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小哥當“攝影”,製作抗疫視頻記錄社區防控故事

“他呀,是我們的‘御用攝影師’!”談起小區物業工作人員馬也萱,大興區清源街道濱河西里北區社區值守點的志願者們總是面露笑意。一頭捲髮、一米九的個兒,有點微胖的他手中常常舉著單反相機。記錄,是他忙完本職工作後最自豪的事兒。

物业小哥当“摄影”,制作抗疫视频记录社区防控故事

“第一次被觸動,是看到頂著風雪執勤的社工、志願者。”馬也萱說,他們身上有股勁兒,說不上來,就用畫面記下來。從大年三十開始,閒不住的馬也萱一下班就會躥到社區各個角落,拍下值守、服務的每一個畫面。

一臺相機,一個口罩,馬也萱盯著鏡頭,一個動作能保持半個多小時。他的鏡頭裡,記錄著小區出入口過人、過車的身份核實、信息登記及出入證發放流程,記錄著抗疫者們的真情自述和工作日常。後來,他見到網上的抗疫視頻中,描述各社區疫情防控工作的內容還很少,更是連夜剪輯成片,發在了抖音等視頻平臺上,讓更多人看到社區的付出和防控力度。

物业小哥当“摄影”,制作抗疫视频记录社区防控故事

鏡頭記錄日常,更記錄“非常”。隨著社區防控工作的升級、強化,越來越多的志願者、轄區單位也參與值守。拍攝對象變多,馬也萱心裡卻只有高興:保潔員、快遞小哥、垃圾分揀員、維修攔車樁的技工、開著消毒車的司機……視頻中的主人翁,都是身邊的防控英雄。

相機是工具,也是平臺。當發現鏡頭中的快遞小哥多了,在馬也萱的建議下,物業還啟動了“暖心計劃”,搭張桌子,讓快遞小哥們有吃飯的地兒。需要熱水便提供熱水,需要熱飯,便搬出微波爐。

鏡頭中,馬也萱見到很多人因為口罩帶勒著耳朵而留下了深深的血痕後,還利用專業知識,通過3D打印技術製作了一批可調節鬆緊的口罩扣,免費送給有需要的人。在聯防聯控的第一線,像馬也萱一樣的社區主人翁“八仙過海,各顯其能”,為社區防控交出一份有溫度的答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