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鬆:要教會孩子漂亮的輸,孩子輸不起,再聰明也沒用

你家孩子是否有這種表現?一不順心就發脾氣、一言不合就離家出走、一有壓力就輕生;在受到表揚時得意洋洋,卻接受不了一丁點的批評,其實這都是孩子玻璃心的表現。孩子出現這樣的玻璃心該怎麼辦呢?難不成一受到老師的批評就不去上學了嗎?


白巖松:要教會孩子漂亮的輸,孩子輸不起,再聰明也沒用


我們作家長的,都希望給孩子創造更好的生活和學習條件,想讓孩子在自己的羽翼下,人生的道路能夠走得平坦順暢,捨不得孩子受一點委屈,經歷一點壓力和挫折。

但由於父母的過度保護而引發的問題是,孩子的抗壓能力和受挫能力弱,對境外界的敏感度比較高,養成“玻璃心”。現在新聞上孩子因為一點小委屈、父母和老師的批評、成績的退步而離家出走甚至輕生的案例屢見不鮮。


白巖松:要教會孩子漂亮的輸,孩子輸不起,再聰明也沒用


孩子的受挫力低,對孩子的影響孩子孩子很大的。受挫力低的孩子在面對困難時會進行自我否定、自我懷疑,產生逃避和放棄的心理,甚至沒有動手去嘗試就在心裡給自己下定義“我不行,我做不到”。

這樣的孩子很容易被負面情緒所束縛,被強烈的無力感干擾,從而影響自身的認知能力,抑制自己水平的正常發揮,是他悶悶無法正確的人事自己,無法準確定位自己的能力,時間久了,就會變得真正的“無用”。

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擺脫“玻璃心”變得堅強勇敢,未來能經得起風風雨雨。那麼,首先就要知道孩子的玻璃心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白巖松:要教會孩子漂亮的輸,孩子輸不起,再聰明也沒用


什麼導致了孩子的玻璃心?

現在一家大多隻有一兩個孩子,當然是自己家的孩子越看越喜歡。一堆大人圍著一兩個孩子轉,孩子要什麼給什麼,動不動就誇獎孩子,不論他們做什麼都盲目讚揚、盲目誇獎。

但是過於頻繁的,空洞的誇獎孩子,不是什麼好事。對孩子適當的誇獎可以讓他變得自信,對做人做事有信心;但是如果家長對孩子的誇獎太過分,則會讓孩子變得自負,再也接受不了對自己不好的言論。

我們的孩子是很優秀,但世界上總有比自家孩子還優秀的人。就像每次考試都拿第一的人有一次得了第二,內心就會崩潰,進而變得自卑,心裡也就慢慢的變脆弱了。


白巖松:要教會孩子漂亮的輸,孩子輸不起,再聰明也沒用


幫娃打造“鑽石心”

美國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說,鼓勵孩子嘗試他們懼怕的事物,必須給他們提供快速、積極的反饋,以幫助他們樹立信心。

任何人在面對失敗的時候都會產生挫敗感,孩子當然也一樣。家長可以通過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情,來磨鍊孩子的意志。讓孩子知道自己是家裡的一分子,應該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同時也可以讓孩子體會到自己的價值。

白巖松曾說過:“不但要教孩子如何去贏,更要教會他們如何漂亮的輸”。


白巖松:要教會孩子漂亮的輸,孩子輸不起,再聰明也沒用


想要孩子變得堅強,不再“玻璃心”“輸不起”,就要教會孩子怎樣正確的面對失敗。很多人都聽說過“只有第一名和最後一名的區別”這種教育觀,讓很多的孩子沒有辦法正確的看待輸贏,所以家長要從小給孩子灌輸正確的“輸贏觀”,教會孩子以平常心看待輸贏,告訴孩自沒有人可以一直贏,輸贏是人生常態。

杜威曾說過,生活即教育。

家庭教育與對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好的家庭教育可以讓孩子在受益一生,所以孩子“受挫力”即“逆商”的培養要從寶寶開始。

但是對孩子能力的培養,只靠家長講,孩子是很難理解的,所以家長可以通過一些繪本,將孩子帶入到情境中,更有利於孩子的理解。在這裡我為大家推薦《逆商教育繪本》。

白巖松:要教會孩子漂亮的輸,孩子輸不起,再聰明也沒用

這套繪本共10冊,每一冊都是一個獨立的主題,通過10個不同的情境,以鮮活的實例和簡明的說理性語言相結合來鼓勵小朋友,讓他們認識到生氣、難過、害怕、沮喪等等所有這些情緒都是合情合理的。


白巖松:要教會孩子漂亮的輸,孩子輸不起,再聰明也沒用


幫助寶寶提高“受挫力”,學會正視和調節自我情緒,克服恐懼,對抗挫折,學會豁達地看待事物,找到成長的信心和力量,變得更勇敢,更自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