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的吳國艦船到底有多強?這篇文章告訴你答案

前言:這個月發生了一些不好的事情,我因為常年作息不規律,熬夜寫作,突發急性會厭炎,所以不得不住院,最近剛出院,頭條以及其他平臺的文章也沒怎麼更新,對此向關注我的讀者說聲抱歉,會盡快恢復正常更新的頻率,謝謝大家。


上個月,我手工做了一艘航母,如下圖:

春秋時期的吳國艦船到底有多強?這篇文章告訴你答案

然而在查造船資料的時候,我有幸接觸到一些關於古代造船的理論知識,個人感覺很有意義,所以分享跟大家。

總的來說,我國古代有著非常輝煌的造船史,大約在春秋戰國年間,當時的造船技術就已經較為完整,且與同時代的文明相比,所造的船隻更加先進。

如典故中提到的“刳(kū)木為舟”,是指原始社會時期的古人,能夠用工具在又粗又圓的巨大樹木中進行剖鑿,最終鑿成能容納一人航行的“獨木舟”,雖然看似很簡單,但其實製作工藝相當複雜,需要人工對一根表面粗糲的樹木鑿磨數千次,且要做到表面平滑,角度精準,這就不單單是重複性的機械動作,反而更加考驗一名船工的技術與經驗,所以這種原始社會時期的“獨木舟”,看上去好像十分簡單,但其實行駛的穩定性與各方面特性均十分良好,再加上所用木材如果材質優良,足以保存極長時間而不腐爛。

春秋時期的吳國艦船到底有多強?這篇文章告訴你答案

如1958年在江蘇武進縣出土的春秋時期的“獨木舟”,即使相隔千年歲月,仍舊保存著非常完整的結構:

春秋時期的吳國艦船到底有多強?這篇文章告訴你答案

但根據資料顯示,戰國之時的巴人,即長江流域的古老民族,卻已經掌握了建造大型船舶的技術,翻開《華陽國志》,其中有一段氣勢如龍的生動記載:

司馬錯率巴蜀眾十萬,大舶船萬艘,米六百萬斛,浮江伐楚。

綜上所述,司馬錯是秦國名將,生活的年代約是戰國時期,而當時為了討伐臨近的楚國,他就已經率領多達十萬之眾的巴蜀士兵,乘坐萬艘大船,同時還要攜帶六百萬斛的軍糧,順著長江進攻楚國。

春秋時期的吳國艦船到底有多強?這篇文章告訴你答案

通過“大船舶萬艘”與“米六百萬斛”這兩個簡短的關鍵點,我們便可知當時巴人所乘坐的船隻的載重量十分驚人,足以可見造船技術的先進,這也標誌著當時的巴人由落後的原始文明步入了農業文明,從早期的劃獨木舟到有能力建造可載十人以上乃至數十人的大型船隻,中間的造船技術進步之大不言而喻。

再結合咱們前文所說春秋早期的“獨木舟”,也可發現從春秋再到戰國,造船技術已經實現了近乎於質的飛躍,技術實現突破的背後,是生產力的整體提升。

人們對於自然資源的利用,已經不僅僅侷限於初級階段,而是具備了一定的複雜理論,並逐漸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知識體系。

春秋時期的吳國艦船到底有多強?這篇文章告訴你答案

另外還有一個關鍵點能夠佐證我的這一結論,春秋早期的船舶,還保留有原始社會時期傳承下來的部分特點,如上文圖中所示的“獨木舟”,但在春秋末期,造船技術已經形成了跨越式的發展,甚至在當時以造船和舟師聞名的吳國,還出現了專門為研究造船技術而設立的機構,名為:

船宮。

《越絕書·卷二·吳地傳第三》:欐溪城者,闔廬所置船宮也。闔廬所造。

這個船宮不僅象徵著造船工業規範化,同時也代表了對於“水師”的重視。

而上述文獻中提到的“闔廬”,正是指春秋末期的吳王闔廬,公元前525年,闔廬率領吳國“舟師”大敗楚軍,並一舉奪回此前被楚軍搶去的“王舟”——餘皇

春秋時期的吳國艦船到底有多強?這篇文章告訴你答案

這聽上去,倒挺像個傳說的故事,但卻是真實發生的史實。

《左傳·昭公十七年》:子魚先死,楚師繼之,大敗吳師,獲其乘舟餘皇……楚人從而殺之,楚師亂,吳人大敗之,取餘皇以歸。

這一場為爭奪王船“餘皇”而進行的戰役,楚吳雙方均出動了大量水師,最後吳國仰仗突襲戰術與較為先進的船舶,力克楚軍。

而後,再到公元前6世紀末,以造船聞名的吳國,又將造船技術發展的非常精細,並首先具備了“艦船戰鬥群”的概念。

春秋時期的吳國艦船到底有多強?這篇文章告訴你答案

根據《太平御覽》的記載,可知吳國的艦隊,分為多功能型的各式艦船,而不僅是隻有早期的運兵船那麼單一,反而從作戰,突襲,再到搭建浮橋的船隻,可謂一應俱全。

這都要歸功於一位著名的軍事家:

