一腔热血中直面危险,仅穿着雨衣穿梭在医院送盒饭。

一个川妹子小小的身躯,却传递了无比强大的能量。

人们说2020年,是多灾多难的一年。

但正是因为世事的无常,我们才有幸看到了未曾见过的人间群像,看到了那些藏在“普通人”面容下闪闪发光的灵魂。

让我们一起,“致敬凡人善举!”

国内疫情缓解,84岁钟南山再度落泪:这群人,值得我们铭记!

04

“我的遗体捐给国家。”


这是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肖贤友写下的7字遗书。

47岁的肖贤友被确诊为新型冠状肺炎,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他的病情急剧恶化,甚至要采取俯卧位通气的方法才能维持生命。

这天,他向医护人员用手比划着要写字的动作,医生领会他的意思后,随即为他拿来纸笔。

他握着笔的手止不住的颤抖,吃力的在纸上歪歪扭扭写下:“我的遗体捐献国家。”

国内疫情缓解,84岁钟南山再度落泪:这群人,值得我们铭记!


看到这一幕的人,都不禁为之动容。

病房里,厚厚的护目镜下, 医护人员再三强忍,也没能止住泪水。

虽然他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但他却做出了一个极不平凡的选择。

“国难当前,无以为报,唯有将自己奉献给祖国。”

一位救治过他的护士在朋友圈写道:

我们目睹了他太多的不容易,我们钦佩他在那么缺氧、呼吸急促的条件下写下了“我的遗体给国家”七字遗书,很多人都为之落泪……

不幸的是,在他被转运到金银潭医院的第二天就因病情恶化而去世。

有人说:“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

勇敢的是他,但也可以是我,亦是你。

也许每个人所能贡献的力量并不多,每个人的付出的方式不同。

但只要国家需要,便义不容辞。

国内疫情缓解,84岁钟南山再度落泪:这群人,值得我们铭记!

05


苍岭逶迤展卷幅,浮云蒸腾书情怀。

其实,哪有人生来就是英雄,却总有人用平凡造就英雄。

谁是疫情中的逆行者?

医护人员冲在最前线,他们是!

风雨无阻的外卖小哥,他们是!

建筑火神山的民工,他们是!

……


没有硝烟,不是没有风险!

所以,我们更要感谢所有的留守,感恩所有的援手,致敬所有的坚守!

正是因为他们奋力托起生命的努力,才给了我们坚信黎明终会来临的力量。

作为普通人,大多人没有能力奔赴一线贡献自己的力量,没有多余的财力精力支援武汉,但我们能做的,就是:

少外出,不聚会,勤洗手,戴口罩!

为的是不辜负每一个奋战在一线的逆行者们,每一个抗击疫情的有心人。

冬天马上就要过去了,一切也都会彻底好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