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畫出東方神韻——謝麟

追求民族性,畫出東方神韻

(謝麟,字泓泉,男,1957年生,廣西賀縣人,祖籍廣東德慶,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油畫家學會副秘書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民族美術藝委會副主任、一級美術師、廣西美術家協會主席。1982年進修於廣西藝術學院,1987年畢業於廣西藝術學院美術系油畫專業。1992年結業於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首屆全國美術幹部理論研討班》。1997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第10屆油畫研修班。 )

油畫是源於西方的藝術,謝麟有著這樣一個困惑:當今,中國油畫家怎樣才能有所作為?他模糊地認為中國油畫應該形成民族特色,於是他創作了一系列油畫《紡棉花》,試圖通過少數民族生活表現民族精神。

1997年,謝麟考入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第10屆油畫研修班學習,這個油畫研修班被稱為中國油畫界的黃埔軍校,由靳尚誼、詹建俊、陳丹青等一流的油畫家任教,並培養出許多中國著名油畫家。謝麟在研修班裡如魚得水,陳丹青看過《紡棉花》系列後鼓勵謝麟:“按照你的思路走下去,你一定會成為大師”,於是謝麟更堅定了走“油畫民族化”的發展道路。

謝麟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經歷。當時他潛心研究傳統油畫,努力在寫實油畫中探索,許多老師看過他的畫後都認為“太老實了”,甚至連中國寫實大師楊飛雲都擔心謝麟會侷限在寫實油畫中無法自拔。轉眼到了畢業時間,按規定每位學生要交幾幅畢業作品,謝麟創作完兩幅寫實油畫後感覺到了無法突破的痛苦。“隨後我深入到廣西少數民族南丹白褲瑤山寨生活,與瑤族同胞同吃、同住,瞭解他們的民俗、民風和他們的傳統文化。白褲瑤民族崇尚自然、順應自然,性格純樸、善良,過著自由、浪漫的生活,他們的人生觀、哲學觀和審美觀與中國傳統思想(尤其是老子哲學)有很多相通的地方。”謝麟興奮地回憶道,有一天在瑤民居住的漆黑的房子裡,從火塘處往外看,陽光透過小窗及門隔和木板之間的空隙射進屋裡,形成變化無窮的黑白關係,給人以強烈的視覺和心理衝擊。瑤民們告訴謝麟,他們的衣服之所以主要採用黑白兩色,是源於他們祖先對這兩種色彩的崇拜,代代相傳,成為習俗。這一個細節令謝麟茅塞顧開——“原來色彩是多餘的”,這不正是傳統哲學和美學中的“大象無形”、“大色無彩”嗎?由此,謝麟產生了創作的慾望,新的表現語言湧上心頭,他一口氣完成了系列《南丹組畫》,並第一次感到了創作過程中那種淋漓盡致的快感。《南丹組畫》獲得了優秀畢業創作獎,研修班老師們紛紛讚揚道,“謝麟能在紛亂的油畫中找到自己的風格十分不容易”、“原來謝麟眼高手高,出人意料啊”。隨後,《南丹組畫》還獲得了第四屆廣西文藝創作最高獎——銅鼓獎。

「人物」畫出東方神韻——謝麟

「人物」畫出東方神韻——謝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