伍子胥

春秋時期的吳國艦船到底有多強?這篇文章告訴你答案

當年伍子胥便強烈建議吳王,要依託自身優勢,大力發展水軍,吳王採納了他的建議以後,著重發展造船技術,並訓練“舟師”,於是很快,吳國舟師聲名鵲起,在吳國國力巔峰時期,發揮出舉重若輕的關鍵作用。

《太平御覽·卷七七》:船名大翼、小翼、突冒、樓船、橋船。今舡軍之教,比陵軍(陸軍)之法,乃可用之。大翼者當陵軍之重車;小翼者當陵軍之輕車;突冒者當陵軍之衝車;樓船者當陵軍之行樓車;橋船者當陵軍之輕足驃騎也。”“王身將,即疑船,旌麾兵戟與王船等者七艘;將軍疑船,兵戟與將軍船等者三船。皆居於大陣之左右。有敵,即出就陣。

從上述引用的文獻中,我們便可知兩個關鍵的信息點:

其一,造船技術的多樣化,大大豐富了船隻的類型,除去傳統軍事船舶外,還有座位主艦的“大翼”,類似於主船的性質,根據著名科普作家施鶴群所著《大航海》一書的資料顯示,吳國首創的“大翼”,是船長12丈,約27.6米,船寬1丈6尺,約3.68米的大型艦船,總共配備士兵91人,其中僅是划槳手就有50人,比士兵還多,即使放在現代來看,這仍是一艘不折不扣的“大型船隻”,而需要建造一艘如此大型的艦船,所需要的就不僅僅是技術,還需要包括建造設施,工匠等一系列配套系統,既然吳國有能力率先造出這類大型艦船,也足以說明我剛才的結論,起碼在春秋末年,造船技術在吳國已經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而且不論是理論,還是技術,均實現了系統化。

春秋時期的吳國艦船到底有多強?這篇文章告訴你答案

“大翼”示意圖

其二,伍子胥提到的,“今舡軍之教,比陵軍(陸軍)之法,乃可用之。”,這說明依託成熟先進(相對來說)的造船技術,可以訓練出更為強力的舟師,而吳國之地多水路,也能很好的利用這一點與敵國進行作戰,這就屬於根據工業基礎而對軍事力量進行升級改造,從而強化自身的國防與作戰實力,這一點吳國也的確做到了,後來大勝楚軍以後,經過了數十年的發展,在公元前478年,吳國甚至還組織水軍攻擊過強國之一的齊國,足以可見其對自身水師實力的自信,而這種自信,除了來自於軍隊本身,另外一部分最重要的,我想也正是來自於建造的先進戰船。

綜上所述,站在客觀的角度來看,船隻建造從原始社會時期的“刳木為舟”開始,再到春秋末期的吳國,率先發展出“艦船戰鬥群”的概念,形成這種轉變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理論與技術日趨系統化,隨著時代發展與整體生產力的提升,古人將建造船隻的過程,分成多個部分或環節,期間遇到的問題逐一攻克,雖然看似流程越來越繁瑣複雜,但實際上造出的船隻也越來越堅固,越來越穩定,體積也越來越大,而能發揮的功能也越來越全面。


春秋時期的吳國艦船到底有多強?這篇文章告訴你答案

這是造船技術的進步過程,同樣也是我國古人智慧的體現。

從內河航運再到放眼汪洋大海,我相信正是一代又一代的“大國工匠”們,在枯燥乏味的研究過程中,極其耐心將前人的零散知識點進行整合,最終創造出足以睥睨天下的造船技術,並隨著時間傳續至今,這是屬於歷史的寶貴財富,同時也是我國擁有上千年造船歷史的最大利處。

春秋時期的吳國艦船到底有多強?這篇文章告訴你答案

——————


春秋時期的吳國艦船到底有多強?這篇文章告訴你答案

——————

參考文獻:

《華陽國志》:司馬錯率巴蜀眾十萬,大舶船萬艘,米六百萬斛,浮江伐楚。

《越絕書·卷二·吳地傳第三》:欐溪城者,闔廬所置船宮也。闔廬所造。

《左傳·昭公十七年》:子魚先死,楚師繼之,大敗吳師,獲其乘舟餘皇……楚人從而殺之,楚師亂,吳人大敗之,取餘皇以歸。

《太平御覽·卷七七》:船名大翼、小翼、突冒、樓船、橋船。今舡軍之教,比陵軍(陸軍)之法,乃可用之。大翼者當陵軍之重車;小翼者當陵軍之輕車;突冒者當陵軍之衝車;樓船者當陵軍之行樓車;橋船者當陵軍之輕足驃騎也。”“王身將,即疑船,旌麾兵戟與王船等者七艘;將軍疑船,兵戟與將軍船等者三船。皆居於大陣之左右。有敵,即出就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